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威于2005年入职亚马逊公司, 先后担任项目经理、软件开发经理、软件开发总监、负责预测的副总裁等职,2018年7月起担任总裁Jeff Bezos的技术顾问以及副总裁。高威1999年毕业于中国南开大学,2001年从北卡大学获得信息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2019年10月30日,亚马逊公司副总裁高威做客西雅图中文电台,向听众朋友讲述她在亚马逊公司的传奇经历以及心路历程。在采访中,高威分享了在她在亚马逊成功的经验,并表示东西方的价值的结合成就了今天的她。
专访亚马逊公司副总裁高威 (2019年10月30日,小元主持,嘉宾:高威)
(高威在西雅图中文电台,右为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
(亚马逊公司副总裁高威在中国工程师学会西雅图分会的年会上分享自己的经验)
小元: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听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我是小元。今天我们非常有幸的请到亚马逊公司的副总裁高威,欢迎高总。
高威:小元你好,听众朋友好。非常感谢你的邀请。
小元:我简单的介绍一下高威女士,高威是2005年入职亚马逊公司,她先后担任项目经理,软件开发经理,软件开发总监,负责预测的副总裁等职,并于2018年7月起担任总裁杰夫.贝索斯的技术顾问以及副总裁。 高威于1999年毕业于中国的南开大学,2001年从北卡大学获得信息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高总来到我们的节目。
高威:好,谢谢。
小元:我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总您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求学的经历?
高威:好的,从小开始我是哈尔滨人,我算是从小算是学习比较优异的那种,不过就是有点只知道学习。我自己本身非常遗憾的一点,就是没有什么文艺体育之类的特长。高中的时候我考的是黑龙江省最好的重点中学,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然后上大学的时候是保送到了南开大学金融系学习。
那个时候我们选系真的是很多都是听父母的安排,当时金融系和金融类的院校是最火的,南开大学的金融系在全国是比较领先的。那么我就选了南开大学的金融系学习,在大学的那四年,我的成绩基本上都是全系的第一,拿一等奖学金,然后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决定留学美国了。
小元:太棒了!您在北卡大学上的信息科学专业,您喜欢北卡的那个城市吗?
高威:对,北卡大学所在的教堂山这个城市是一个大学城,它附近还有杜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以这三所大学为依托,周边还有很多其他的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公司。 在北卡的学习期间,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我发现了我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 — 其实不是金融,是信息科学。那个时候还没有像现在大家都讲大数据,人人都是讲数据分析,但我当时就发现我很享受在这个数据里边提取信息,帮助做出一个正确决策的这样一个过程。我就是喜欢做数据分析,而且可以在数据里看到别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的一些模式,一些情况、一些特殊的地方,然后从中间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小元:您研究生毕业之后,一开始是在一家软件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后来又到亚马逊担任项目经理。您当初为什么会决定从工程师改做项目经理?
高威:其实一开始也没有想那么多,我毕业之后做了三四年的软件工程师,但实际上是在一家初创公司,所以说除了编程之外也要做很多其他的事情,这中间就包括了对客户需求的一些整理调研,还有做一部分项目管理的工作。我当时觉得做项目上的管理可以在更整体的层面上影响产品和项目。所以去亚马逊的时候,我就想继续在这边发展,学习更多的东西。
小元:您在亚马逊工作期间经历过十多个职位,几乎是每一两年就升一级,您觉得您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高威:其实我没有经历那么多职位,我大概换过两次组,在三个大的组里面带过,在领英里面看起来职位比较多,是因为有的时候职务范围有扩大,或者是管理的团队稍微有点变化,但实际上我主要是换了三个大的组。我刚到亚马逊的时候做的是电子商务这个部门的项目经理,当时是我在亚马逊第一个项目经理的一个大组,这个组的优势就在于在里面可以做到从端到端的电子商务的项目,可以看到整体电子商务是怎么运作的,可以看到需要什么样的系统,什么样的模块,可以有一个比较高屋建瓴这样的一个学习的过程。
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想进一步的提升自己,想学习新的一些知识,因为我确实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心非常强的人,兴趣也比较广泛。这个软件的项目我觉得我已经做的不错了,所以我想怎么能做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项目。那么当时kindle阅读器刚刚上市不久,做kindle的话对亚马逊来说是一个新的业务,因为这里边要做一些硬件的开发,要做一些在项目上要考虑到硬件的开发流程,硬件的开发的时间和软件开发流程和时间互相结合的地方,所以当时我就转组转到了kindle的团队。
在这个团队做整体的Kindle新产品的上市,做了当时叫kindle dx,一款大的kindle的上市的项目管理,从这中间学到了很多新的项目管理的经验,包括供应链,包括法务部,包括税务部,包括广告,不包括硬件开发,它的硬件开发流程会比较严格,不像软件那样有更大的灵活度,所以在项目管理上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在Kindle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再看下一个机会的时候,我主要考虑的是去做一个亚马逊做的比较强的一个部门。
那么当时我就看到了供应链,因为亚马逊能在众多的电子商务公司当中脱颖而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的供应链做得非常的好,非常的有效率,能够把我们的成本压低,能够给顾客提供比较低的价格,然后能够更快地把货物送到顾客的手中,所以我想去了解一下我们供应链这块到底是怎么做的。所以我就转到了供应链的组,那么在供应链组呆了差不多八年,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了很多供应链当中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系统。最后的四年主要是在做全球顾客需求的一个预测部门。
小元:我们知道在亚马逊很多很多工程师,他们觉得压力很大,就是说是升职什么都很难,而且turn over rate很高,您做这么好有没有什么诀窍?
