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获颁金郡“华州中华美术家协会日”

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于1993年成立筹委会,1994年召开第一届会员大会,到今天,已走过了二十五年春秋。二十五年间,美协多次参加政府、学术单位、大学等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多次捐出艺术家成员的作品用于本地区各社团举办的慈善拍卖活动。此外,美协每年都在博物馆、画廊、大学等地方举办一次会员作品年展,不定期举办多元艺术展览、示范活动和书画讲座、教学、艺术研讨会,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日前,金郡政府发布公告,将2018年6月28日为“华州中华美术家协会日”。2018年7月16日,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二十五周年庆典晚会上,金郡政府代表James Bush代表郡政府宣读这个公告。

7月18日,华州中华美术家协会的正副会长邓作列、王忆琴、佟雪莲做客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向大家讲述了

专访华州中华美术家协会 (2018年07月18日,主播:小元,嘉宾:邓作列、王忆琴、佟雪莲)

(左起:邓作列、王忆琴、佟雪莲、小元)

(金郡政府授予2018年6月28日为“华州中华美术家协会日”)

【以下是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正副会长邓作列、王忆琴、佟雪莲接受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专访的文字稿,文字编辑:豆豆、刘雨竹、杨莹】

小元: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我是小元。今天我们非常有幸地请到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的三位领导,他们分别是会长邓作列老师,副会长佟雪莲老师,以及副会长王忆琴老师。首先恭喜华盛顿州美术家协会成功举办了二十五周年周年庆典。美协人走过了不平凡的二十五年,祝贺你们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邓作列:谢谢大家的深情与厚爱!正是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们才走过了二十五年的路程。

 

小元:谢谢邓会长。首先能请您给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下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是什么情况下创立的。

邓作列:好的。在一九九三年的时候,中国城有一家报纸叫《华人商报》,报社的老总叫苏杜鸿。他当年筹办了一个画展。在举办期间,我和马文山教授几个人在闲聊中提及成立一个美术家协会的想法,把艺术家都集中起来,汇集更多的力量,为中国文化开枝散叶。后来苏杜鸿先生召集华盛顿州的华人艺术家开会,大家一拍即合,当即成立了筹委会,由筹委会讨论决定章程、机构设置等等诸多内部事宜。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在当年召开了第一届会员大会并在会上投票产生了第一届的会长和理事会,一直到二十五年后的第十三届。

 

小元:我听说华盛顿州美术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以来,已经做了很多非常有影响、有意义的事,包括给四川汶川灾区的灾民捐款、为西雅图建立中华门牌楼捐款等等。那么三位能不能讲讲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有哪些?

邓作列:我印象最深的活动是为西雅图殉职消防员筹款,这是我们第一场筹款活动。协会中许多艺术家为此捐出了自己心爱的作品。很多社团的领导以及企业家们也都鼎力支持,纷纷出钱拍卖。另一件就是我们为牌楼募款的活动。我们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举办一些小型筹款会,不断筹集善款,汇聚到最后举办了一个大型的专场筹款活动,由纽约人寿等赞助。活动中还举办了儿童绘画比赛。整场活动下来为排楼筹集了相当可观的款项。最感人的活动就是为四川地震筹款的活动。我们协会的王姐、秀萍,还有很多其他老会长,专门跑到Seattle Center开专场来画画义卖,美协其他艺术     家捐了很多画现场拍卖。从慈善这个角度来说,这几件事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

 

小元:那我想问一下王老师,您加入美术家协会之后哪些事情对您来说是印象最为深刻的?

王忆琴:我觉得加入美术家协会后,邓老师是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之一。他是一个无私奉献办事公正的人。我在协会里近二十年,我很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快快乐乐的义工,也希望同大家大一起,齐心协力,跟着美协大家庭走得更远。谢谢!

佟雪莲:我加入美协的时间比起二位会长要短一点,大概是在两年前。当时美协举办了一些艺术交流的活动,我作为观众参加,逐渐了解了美协究竟是个怎样的组织。在了解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大师级的老师,美协的每一位画家、书法家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点值得我去学习。我觉得美协的氛围十分和谐,老成员都非常包容新成员,愿意给新人传道、解惑,这个氛围是在其他组织甚少遇见的。所以我特别想为这些艺术家服务,所以最终决定加入这个大家庭,并且认识了邓老师、王老师。他们都是非常非常热心的人,包容、心怀大格局。他们教我们这些新人该怎样去做画、为人处事,这些教导都是令我受益终身的。

 

小元:非常感谢三位动情的分享!那我们知道二零零六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的时候,邓老师也是代表美协送给胡锦涛主席礼品。当时您是什么样的心情?

