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本名张辛,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新加坡籍华裔作家、编剧,毕业于安徽大学国际贸易系。2004年,出版个人第一部小说《王贵与安娜》。2007年,凭借都市剧《双面胶》入围第1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2008年,出版散文集《偶得日记》。2009年,凭借家庭剧《王贵与安娜》入围第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2010年,六六以21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第5届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11年,担任医疗剧《心术》的编剧 。2013年,担任家庭剧《宝贝》的编剧 。2016年,担任编剧的都市励志剧《女不强大天不容》在东方卫视、安徽卫视首播。
2019年8月,在美国西雅图旅行的著名作家六六做客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畅谈她的创作历程、个人情感、培养子女等方面的经历和心得。
专访著名作家六六 (2019年8月28日,小元、露祎主持,嘉宾:六六)
(左起:露祎、六六、小元)
【以下为专访的文字实录】
小元: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听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我是小元。
露祎:我是露祎,大家好。
小元:今天我们非常有幸的请到著名作家六六老师,欢迎六六老师。
六六:西雅图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六六。
小元:其实我对六六老师可以说是崇拜之情是如滔滔江水,因为早年就看过根据您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蜗居》,
六六:而且也是我编剧的,所以不用根据,
小元:《蜗居》应该是家喻户晓,所以您在中国的知名度也非常的高。其实六六老师创作了很多小说,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卖,从《王贵与安娜》,然后到后面的《蜗居》,然后最近也是在热映的电视剧,叫《少年派》,不得了,六六老师您什么时候开始就是决心要当作家。
六六:我没有决心,其实这是历史的选择,对,因为当年我98年出国到新加坡,我属于那种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状态。新加坡那时候已经很富裕了。我当时是伴读过去,陪读,因为前夫那时候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博士,我去了以后就没事,我可是不知道做什么,那个时候很多的论坛,海外的论坛,那时候国内论坛少,海外论坛多,
小元:那是哪一年?
六六:98年年尾,对,所以那时候就文学城了。文学城网站,美国的,现在美国。几十年没变。它连界面都几十年没有变。访问量都很大。所以那个时候就在网上写一些文章,所以我实际上是墙内开花,不对,应该是墙外花墙内香,因为我那时候在海外连载小说,最早的是《王贵与安娜》,然后连载完了以后是国内的杂志和报纸邀请我到国内去连载,然后又被滕华涛导演看上了小说,最早的第一个改电视剧的是《双面胶》,然后《双面胶》改成了电视剧。那是我第一次跟海清合作,那时候海清还没有什么名气,拍的《双面胶》播出以后效果非常好。
紧接着就开始拍《王贵与安娜》,是第二部,第三部《蜗居》播出的时候是2010年,对。所以拍《蜗居》的时候,基本上职业生涯就定下来了,就是说这辈子只能吃这碗饭了,改不了了。
(电视剧《王贵与安娜》)
露祎:对,我记得《蜗居》当时万人空巷,非常轰动,因为也跟上海现实情况结合得非常紧密,反映了很多年轻人的现状。
六六:对,所以我的定位叫现实题材剧作家,它不是都市剧,它不是婆媳剧,它是现实生活就是当代生活的反映,
小元:您这么多作品的灵感怎么来的,是自己体验的,还是从网上也看了很多文字?
露祎:您是怎么样选择您的题材的?是您自己关心这些题材吗?还是它本来就是您自己的经历或者遭遇,或者知识范围领域内比较触动你的东西?
