谁记得你的“芳华”?

在电影《芳华》青春版预告片中,伴随着美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的散文诗《Youth》,1970至1980年代有关文工团姑娘的青春便浮现在眼前:舞蹈房里飘动的红旗,舞者们轻拢慢捻的心思,优雅的旋转,曼妙的舞姿;泳池旁,姑娘们用水洒向男战士的欢声笑语;雨中,姑娘们尖叫的奔跑等,定格在青春的岁月里,成为了“芳华”最好的注解。

正如《Youth》里那句挥之不去的诗句:“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涌泉在涌流,是炽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是无穷的希望,是力量的绽放,是勇气的勋章。青春,是你我的芳华。”

那么,“芳华”到底是什么?导演冯小刚说:“‘芳’是指芬芳、气味,‘华’是指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美的印象。”在电影《芳华》中,冯小刚聚焦的“芳华”,既是他曾经生活的怀念式书写——“我(冯小刚)在部队文工团的这段生活,日后很多年都记忆深刻。当脑子里一片黑白的时候,唯独这段生活,在我的脑子里是有彩色的。所以,我才想拍一个电影,通过它找补回我眼中羡慕的那个爱情世界”,又是冯小刚心中最美爱情的描述。正如《芳华》以Youth为英文片名一样,凸显的是“青春”,而这“青春”又是冯小刚的“小时代”,也是年轻人共通的“大青春”。

西雅图中文电台“文学欣赏”栏目,从2017年10月7日起(比电影《芳华》首映提早两个多月),开始连播严歌苓的小说《芳华》,到2018年1月7日连播结束,欢迎欣赏。

严歌苓《芳华》第一期 (2017年10月7日,播讲:陈晨,更多“芳华”,请点击:“文学欣赏”)

另外,西雅图中文电台“读书观影”栏目也连续两期点评了电影《芳华》,欢迎收听。

“那是青春吐芳华”之二  (2018年01月04日,主持:陈晨)

“那是青春吐芳华“之一 (2017年12月21日,主持:陈晨,嘉宾:吕灵)

(《芳华》“原型”、主持人陈晨在西雅图中文电台)

严歌苓小说在前,再一望即知不过的时代背景和肯定会带来的怀旧,加上第一次说要上映时的小插曲,《芳华》正式上映不出意外的吸引了大批中年观众以及很少见的白发爷爷奶奶观众。这很正常,就像假如日后有一部以苏联解体到改革开放到非典到奥运到自己的大学的时代背景加上一堆诸如圣斗士/木村拓哉/周杰伦/街机网吧wow之类元素的电影的话,一定会吸引大批80-90观众一样。

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什么样的群众(因为精英或许可以超然于时代),锤炼出他们的固执,因为时代不会那么轻易就变换,所以当时点来到时间变换前夜的时候,甚至时代变换后,好多群众都没有意识到,历史的那一页翻过去了,所以,他们还是固守着上个时代的观念。

所以《芳华》的得在哪里?——你不能光叫嚣着上一代人不理解你,而不去理解他们——你说他们和你们不是一个成长环境,面对的未来不一样,所以他们没有你们更了解自己的处境,他们没有你们更懂得如何成长成一个适应何阳未来的人。

但于此同时,你没有考虑到——是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你心里过时的他们呢?他们是因为什么样的过去,而坚定的认为比你更懂怎么为你指路呢?

毕竟,未来就是尚未发生的过去。   《芳华》的得,就在于,它告诉了你父母的思维/人生哲学是如何形成的。

影片里最关键的一幕不在于最后两人靠在一起决定相依为命,不在于疯了的小萍在星空下的草地上跟着慰问团的音乐本能的起舞,不在残酷的战场上血腥给刘锋的冲击,不在集体生活时的任何一幕————而是改革开放后在海口的派出所衙门牌子下,带着眼泪的郝舒雯愤怒的吼着被消去字幕的”他妈的,他是个抗战英雄”

这时的刘锋,老婆和人跑了,右手装着假肢,骑着3000块钱的三轮车赚钱每月300块的生活,遇到老同学的时候三轮车刚被警察收走,被没有依据的要求给警察1000块钱才能取回谋生工具,要不是偶遇发达了的文工团战友毫不费力的替他除了1000块钱,他的日子不知道会怎么样。

郝舒雯愤怒的是警察么?我想,她更在愤怒一些更大的东西,她不知道她能不能,该不该对她愤怒,她只知道,刘锋当年是文工团的骄傲和翘楚,有能力又善良,他放弃了上大学进军委机关的机会让给了战友,他甚至为自卫反P击战断了一支胳膊,如果谁应该过不上好日子,也绝对不应该是刘锋。

哪里一定不对。郝舒雯潜意识里觉得哪错了,为什么她和苗苗眼里的英雄刘峰会落到这步田地,被时代抛弃。

 言者有意,听者足戒——1979年代过来的人,不管是日后出国的丁丁,还是顺理成章接着干部子弟身份发达的陈灿,还是默默无闻奋斗在岗位的某某,最无法忽视和忘记的还是苗苗和刘峰留给他们的回忆和“教训”——于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避免成为刘峰和苗苗。

他们敬仰刘峰,喜欢刘峰,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刘锋,就是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刘锋——他们无法说出为什么,因为背后的原因是和虚伪,伪善之类的字眼离不开的——于是他们只能以命令的形式告诉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而不要让他们问为什么,凭什么。

毕竟,那个年代,都是听着命令过来的。

【本文作者:何小威、寒门鬼才黄,本文照片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