邓作列:很激动。胡锦涛主席访美第一站就是在西雅图,我画了一张比较大的画,内容是“祖国昌盛壮山河”。当时自己的思维正好在激发点,所以这幅画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完成了。我很荣幸能将这幅画作为华盛顿州的礼物送给胡主席。在海外看到国家方方面面都越来越强大,我们海外华人在海外的腰板也能越来越硬。

 

小元:后来2015年习主席访美的时候以邓老师为领导的美协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接待的工作是吧?

邓作列: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的时候,我作为这个大机构的总指挥,一定要组织好西雅图华人社区的众多成员参加主席访问西雅图的欢迎活动,并由当时的何秀萍会长具体筹办。整个活动下来之后,相关领导在开会时评价我们西雅图的接待工作是最好的,能打九十五分。

 

小元:我们还知道二零零九年金郡的郡长把二月二十八日定为邓作列日,今年又将二零一八年六月二十八日定为华盛顿州美术家协会日,这两个日期的任命是对您和美协所做出的贡献的认可,对此您有什么样的想法?

邓作列:首先把二月二十八号定为邓作列日,我真的感到很惭愧。在美国,为本地做出贡献的华人华侨人大有人在,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家,美国政府给我那么高的荣誉,我真的很惭愧。我要学习的地方、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这一次授予我们的“美术家协会日”是对整个美协的巨大肯定,它是美协人在海外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推广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王忆琴:我也非常高兴,非常荣幸。几十年来,我们在这边也积累了一定的的受众和影响力,外出办展览的时候经常能得到许多观众的积极反馈。对此我真的特别骄傲。观众的信任和赞许是对美协最大的褒奖。

佟雪莲:我也非常激动,但同时也是压力满满。华州美术家协会日是二十五年来大家的努力换来的。

 

小元:我们知道西雅图的华人社团非常的多,但是能够持续超过二十年的可能就没有几个。那么邓会长关于经营社团,您有没有什么秘诀?

邓作列:秘诀就是两个字——团结。在海外,“求生存”是华人放在第一位的。中国城的人文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我们的前辈移民来建立了中国城的人文文化,秘诀就是团结。所以说我们美术家协会能走过二十五年的实践,靠的就是从前辈那里习得而来的精神——团结。每一届的理事会,都秉行这种精神。刚才说六月二十八号美术家日,是对我们的一个很高的肯定,但是我觉得我们以后的路还很长,也很艰巨。我们美协就是要努力去创造,然后把精华的东西带给大家,努力去做好民族文化的交流。

 

小元:那么接下来三位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学习绘画的经历?

王忆琴:九七年我来到西雅图,当时女儿还很小。那时候我就希望,她即使来到美国,也不要忘了我们的中华文化,所以我就带她去中国城的一个艺术中心找邓老师学习画画。一个九岁的小孩,懵懂无知,但对画画很好奇。那时邓老师的学员最小的大概三岁,最大的可能五十岁,无论年龄几何,跟着老师学画大家都很开心。我因为送孩子学画,索性也就跟着一起学。我书法还好,对绘画一窍不通,尤其是国画。邓老师很热情,教得非常好。我女儿在学画的初期,虽然似懂非懂,但熟悉了之后进步越来越快。这一点我觉得还是蛮骄傲的。而且学画不仅仅是学习如何画出一幅画,更是培养了审美观。后来她大了以后,不管化妆、造型、仪态等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独到之处,这是绘画对她的帮助。她现在的工作也是与美学打交道,因为懂学艺术的经历,所以工作也比较得心应手。

小元:您和女儿一起成为了邓老师的学生,一个成为了业界的专门人才,一个成为了艺术家,还当上了美协的副会长,所以您在画画方面的成就比女儿大一点是吗?