六六:实际上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很多人都认为作家是写自己的生活!尤其是这些女性的作家,但实际情况是可能只有第一部《王贵与安娜》,写的是我的父母辈的爱情。然后到第二部开始就已经是在写这个社会话题了,社会话题剧,对。实际上我当时创作是在海外并不是在国内,但国内的人就会认为说你为什么在海外生活写国内的剧,活灵活现的、栩栩如生的,好像你就生活在我们家旁边一样,实际上是因为其实我恰恰觉得以前的事里面怎么讲的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正在国内生活的人想把国内的状况描述的清楚的,不容易看不清楚,因为你自己身在其中,你为之困惑或者斗争或者是纠葛,但是我们在海外比方说写《蜗居》这部戏的时候,我最奇怪的一点就是我05年回去,我发现全国人民在热议三套房理论,一个人这一辈子要有三套房,一套房是自己住,一套房是给孩子上学婚嫁用,另一套房是卖了以后我有养老。
但这个理论说句实话,在国外我们是听不到的,像在新加坡没有人买三套房,我相信美国也不会说买在同一个城市买三套房,对,不会!也就是说,这个就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国人把幸福不是跟家联系在一起,是跟房子联系在一起。而且中国人有个特色,它是要三代同堂。我觉得这种文化特点其实贯穿了整个东方的儒家思想的主线。就是你看他西方孩子18岁以后独立了,很少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基本上都对,分开了,就是独立生活了。
但中国人他一定是绑在一起,以前不是很著名的小说《四世同堂》,它把幸福是跟一家大小团聚在一起的,于是他跟房子密切相联。我就是把这样的一个故事,当时的现象就写下来,就是《蜗居》。
小元:但《蜗居》其实是很年轻的女孩,可能少奋斗几年,通过这种跟有权贵的人,交换,比如说可能用她的青春去交换解决它蜗居的问题或者什么。
六六:我觉得这个不是中国现象,这是世界现象。如果你放眼全球来看的话,一定有一部分女性是在青春貌美的时候,把它换成了金钱或者是奢华的生活,去跟了嫁给大亨年老的大亨。因为我现在在世界各地旅行的时候,我住在这个世界各地的酒店里,我都可以看到明显的看到一对貌合神离的这种夫妻坐在一个桌前从来不说话,女性正当壮年,很美丽,带着很小的孩子,然后那个老头已经挤进夕阳了,然后两个人就没有看到有幸福的表情
(电视剧《蜗居》剧照)
小元:还挺多的,
六六:很多世界各地的脸,各种语言不是中国特色,恰恰相反,我觉得中国这个特色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前大家的贫富差距很小,不会为了这个做交换没有意义和价值,对。
小元:您当初在那个时候就是十多年前,能够这么生动地描绘出来,也是也是开一个先河的应该是。
六六:其实写现实题材剧的人是很多的,在中国,但是相对来讲就是引起社会效应的那个时候。还比较少,因为我就开始就成为社会现象,
小元:是因为国内的像反腐题材的作品,有点脸谱化,你的主角贪官宋思明好像看起来还挺可爱,所以比较吸引人,可能更加真实一些,对吧?
六六:其实真正好的作品,我现在的理解,我不是指我的作品,我只是说好的作品。好的作品的标准,我认为是带着泪的微笑,或者是微笑着流泪。我为什么这样说?比方说我印象特别深的有一部奥斯卡的戏,叫做《life is beautiful美丽人生》,就是讲意大利的,在集中营的戏,就是他其实写的那个故事是极其悲惨的,就是幸福的一家人,犹太人,在集中营里面最后全部死掉了,这样一个故事就剩了个小女孩。但是这样一个写战争的残酷,写法西斯的无情的戏,他拍的让你觉得非常美好。你整个过程看看电影的整个过程,其实你感受到的是家庭的爱,是父母对孩子无私的奉献。 和生活中即使在最困苦的时候,你都会看到一朵小花,或者是一束阳光或者是微笑。所以我觉得像这样作品它就会永恒。那么实际上我是努力的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做到,我不想以卖苦或者是卖惨,因为像这样的戏通常它天然就奠定了它的高收视。就是说苦情戏也好,或者是卖惨的戏也好,它对人来讲,它就很容易让大家吸引到这个故事里面去,或者是纯喜剧,对吧?大家很容易觉得放松。但是怎么样让一部轻喜剧、怎么样让一部苦情戏变成两者的结合,变成了让你既有社会价值,又能够在业余的时间里面,你看起来不觉得很沉重,还能引发思考,对整个社会的探讨。
小元:这些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您的写作思路或者方式都有影响,是吗?
六六:我不是刻意而为的,就是至少你每次看完你知道好作品是这样子的时候,你就有追求,
小元:所以您在新加坡实际上不仅仅是远离庐山看庐山,更是在庐山之外,就是汲取了世界各地优秀文学作品的养分,
六六:对,至少我会对写作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讲,它永远是怎么说呢?活水源泉,它是充满了新生命的力量。因为很多人实际上到我这个年纪,尤其是名作家,他的创造力是在衰减的,是我上天前两天刚听到一个理论,说,一个科学家30岁之前没有出成就,他这辈子也就是这样。 他的爆发力,他的对世界的兴奋的这些思考,通常30岁之前就奠定了,剩下的时间不过是用岁月在检验他的思想是否是和遇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多作家其实过了40岁是不写的,但是我不一样,
露祎:你是怎么样保持你这样旺盛的一个创作力的?
六六:一直活得很用力,对生活一直在更新,就是比方说我大概因为我今年5月份刚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
露祎:对我听说您在学医是医学研究生中医对,
六六:2014年我还从中欧商学院毕业。
小元:那么你是正儿八经到学校去上课吗?