高威:我个人觉得就是说不管在哪个公司或者哪个部门工作,你都要第一步,你要了解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它的使命。这个其实也不光是在公司,即使你是去政府部门或者一个非营利组织,我觉得是同样适用的。你自己是不是了解并且认同他这个公司的一些价值观,核心的文化观。
如果你认同这一点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在这上面不断的学习自己提高自己,比如对亚马逊来说的话是14个领导力准则,这个是公司用来做决策衡量员工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如果从使命上来说的话,亚马逊的使命是做地球上最顾客至上的公司。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相信技术至上的一个人,可能你就可能不是很适合公司的文化,那么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地方都会觉得不是很顺手。如果你了解这个公司文化的话,比如亚马逊的这14条领导力准则,它其中有比如说崇尚行动,要有主人翁精神,你要能够达成业绩,这些就是可以作为一个在你日常工作当中指导你的一个准则,也不是说所有的十四条准则你都能在第一天就能做到。比如说我们的一个准则是说要有远见卓识,要有决策正确,很多员工就会问我说,我现在就在做一个小的系统,我怎么有远见,着实我想决策正确,但是我怎么才能决策正确?
这里边有一些领导力准则,确实是在你要做到一定的职位有更大的责任的时候,可能会更突出一点,但在最开始的时候有一些最基本的准则,比如说你要有主人翁精神,你要自己很有责任感地做好你的本职工作,你要达成业绩,你应该做到的,应该能够能够check in的代码,应该能写好的程序,那你自己应该写好,而且质量应该达标,质量应该合格!要崇尚行动,有了事情不要去等别人来解决,而是自己去主动想解决办法,不一定要等到老板告诉你做什么才去做什么,而是自己能够主动的去做事情,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在不断的和队友或者老板来沟通,来确认你做的事情是正确的,那么不断调整。
所以很多其实确实是要对整个公司怎么来衡量员工,然后看看你自己是不是适合这样一个环境。
小元:您刚刚也提到,您后来做到预测部门的副总裁,我对预测部门就做什么样的工作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像亚马逊这样的电商巨头、软件公司的预测部门主要是要做什么样的预测?
高威:我们主要是分两块大的业务,第一部分的业务是说我们要预测我们每一个在网站上卖的产品,比如说不管是一个水杯还是一个家用电器,我们要预测它在未来的12个月里面的顾客需求是多少,而且在这12个月我们会把它分割成一周,每一周的顾客需求是多少?
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因为整个供应链都要用到它,顾客需求就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会在库房里放多少的存货,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补货,我们什么时候需要清仓,那么它是一个最起始的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如果做的不好的话,就会导致整个供应链下面效率都会比较低下。为什么?这个是比较有挑战,预测某些东西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比如说袜子,比如说一些书,那么它可能季节性没有那么强,它平时每周到每周,它的顾客的需求变化不是很大,但是亚马逊在全球的网站上要卖上千万的产品,这些产品的顾客需求是非常多样化的。
有的东西它是非常季节性的,比如说万圣节的糖果,比如说圣诞节的装饰,有些东西是刚上线的时候是非常火的,比如说一个新的电子游戏,一本新书,然后还有一些是卖不了多少,卖的很少。但是你可能很多周一个都不卖,然后下一周可能会卖掉几个,属于一些我们叫比较slow moving就是比较慢的一些产品,像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实验室,需要用那些器材,有一些价格比较高的产品,它都会有一个很没有规律性的这样的一个需求的变化。
所以说我们后面的建模,这些模型需要能够考虑到这种各种各样的需求的多样化,能够非常准确的去预测到顾客需求的这种变化,这中间还要考虑到价格的变化,还要考虑到一些大的一些事件的发生,还要考虑到是不是有特殊的比如说像prime day被这样特殊的时机,特殊的一些事件,所以说更多的是要在这么大的一个Scale下面用比较少的模型能够很准确的预测顾客的需求,这方面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那么第二部分大的业务主要是做一个长期的预测,长期的预测并不是每一件产品,更多的是预测整个亚马逊的整体的业务在未来的几年内大概会有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这个长期的信号用来做什么呢?它是用来做一些长期的决策,比如说如果我们要建新的库房,因为我们的业务不断的在增长,我们要建新的库房,建立一个新的库房需要大概两年的时间,从选址到看地,到真的把这个库房从一个平地上建起来,到在把这个库房里放好了货架,我们雇到了所有的员工,这个库房真正上线,这是一个差不多要两年的一个时间段的一个工作,那么我们就要需要能够再提前两年的时间,甚至三年的时间能够有一个比较相对的准确的一个估计,我们整体的业务会是上升多少,所以说这部分的预测更多的是一个长期的做决策的,但是对公司财务上面的影响也是很巨大的。
小元:所以预测结果,比如说在这个季度要预测下一个季度,也是要相当于财报的时候也要发布出去的是吧?