王忆琴:我女儿画画也很好。她九岁的时候画了一条龙,得到了邓老师的夸奖,还帮她免费装裱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她现在说到这件事都很骄傲,我也特别感谢邓老师对她的培养和帮助。

 

小元:那佟老师您呢?

佟雪莲:我出生在北京,上小学之前就去少年宫学画,平常自己钻研,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就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大学本科是在美院读书,学的服装设计,后来找工作的时候也是与服装设计相关。可能冥冥当中就是要走这条路吧。后来来到了美国,刚开始觉得六神无主,后来开始在活动当中认识一些学艺术的朋友,然后慢慢进入了这个圈子。

 

小元:在美国您的工作是艺术相关的吗?

佟雪莲:我做设计。还画油画。

 

小元:那你们的作品有出售过吗?

邓作列:肯定有。

佟雪莲:我也没有说以卖画为生。因为我主要还是做设计、做活动这一这方面。这次有一个朋友说要买我们家妞妞的一幅画,但这幅画是首秀,不能卖了,它对我们家妞妞比较有纪念意义。

王忆琴:我好像有捐出去义卖的,但是纯粹商业销售没有。我们都是抱着很轻松很喜欢艺术的心情来画画的,所以没什么大压力,卖不卖画对我们来说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小元:邓老师,我们知道您是广东政法大学毕业的,那您是上大学之前就画画了吗?

邓作列:我大概三岁就开始画画了。

小元:那没有像雪莲一样在专业院校学习过画画?

邓作列:我们那个年代是文化大革命的年代,社会环境比较混乱,社会艺术教育没这么丰富。那时候家里住在政府大院,旁边就是博物馆。那时候因为社会坏境复杂,我老爸就让我们到博物馆里边去玩。博物馆里有很多艺术家,他们中很多今天也成了美协的顾问,我觉得这是一种缘份。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比较喜欢艺术,对艺术也比较敏感,对于艺术一直不离不弃。我是既自学也拜了大师。我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当过兵、做过警察。但是不管我做什么工作,我都没有放弃过对于艺术的追求。我基本上每天都在作画,来美国以后也是这样。刚来时感觉茫茫大海找不到方向在哪。但人总是得先生存,所以那时候就工作、做生意。后来相对安定以后呢又把艺术追求找了回来,到今天也一直不离不弃,甚至其他工作都不做就专门以这个绘画为职业。

 

小元:我们知道邓老师您也是广东人大海外列席代表,您几乎每年都会回国开画展是吗?

邓作列:我这十年来每年都在国内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开一个大型的画展。

 

小元:太棒了,我们西雅图中文电台的活动也经常得到邓老师的支持,他也非常慷慨地向我们捐赠了很多作品,受到了我们嘉宾的欢迎和喜爱。我们知道邓老师的画都非常大气、非常壮观并且饱含爱国情怀。那您的画都是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吗?

邓作列:是的,艺术的源泉就是生活。我们看到自然的东西,放到心里,再通过艺术加工呈现出来。这才叫艺术、才叫艺术创作。自然就是我们的大师,这是很重要的。

 

小元:王老师,您印象当中的邓老师是怎样的?

王忆琴: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很有耐心地教我们。那时他还在经营自己的一个餐厅,他本来要去上班了,但大家问他问题把时间耽误了,他也说没关系。所以我说这个老师很大方很大气。我同他认识二十几年了,现在反而我觉得他有一点啰嗦。但他是一个非常有胸襟的、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人,他把这个团队做得这么好,我心甘情愿地跟着他,我要谢谢他教我们很多。

 

小元:那么雪莲第一次见到邓老师是什么样的情形?

佟雪莲:第一次是在邓老师的画廊。当时是美协的活动。我有一个好朋友他说要介绍邓老师给我认识。我那次第一次和邓老师聊天,觉得这个老师特别博学,从历史讲到书法、碑体。当时是一种仰视。后来我去美协参加活动,见到了任老师和邓老师,当时看到了两位老师作画。任老师是北京人,和我蛮说得来的。邓老师当时画了水墨画 — 水墨荷花,我特别喜欢邓老师这一系列,还有鱼图也是。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邓老师特别注重观察生活,比如鱼在打紫光的时候看起来是活的,仿佛在动。还有一点是做人,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做人很重要,艺术成就再大做人也不能有问题。讲一个小插曲,有时候邓老师和忆琴姐姐可能会有小争执,但其实大家都是二十多年的好朋友。朋友之间就是这样,求同存异。我觉得这就是人的格局。