六六:百分百全脱产了,
小元:全脱产到广西的话,就住到南宁吗?
六六:住在南宁,对,然后第一年是基础课,后面两年是跟师,我就记得很清楚,一直都记得那一年的日子过的。 我就是礼拜天的晚上最后一班离开上海的飞机,赶到南宁去,我的车就停在机场,我就开这个车,半夜里摸黑回到宿舍。因为第二天一大早上课,然后礼拜五的下午,差不多傍晚回上海,对,然后就赶回上海。所以那一年我攒机票厚厚的一叠。
(广西中医药大学)
露祎:那是您是怎么会想到去学中医的?
六六:因为我想写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我认为传统文化的载体特别有意思,你说儒家思想这个是非常不能够落地的。我特别认同儒家思想,但是我觉得他在故事表现形式上,你怎么去表现一个儒家思想,难道用孔子学院吗? 这个是很难贯彻的。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最好的落地的点,实际上是中医,它是活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直到今天我告诉你,中国老百姓,你随便拉出一个人来,他都会告诉你吃什么东西是凉性的,吃什么东西是热性的,又是什么季节要吃什么?冬吃萝卜夏吃姜。你们以为这些口诀是哪里来的?他就是典型的中医的思想。中医的思想又从哪里来,我是为了追根溯源。我想写一遍我其实我的想法是我们天天现在在谈论的更多的,我们无论是教育体系也好,无论是医疗体系也好,全球更加流行的是西方的体系,对吧?
但是东方体系是很奇怪的,中国三反五反也好,中国多少年以前就把它割裂了,希望摆脱传统,但它永远是根植在我们血液里,为什么它一直存在,所以我是希望通过了解根源源源不断的中华文明是整个地球历史上到目前为止依旧活着的文明,其他的全部断代了。像印度你根本找不到它的痕迹了,印度文姬找不到痕迹了,巴比伦也没有了,对不对?那么你现在你为什么中华文明直到今天,它依旧,像我们这样能够流利地看2000年前文字的国家,现在没有。
为什么中国文化一直全国的
小元:古文也要古文基础好一点,才能流利地看。
六六:前提条件,我觉得是你在中国只要读到高中,我认为基本上最好的这些古文的篇章都学过了,《陋室铭》对不对?《岳阳楼记》,这些最好的《少年中国说》,这些都已经奠定了,第一篇古文的开篇,就是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开篇就是古文第一篇,对不对?然后《两小儿辩日》把这些基础打完了以后,读中国的古文,如果你说还很困难的话,只能说明一点,就是你中文的基础就不扎实。
小元:我们知道您写了文章或者说发表小说,然后走上文途之后,成名之后,声名鹊起之后,是不是对您的人生有影响的?文学有没有改变你的人生?
六六:我也不知道不走文学这条路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从我28岁开始写作,不对,我是出国那年是25岁开始写作,成名作是28岁那一年,然后正式走上职业写作生涯道路的是32岁那年,所以也就是说从32岁到我今年45这十几年时间,我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写作,当然我写了不同的内容,所以对我来讲,我也不太知道说不干这行,我以前会干什么?所以我觉得这个职业至少我非常喜欢。
露祎:您的笔名是六六,我就想问问您的写作的生涯是不是也像您的笔名一样比较顺利?六六大顺,还是您也经历过一些瓶颈或者低谷?
