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10月23日在成都开幕。来自五大洲5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华文媒体的代表人士参加论坛。
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以“融通中外,共谱新章”为主题,设置“以媒为桥,促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传承与创新”“华文媒体融合发展之道”等子题。开幕式后还举行了高端论坛、平行分论坛、媒体见面会、颁奖仪式、主题雕塑揭幕仪式,并将发布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成都宣言。会后,主办方将组织境外参会媒体代表赴相关省区市实地参观采访。中央有关单位及四川省领导出席开幕式。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以“研讨、交流、联谊、发展”为宗旨,自2001年起已成功举办10届。

中新社成都10月24日电 (记者 门睿 金旭)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24日在成都落下帷幕。来自五大洲5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华文媒体代表人士参加论坛,以“融通中外,共谱新章”为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两天时间里,论坛圆满完成华文媒体高端论坛、平行分论坛、专题演讲、“聚焦四川”媒体见面会等议程。会后,华文媒体代表将分赴四川、河北、云南、贵州等地考察和采访。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事务局负责人出席闭幕式并致辞表示,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构建华文媒体精神家园的同时,也更趋务实。经过大家深入地交流、探讨、碰撞,本届论坛凝聚了海内外媒体人的真知灼见,达成了三点共识:全球华文媒体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担负使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通中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成都市副市长林楠表示,期盼海外华文媒体常来成都观光考察、采访报道、交流合作,继续用笔触和镜头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的国际化、中国风和巴蜀韵,向全球华侨华人以及国际友人展示千年锦官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活力。
闭幕式上宣读了《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成都)宣言》,并举行了“华媒眼中的丝路”优秀报道奖颁奖仪式、首届世界公园城市主题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全球华语视频资讯共享平台上线仪式、全球融媒体编辑室平台入驻仪式、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及世界华文媒体发展报告发布等议程。
闭幕式前,9位华文媒体代表进行了大会发言,从自身经历分享收获感悟。
本届论坛以“融通中外,共谱新章”为主题。连日来,来自五大洲5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华文媒体代表人士齐聚成都。
24日下午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闭幕式,内容丰富,系列成果相继发布:1、“华媒眼中的丝路”优秀报道奖颁奖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华文媒体充分报道了“一带一路”倡议,涌现了一大批新闻佳作。中国新闻社与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组织开展“华媒眼中的丝路”报道及作品征集活动,评选出20件优秀作品。“华媒眼中的丝路”优秀报道奖颁奖在闭幕式上举行。
(“华媒眼中的丝路”优秀报道奖颁奖仪式。田雨昊 摄)
2、首届世界公园城市主题摄影大赛颁奖
首届世界公园城市主题摄影大赛征集到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和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作品共计18990张(组),最终评选出49张(组)获奖作品,举行了首届世界公园城市主题摄影大赛颁奖仪式。
(首届世界公园城市主题摄影大赛颁奖仪式现场。田雨昊 摄)
3、全球华语视频资讯共享平台上线
中国新闻社长期重视视频业务,已建立了遍布全球的视频采集网络,与全球数百家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中国新闻社本着“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建设了全球华语视频资讯共享平台,希望为彼此赋能。
4、全球融媒体编辑室平台入驻
全球融媒体编辑室平台依托中国新闻社优质资源,为全球华文媒体用户搭建了一个中国信息供应与海外传播媒介间的“交互平台”,实现从内容生产到多媒介发布的全媒体服务。
5、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加强世界华文媒体与四川省各级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沟通协作,有效推动海内外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华文媒体独特传播特色与渠道,有效提升四川国际传播实效。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田雨昊 摄)
6、《世界华文媒体发展报告》发布
《世界华文媒体发展报告》从发展概况、融合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建设性意见等方面进行梳理。报告指出,在挑战中突破,在转型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行,成为华媒发展的必由之路。
(《世界华文媒体发展报告》发布现场。刘忠俊 摄)
7、《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成都)宣言》发布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宣读了《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成都)宣言》,呼吁华文媒体秉持初心,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精彩回顾
《中国新时代,华媒新机遇》主旨报告发布
10月23日,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发布题为《中国新时代,华媒新机遇》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华文媒体坚持以文化人,在多元文化和人类现代文明语境中,阐释中华文化内涵价值,建造海外侨胞寄托感情的“精神家园”,助力华裔新生代学习祖(籍)国语言文字。华文媒体借助多元中华文化符号,找到更多中外情感共融点和理念共通点,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民心相通。
(《中国新时代,华媒新机遇》主旨报告发布现场。刘忠俊 摄2、大咖语录)
本届论坛举办了“中国新时代,华媒新机遇”高端论坛和三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华媒代表就“以媒为桥促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传承与创新”“华文媒体融合发展之道”等议题展开探讨。
(高端论坛现场。安源 摄)
“我们旗下的媒体通过和博物馆合作文创产品,举办相关论坛、展览等活动,不断扩展事业版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首席代表林天良认为,华文媒体产业必须适应互联网传播趋势,不断拓展创新、探索自身业务,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强的生命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吴新迪认为,在积极拥抱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时,传统媒体应当坚守“新闻的本质”,生产多种类的高质量原创内容。在吴新迪看来,虽然舆论环境复杂多变,但公信力始终是主流媒体的生存基石。
加拿大《加中时报》创办人蔡亮亮认为,中外文化虽存在差异,但仍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些共同点是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她提到,龙舟和龙舟文化在加拿大当地就很受欢迎,华文媒体需要用住在国民众听得明白、听得进去的方式讲好中华文化,让更多人从中找到共鸣。
澳大利亚《澳中商圈》总裁王雨萌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博主李子柒举例说,用好柔性话语是传播中华文化一大途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中华文化“柔性传播”的案例出现,海外华文媒体在其中义不容辞。
展望未来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以“研讨、交流、联谊、发展”为宗旨,是规模最大的华文媒体高层交流平台,自2001年起已成功举办十一届。
一直以来,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始终在发展中创新求变。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表示,中国新闻社将始终坚持“服务华媒”的宗旨,持续深化同华文媒体的合作,建设“全球华文传媒资讯中心”,共同构筑华文媒体繁荣发展新格局。
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已落幕,华文媒体代表还将赴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北等多地采风采访。他们将继续用笔触和镜头,记录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参会哦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右)与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合影)
【本文为西雅图中文电台综合报道,部分文字、照片来自中新网、中国侨网等,作者:祝欢 王鹏 门睿 金旭等】
订阅西雅图华人月刊
— 彩色印刷版,每年$99 (请留言告知邮寄地址)
— 电子版,每月$3.99
相关报道:西雅图首份中文月刊《西雅图华人月刊》首发式隆重举行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