邓作列: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化里边说的“和而不同”,这是最高境界。

 

小元:三位讲得非常热闹,为我们回顾了美术家协会成立的过程。邓老师在这一过程当中也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天美术家协会举行了二十五周年的一个庆典的活动,这次活动非常的热闹,有很多的嘉宾朋友参加。邓老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感言,对您来说回顾起这二十五年来是不是有特别多的感慨?

邓作列:感慨万千啊。十三届,二十五年,走到今天取得这么多成绩和之前的十二届会长、顾问、全体会员以及整个西雅图各个社团对我们的鼎立支持和关爱是分不开的,所以说昨天我真是感慨万千。也再一次谢谢大家。

 

小元:您对未来有什么展望吗。

邓作列: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得了的大目标,我们还是秉行我们的初心,团结各个社团,做好各民族艺术方面的交流,努力使我们中国的国粹在海外发扬光大。这就是我们的大情怀。另外我们也在着手培养一批年富力强的新人,希望他们能尽早接班,为我们注入新鲜的力量。希望美协越走越好,越走越远。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吧。

王忆琴:邓老师说的很对。两年前我认识雪莲的时候很开心,因为我们在微信里面是朋友,有共同想法、共同的语言,共同对艺术文化的爱好。我感觉我终于看到一颗彗星出现了。因为美术家协会里我们这些都算是年长的了,我觉得应该有一些新人出来。后来我邀请她参加我们在敬老会的活动,回来以后她跟我说她“中了大奖”,拿到了任老师的画。今年她也参加了美协,大家都一致选她为我们的副会长,她很谦虚地说觉得自己不够格。我就说你听我说什么都是一步一步地来,你在这里你自己也可以学习,对我们协会也有很大的帮助,你懂很多的东西,我们也需要你这方面的人才。她真的是无私奉献,也愿意工作,愿意帮忙,而且最重要的是脾气非常的好。我觉得非常开心。也再次谢谢她。

邓作列:其实前一段我没有说完的话就是刚来西雅图的时候,我感觉没有和我一样爱好艺术的人,恰好那个时候有微信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就慢慢出现了。我觉得艺术其实是多元的,没有说画就是艺术或者设计就是艺术,或者雕塑就是艺术。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艺术,行为艺术也是艺术。所以当时我找到了有一百多个喜欢艺术的,基本上都是我的同龄人。慢慢还找到了一些校友。西雅图其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很多搞艺术,喜爱艺术的人,慢慢都会聚集到这边。所以当时我们有这么一个圈子,都是喜欢喝茶,喜欢风花雪月,爱好艺术的。现在做这些事情也是因为有这些朋友的支持。像我们今年的三月十一号这个活动,琴棋书画摄影,大家无所不能,有这些好朋友在让我觉得非常有底气。所以我觉得美协的未来会更美。

 

小元:我们的节目马上就到尾声了,今天和几位老师谈得可以说是意犹未尽。那在最后三位是不是给再给我们听众,特别是在艺术上仍追求的年轻人说几句寄语?

邓作列:艺术就是一种神奇的创作,世界因艺术美丽。学艺术,不一定说要当艺术家。学艺术是一种多层次的修养,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我希望大家,有机会让小朋友多学艺术,不同种类的艺术。同时我也要借这个机会感谢西雅图中文电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那么好的平台,让我们谈谈我们对艺术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

王忆琴:我也要感谢中文电台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美协的大门永远为各位喜爱艺术的朋友敞开,也希望你们能够来参与我们的任何一个活动。谢谢。

邓作列:现在社会已经不是照猫画虎的年代,需要的是审美,观察力,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创造力。学艺术不仅仅是画画,学艺术以后的职业发展多种多样:服装设计,舞台设计,建筑设计,动漫,各行各业其实都是艺术,即使你去做工程师,审美也很重要。所以学艺术受益终生。谢谢。

The YouTube ID of IxYw2RZskC4?version=3 is invalid.

【美国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二十五周年庆典晚会感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