六六:我就可能命里就适合干这个,别的人,我这个行业我见的最厉害的人写了八部戏,一部都没有播,对,所以我就是播一部红一部,很多让所有的人都觉得这部戏是永远不可能播出的戏,一定会被禁掉的戏,也依旧播出来了,播的也很好,收视效果也好,
露祎:我看过您的文字,我觉得这文字特别好,文字特别爽利利落,然后读来特别过瘾。
六六:但实际情况下,中国文字好的人非常多。我这段时间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非常有思想,有见地,而且我认为真的是把书读透了,一个人,他叫何森宝,在网上你可以查到他,他是国家博物馆的讲解员,他是有原创思想的人,他是把历史曾经发生过的事和现实和未来结合的比较好的一个人。但像他这样的人,他也没有写作,也没有写电视剧,对吧?所以我认为在中国,你很难说什么样的人他会因为写作而成功,什么人就一直不成功,所以我觉得可能真的是运气一命二运三风水。
露祎:但是写作本来就是自己一个热爱的东西,哪怕不能成功,作为一个业余爱好来写坚持下去可能也终有开花结果,哪怕以就很少的读者,你看你要期望值是怎样,如果像您这样被工作所认识,作品都是非常的热门或者非常的受人推崇,有很多的读者当然是很幸福,像我也写一点点博客,就少数读者,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爱乐的意思。
六六:所以说我一直跟我的儿子说,我儿子叫偶得,然后我一直跟她说,妈妈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和金钱让你去学一门乐器的目的吗?从来没有期望从中得到什么收益,回不回溃以后你成为什么长号家不可能。 我说其实我是希望你学钢琴也好,学长号也好,你有一天在你孤身在海外的时候,独自一人没有朋友,你能够有一样东西去表达你的情感,表达你的思想。所以我认为文字最好的目的和功用其实是自我的抒发和表达。如果像我这样额外还能赚来钱换得好的生活,我觉得那叫意外之喜。跟中彩票是一样的。
小元:欢迎回来,这里是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我们今天非常有幸的请到著名的作家六六老师,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六六老师,六六老师,她的本名是张辛,张是弓长张辛苦的辛,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她是新加坡籍的华裔作家编剧,毕业于安徽大学国际贸易系。
2004年她出版了个人第一部小说《王贵与安娜》。2007年凭借都市剧《双面胶》入围了第1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2008年出版散文集《偶得日记》,2009年凭借家庭剧《王贵与安娜》入围第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2010年六六以21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第五届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11年担任医疗剧《心术》的编剧,2013年担任家庭剧《宝贝》的编剧,2016年担任编剧的都市励志剧《女不强大天不容》在东方卫视安徽卫视等直播。这只是那一小部分,六六老师还出版了很多更多的文学作品,而且基本上是每一部都很大卖,我们非常有幸地请到六六老师。有什么补充的,就是特别闪光的地方,特别是您人生当中或者创作历程当中里程碑的事件,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电视剧《双面胶》)
六六:没有,我觉得下一步都是里程碑对,因为对我来讲,其实我们每个行业的人都知道,你在一个行业里做久了以后,容易有套路和熟活,什么叫套路和熟活?就是我如果写婆媳剧,我取得了成功,就容易写婆媳剧。
我如果写医疗行业剧写的取得了成功,我就永远写这个戏,因为这个不失手,而且你有口碑,但是我不喜欢重复。很多人都跟我说,你这部戏播得那么好,你为什么不写续?很多人可以还珠格格一、还珠格格二、还珠格格三这样卖下去,包括现在的马偶系列的电影,他们都是这样做系列剧。包括mission incredible,反正他们就是做一集两集三集四集的这样做。但对我来讲,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当然我不排除未来有一天我保留这样挣钱的权利,但是我觉得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就是我已经占了便宜,别的人一辈子只能过一种生活,我因为占了写作的便宜,我想过谁的生活,我就可以插进去,直接进入到他的生活领域里去。 我觉得这么好的福利,我为什么不把它用尽?所以我就喜欢每一部戏都是从头开始做,然后做的过程很艰难,包括我学想写中医的戏。我现在是真真正正可以行医的人。
露祎:你有医师执照吗?
六六:我说句实话我想要我肯定会有,但是我不想要,因为我觉得挣钱太慢了,但是我看病看得非常好,
小元:你也拿了中欧的mba是吧,拿了之后想要做商业管理吗?
六六:商业题材局,我们我都跟你说了,干什么活都不如干写作赚的多,这是真话后都是为了写作,都是在写作上的。第一个我很喜欢,就是我干写作这个事,我很快乐,别的人会觉得经常别人会问我说,刘老师,你要是创作的时候思维枯竭,你会做哪些事情?因为大家都认为写作的人都有一些癖好,比如说什么喝咖啡,抽烟和去酒,甚至吸毒,我们这行业不是没有,对,但是他们问我你喜欢什么?我想了一下,我说创作还有枯竭的时候吗?创作难道不是需要遏制吗?就不会出现瓶颈期,也不会出现说写不出来怎么办?没有在创作过程中。其实它不是一个,很多人说这是天才,不是是因为你积累的素材足够多,你不是闭门造车。如果你关在屋子里去想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一定会枯竭,因为个人的想象力是极其有限的。
但如果你这个故事是活在你心中的,你去像我们学中医的戏,我当过学生,我的同学全都是二十几岁的小孩,22岁以后25岁之间的小孩,然后我去义诊过,到最偏僻的农村去,跟着我的老师一起,我去采药,跋山涉水,把脊椎骨都快颠断了,然后拖着这么胖的身体到处跑,然后我去了解所有的病患、生病的原因和它们背后的故事,当你的素材足够丰富的时候,你有一片汪洋的时候,你只取一瓢的水,你怎么会枯竭?不会的。
露祎: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你写作很快吗?是还是个快手,还是反复比较慢,
六六:还是这是个最有意思的事情,所有的人都说我写作太快了,但实际不是的。 他们如果你们只看到我从拿起笔到放下笔,这个过程可能很短。可是如果你不能这样计算我的成本,这就是这个。我们税务部门这样给我计税的,说你写一篇文章,或者你写一个故事,不就花了两个月三个月,说你没有成本的对不对?但不是的,我写中医系,我读书读了整整三年,不仅仅学费,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飞机票也是钱,还有我出去义诊,看到别人过得非常穷苦,还要捐款,对不对!像所有的这些,其实你不能够只以写作提笔的那段时间计算,从你一念起的时候,他就说有成本了,它就是你的时间了。
露祎:您是把故事都整个设想好了写还是写到哪儿,故事就自然地冒出来了,还是您得先想好了,
六六:我不打提纲的,不是打的感觉你它是自然流露的,就是有一个从哪里起笔就是最打动你的地方,开始把它写出来,然后自然故事就出来。
小元:您出名之后是不是很享受做名人的状态?你喜欢这个状态吗?
六六:就是我说句实话没有觉得自己出名,因为只有明星,因为我有很多明星朋友,比方说我跟很多明星的朋友私交非常好,像海清、马伊俐、孙俪这样的人,如果是男的的话,以前也很多的明星在一起,我跟他们在一块吃饭,我才知道什么叫成名的压力。
比方讲我们到一个公开的饭店去吃饭的时候,他们一定是戴着鸭舌帽和口罩,快步穿过大堂,走到包间去,走慢一点都能被别人认出来,哪怕戴着口罩。但你知道我们只是出文字的,不是出头像的,所以你走在大街上很自由!也没有人认出来你。我经常穿着非常随便的,拎个塑料袋就上街了,
小元:您跟演员的明星不一样,但是您还是知名度很高,
六六:他反正又对不上号就不紧张,我前两天在Bellevu吃火锅被人认出来了,被他们的服务店员认出来了,要求合影,我说你好厉害,我穿吃这个样子你都能认出来,我他说我是你的粉丝,我对你太熟悉了。 但是说句实话我没有认为就被打扰到了,没有这种感觉。
露祎:但是无论怎么样,您是一个有话语权的人,我觉得您在一些网上在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还是能非常的在公众心中引起反响,您是怎样就是说运用或者说是看待您话语权的这个使用的?就是说你有这种责任社会责任在里面。
六六:我觉得不滥用吧,至少不滥用。说句实话,有的时候我的一些观点,我也不知道哪一条能够引起反响,哪些没有。
露祎:我觉得各个媒体,比方说娱乐新闻或者说网站肯定有记者是关注您的一些个人的一个社交媒体,所以您有任何的话语,他们都会作为一个新闻的采集的一个对象。
六六:所以我也搞不清楚他们采哪条,你知道吗?因为我天天都发,有的时候他们把我朋友圈都截出去,所以我也搞不清楚是谁截的,但是我朋友多吗?因为有的时候工作关系或者偶尔一个场合,别人加你微信加好几十,你也不知道是谁就把你发出去了。
露祎:我知道您是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因为有些您发表的观点,比方说上次在一个航空公司一个反有自己的一个观点,还跟百度,因为也是代表了一部分人很多一部分人的心声,因为我们说没有人听得到,您一说就听到了有反应了,所以这个对我们
六六:没有用。 听到了有反应,那都是公关手段。最终也没改动的,没有改不会改的,他们的企业文化不会因为你一次两次的公开的呼吁它就改变,你说现在联欢会改吗?bat马上百度都要都要跑掉了,都不要在bat的行业里,对自己作死,
小元:他们弄什么百家号什么东西的,
六六:它什么做的都不好,他们家企业文化有问题。实际上我说句实话,这个企业如果不是因为国家保护的话,他哪里有什么竞争力,哪里有市场竞争力?实际上真正在中国搜索引擎做的好的是谁?是阿里,阿里才是真正的搜索引擎,你说说看,在美国你买什么东西,
什么的,你在哪里搜,你是搜索的货物,这一部分你是在亚马逊,这也是做搜索引擎的,你不能光看google这些东西,对吧?你生活里面现在用的越来越多的搜索引擎,不一定是像google百度这样的。所以在中国做的好的还是阿里。
小元:我们知道您写了很多就是人间的情感、很多故事,然后您对自己的情感是怎么样的一个设想,就是说我们知道您已经经历了婚姻的风波,然后现在是不是主要感情就放在儿子的身上,
六六:不要瞎说,很有幸福的婚姻,你看我能长这么胖,主要的原因就是我老公太宠我了,对这是哪里来的错觉,觉得像我这样的人就嫁不掉了,
小元:您能介绍一下您的感情的经历吗?
六六:其实我是个非常简单的人,而且我在这方面运气很好,我记得我离完婚以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我要瘦下来减肥,然后好找老公,结果实际上我离完婚以后一个礼拜就找到现在的老公了,就是偶遇,所以我在想,找老公比减肥容易多了,你是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单身女性找不到老公,我这方面的运气就是很好,一直很好就没有差过!
露祎:我跟您还有一个特别的缘分,因为我们的孩子是中学的同桌也一起在乐队排练然后我孩子告诉我偶得人很好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他也以偶得这样的好朋友觉得挺骄傲的,我说好你跟偶得多说话,因为他们俩在一起乐队的,因为在学校是走班的,就一节课同桌坐一起,然后在乐队的时候交流就比较多,刚刚说您儿子是吹长号是吗?
六六:你儿子在乐队吹在做什么的?
露祎:他是打击乐,就有很多种类的东西,主要就是爵士鼓马林巴这些打击乐的东西,现在是架子鼓与他打,马林巴很大,而且最便宜都要二十几万人民币,特别大可以站就小一小间房间这么大,所以我们用的相当于木琴这样一个长长的这样的一个东西,
六六:偶得是不是打击乐都是跟你儿子学得。很想要去蹭人家的股,
露祎:他常常拿我儿子的鼓,那您再跟孩子的交流方面有什么?因为我知道您工作很忙,要写作,你儿子喜欢写作吗?他因为有的时候基因或者是看到妈妈这么勤奋工作,这个榜样,因为你儿子教育得很好,我就不知道您是怎样权衡自己的职业工作,因为你常常出差,儿子还教的这么好,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六六:我觉得是感谢上天。因为我说句实话,我工作特别忙,然后我跟孩子一块相处的特别好,我觉得可能他是一个benefit,他是个package,他是一块打包来的。很多妈妈其实全职在家做母亲的时候,你反而关注到很多细节,对吧?我比较粗糙,我只看大方向,那么我跟孩子之间就不会有很多的斗争。比方说我看一下大方向没有问题了,小的细节我一般是他自己做的,对,因为我没有那种管到他吃喝,管到他很细腻的方面行为习惯,那么他有特别不好的行为习惯,马上就讲,否则其他的我觉得就没有什么问题,就造成了他独立性极强。因为我今这两天在跟我的朋友在讨论孩子教育,我说我这次到西雅图来,我根本就不是来旅游的,我是来采风的,我周围的几个朋友家里面都是因为青春期的小孩闹得鸡飞狗跳,好像家家都这样!但是我们家没有,我儿子非常平和的长大了,他就原因是第一个我很尊重他,我不会用训斥的方法跟他闹。
我特别有意思,前段时间我跟孩子们坐在一起讨论说,你们对家长最反感的是哪些事情?他们说的第一条就是用设问句和反问句跟我们说话。什么意思?就是你需要平和的跟他讲话,而不是“你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做作业?”这种让他觉得他被侮辱了。因为他现在有成人的要求,他希望你跟他心平气和的讨论。而我最大的好处是我没有机会管到他几点钟做作业,我的要求就是你做完你几点做完,我不管你做到三点钟,你只要做完了,我不会因为你说打游戏打到11点半,然后后面开始做作业做到三点而骂你,因为这是你的时间,你要学会自己安排,你第二天上课精神不好,自己觉得不舒服,第三天你就改了。
然后他因为被尊重了,然后他也知道他很自律。我几乎看不到别的孩子像他这样每天晚上10点钟把手机拿去一充电,就开始准备睡觉什么的。
露祎:他性情性格也比较温和温和,
六六:孩子不温和,脾气暴躁的原因是有对抗力。针尖对麦芒。他是一拳头打过来,他想跟别的孩子一样,回到家里面冲父母吼一吼什么的,一拳头打过来打到棉花上,所以她就也没有什么反弹之力,所以很温和。
露祎:所以我觉得看您的书还不但可以读到故事,有可能还得到很多人生的感悟的道理。比方说你以后可以把你这些跟孩子的交流方面的经验放在作品当中,我觉得会对我们这些妈妈都很有启发,
六六:不会。我后来发现其实是跟妈妈的繁忙程度有关,你的关注的重点在哪里?我每天关注的重点并不是孩子,他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我儿子早就知道这一点,他知道好几点。第一点她从小就知道妈妈不会给我留钱。我说妈妈已经给你最好的教育和最好的师资力量,让你见最好的世界。如果你在妈妈比妈妈高的基础上,你还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话,我们两个都失败了。所以我早就告诉他,我说我挣的每一分钱是我的gift。什么叫给上天给我的?不是给你的。
所以最终我这个gift我是要回馈给社会的。他知道这一点。
小元:欢迎回到我们西雅图中文电台每周三的美国故事栏目。今天我们的嘉宾是著名作家六六老师,刚刚我们非常讨论得非常的热烈。那么我们知道六六老师有一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叫《少年派》,其实也是讲述青春期孩子,然后家长怎么管教孩子或者这样的题材,您自己家的孩子这么听话,所以这些素材还是从朋友那里采风来的吗?
六六:其实有的时候我一直有个观念,孩子的青春期是我们唯一一次机会,补足我们人生的全画面。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小的时候不记事的时候,父母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并不清晰。我们真真正正对家庭的理解是从青春期开始的,也就是青春期的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会映射到我们一生的生活中去。所以我们很多的伤痕的修补,人格缺陷的修补,一生到什么时候才能修补完全到我们孩子成长的那一刻,我们大人千万不要放弃这段珍贵的宝贵的时光,去修修补我们人生性格中的缺陷的最宝贵的时间。
就在他们的身上,你才看到当年的我是有多么的不堪。当年我的父母对我们进了多少的努力,而有多少的失望,然后你把人生回退回去,重新再成长一遍的时候,其实是彼此释怀。
露祎: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就会忘记了我们是自己怎么过来的,我们总是认为现在的时代跟我们的时候不同了,现在的人有多少压力,你需要怎么样?所以我们常常就是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孩子。
六六:我觉得绝大多数的家长是把自己的生存隐忧折射到孩子身上。什么意思呢? 你总觉得现在社会过的,就比方说,我其实很不赞同的一点就是家长用现在的眼光去度量孩子的未来。比方很多家长跟我讲,孩子以后要去学金融,我说你知道这几十年来积压了多少金融人才,金融领领域里,现在全世界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聚在一起,彼此相互厮杀。我说你为什么把眼界放宽一点?艺术领域,未来多少,这些行业会被机器人取代,但有一些情感的表达的行业,有一些像艺术表达的行业,这个东西是非常个人感受的,而这个东西会最有机会最大几率能够活下来的。
我说你应该让孩子的这些方面,你现在觉得确实浪费时间的这些方面要充分的发挥。所以家长不要拿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去决定孩子的前途和命运。他有他自己的命,你唯一能做的,我们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私人物品,所以我要决定他的吃喝,决定他的就业道路,决定他以后学习的方向,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就好像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通道,我们唯一的责任是做好司机和保姆的工作,负责一路送他们走上他们自己应该去的方向。
小元:我们知道您的电视剧几乎不多热播,然后那么多的热点,包括现在青春期叛逆或者这样的热点,您是怎么捕捉的?就是平常闺蜜或者朋友之间经常在谈起或者关心这些问题吗?
露祎:还是您对时代的热点是如此的敏感? 而且从您开始关注这个题材到写作出来到已经就是电视剧被制作完成,播出热点仍然是热点,你有这样的预知吗?还是您对热点现实生活就是抓住一些题材,知道他是永远的一个永恒的一个话题?
六六: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几乎是每一个行业的人都问我的。说你怎么知道从你开始想写到你拍完播出,这3到4年甚至5年的时间里面,他依旧热门。我说我又不是神仙,我又不是卜卦的,我怎么会知道?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我把生活的理解做成,就好像每个人去超市里买那些菜,胡萝卜、洋葱、土豆、芦笋就是这些菜。
但是你相信我,一百个厨娘做出的菜滋味都是不同的。我唯一能做到的是我素材,我这个原材料都是从超市买的,跟你是一样的。我尽量把它烹饪的好吃一点,
露祎:就好的生活的元素可能永远是人们所需要的,
六六:做一个有趣的人。你自己有去写的文章就会有趣,然后观众的理解即使是一些他不能够接受的观点,因为他是笑着看的,他已经慢慢的接受了。
(电视剧《卖房子的人》)
露祎:我知道您的影视作品都是自己原创的,文学是小说是自己写的,我听说您最近一部《卖房子的人》,好像是日本一位作家的原创作品,是吗?
六六:它完全不是,其实我说句实话非常有意思。这部戏最早的时候是我们公司买来的版权,他找不到人来改编,他就希望找个改编的编剧,但我是百分百原创编剧,我没有办法改变别人的戏,因为思路完全不是一个套路。但是我后来打动我的是我老板对我的说辞,他说十年前,因为《蜗居》整整十年了,他说十年前你写的《蜗居》,过去十年后你难道不想就同样的一群人?都市人,同样的一个话题,再有一个表达,这是他说动我的地方。
然后我就跟他说一段原话是,OK我就写类似于这样的一个戏,但是我要求自己重新全部做。他买的素材对我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大家都知道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是极大的,人性的差异极大,就日本人是本身国民性有压抑和古怪的那一面,非常压抑和古怪,所以他系的选材是极其极端的人。就是什么特别洁癖的和特别喜欢买东西的,还有从来不出门的人,反正就类似于这奇奇怪怪的这些故事,这个显然不是我写作的方向,我从来不以标新立异,以一小部分代替大众太过戏剧化的这个我没有你写作对我来讲,我不是靠这种创作存在的人,我写的是大众的故事,是千家万户的故事,所以我一个故事一定是有代表性的,代表这个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群,那么我就重新创作了一部,而且我为了这部戏,我看看2016年底到2017年,大概采风踩了6到8个月,
露祎:就是去房屋交易这样子去了解吗?
六六:很多很多交易中心,像链家、丰美莱、中原,还有我爱我家,还有很多网上的安居客,还有房多多,像这样的这些无论是网络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见到的,我都走了,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全走了。走完了以后,最后集中写出来这个故事。
露祎:这些采风的对象是您自己去联系的吗?
六六:最早有一部分是公司联系的,但是我认为公司联系的有个特点,就是公对公的了解,他会给你看最好的一面,他总简直想把它做成植入广告。但是你自己私下去联系人你去踩点,你去做,对自己假装是中介去跟人去交流,然后像我也是跟他们去扫盘,一天走两三万步这样。然后走出来的故事,最终选取的故事里大部分还是私自去跑跑出来的。
小元:我们节目时间有限,马上到尾声了,其实我们还是有好多问题,我问还是问一两个希望不要超时,那么第一个就是我们知道您是新加坡国籍的,但是主要的受众还是在国内,所以我想了解一下您感觉现在国内的创作氛围怎么样?
六六:对我完全没有影响,我觉得我不知道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愚钝,还是因为国家对我特别好,因为我写戏有个特点,我比较公允,我不会站在某一个单独的立场上某一边讲,包括像《心术》这样特别有话题性的医疗的剧,我是医生和患者的角度全说。所以对国家来讲,他觉得我的戏人畜无害,所以播的一直都比较顺利,
小元:现在您在美国,所以应该是在旅行,所以有没有一些感想?
六六:对,我今天也在说美国这个地方好山好水好无聊,真的是这样,就是很多生活的状态让我觉得好像真的是在半农村的生活状态。 但大家也没有那么多,因为我是从上海和新加坡这样的城市过来的,
小元:我觉得美国这边落后吗?
六六:不是,很悠闲,相对来讲步调比较缓慢。在上海,你到晚上12点去看,灯火通明,你看看Bellevue那个地方,一到晚上,天一黑灯火都少了,
小元:对美国可能比较注重家庭,
六六:上海这边其实我们也注重家庭,但是好像感觉上至少从上海的补习的密度来讲比这边强太多了,
露祎:但是上海生活非常方便,跟人口密度有关,像美国这样一个分散性的一个
六六:这边很多事情要亲力亲为,上海我们已经是密切的分工合作,包括连送孩子去补习都是一车载四个,呵呵,对,
露祎:所以当你写作觉得累的时候,抽离出来到这儿来生活一段也挺好。
小元:好,我们节目最后还是感谢六六老师光临我们的节目,然后那么最后,六六老师,您是不是给还是海外抱有文学梦想的年轻人说几句。说一点提建议,
六六:对,有梦想就去追,万一实现了对吧?实际上我觉得有文学梦想是非常好的。实际上我看到今天为止,中国很多的大佬依旧怀有非常美好的文学梦,文笔也非常好,所以其实无论你做哪一行业,你生活在什么地方,都不能够阻止你依旧写作的笔。
小元/露祎:好,谢谢六六老师,也谢谢各位听众朋友收听,
六六:大家再见!
【西雅图中文电台独家报道,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