高威:是的,我是我会说这个预测是其中的一个信号,不是唯一的一个信号。
小元:其实亚马逊现在从一开始创办的时候只是卖书,现在基本上是基本上什么都卖,而且不断的有创新,比如说像听到Alexa,当然还有云计算,所以可以说是发展非常的迅速,而且亚马逊一开始是网上卖书,后来把传统的书店基本上消灭了,然后自己又开了实体书店,就是说你能不能用比较短的时间就给我们介绍一下亚马逊就是整个的、比如说大的范围的、就是从一个比较高的一个角度,就是描绘一下亚马逊的一些主要的业务。
高威:可以的。亚马逊的业务分几大块,首先有我们叫消费者业务,这部分的业务主要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亚马逊的网站,那么上面包括我们自营的业务,也包括第三方卖家的业务。我们另外一大块业务是我们的prime,本身就是prime会员制,那么一个年费有很多的福利,有免费的两天的配送服务,现在越来越多的是一天的配送服务。要会员可以看很多亚马逊的自主开发的一些剧集和电影,那么也可以听Amazon music,还有照片的存储,还有很多其他的会员的这种福利。
云计算是我们近近些年来发展势头很强的一块业务,那么最早是亚马逊自己发现有需求,需要把很多所谓的最底层的计算、存储这些平台能够做成,让开发人员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后来就发现既然我们有这样的困难,可能很多其他的公司都有这个困难,在这个注意当中就诞生了亚马逊的云计算,也就是说为很多全球的公司去提供这方面的服务,那么他们的开发人员不用花很多时间去管理数据库或者是管理存储系统、管理计算系统,而花时间去真正的去开发能够满足他们顾客需求的一些东西。
还有最近的智能音箱这一类的硬件设施,我们叫Echo Alexa,那么这里边又分硬件本身,现在有Echo、有Echo plus、有Echo dot、有Echo spot,Echo系列的有很多种不同的硬件,还有很多和我们合作伙伴的硬件,比如说bose耳机现在也是和Alexa兼容的,Alexa也在getting into cast。那么第一这其中一部分是硬件,另外一部分就是智能。本身那么叫Alexa,这中间有很多我们的门机器学习和智能人工的部门,很多的同事的努力,能够把Alexa做得越来越聪明,能够回应更多更复杂的要求,能够带来更好的顾客体验。所以说这些大概就是亚马逊主要的一些业务模块,
小元:太好了! 我们知道。您是直接向世界首富、也是亚马逊公司的总裁杰夫.贝索斯汇报的技术顾问和副总裁,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日常的工作是怎样的吗?
高威:我其实日常工作就算是公司最高决策决策层的一员,所以会参与很多这种大的业务板块的一些总结和一些策略的讨论。贝索斯他在公司的所有的会议,基本上我都会陪同参加,在这个会议的过程中也会给出我自己的意见。并且同时要协助阿贝索斯和他的领导团队来保证他们会主要关注在对公司影响最大的主题。
那么还有一部分就是说增加自己对这个公司业务的了解,因为之前我的工作主要在电子商务这一块,kindle阅读器还有供应链,但实际上并没有很多接触很多其他的业务,像Echo Alexa, prime, video我们的做电影、做剧集这一部分,我们的做广告这一部分的业务,好多这些业务之前我接触也不多,所以做了这个职位之后,我自己也花很多时间去了解这方面的业务的情况,他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他们最急需公司决策层帮助的地方是什么?那么知道了这些就可以让我在工作中更有效率,并且能帮助这些团队把他们最需要的这些需要领导从意见的地方反馈反馈上去,那么我们会安排会议安排总结来保证我们确实是能够很快的很及时的做出一些决策。
小元:我们知道亚马逊公司市值接近1万亿美元,应该曾经到达过,然后员工已超过5万人的超级大公司,竞争也非常的激烈,优秀的人才非常多,那么您觉得您为什么可以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公司的副总裁,而去是直接向贝索斯汇报的。
高威:像刚才谈到的就是说我觉得了解和认同公司的文化很重要。从我自己来说的话,我在亚马逊做了14年,很多人都说14年你是怎么做下来的。 我并没有觉得14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亚马逊是一个非常有创新力的公司,我们总在做刚才您也提到做很多新的业务,很多新的方向去开发,我觉得在亚马逊做每一天都很有挑战性,每一天都很有意思,每一天都在解决新的问题。
因为我本身是一个好奇心很强很喜欢学习的人,所以我觉得在亚马逊做非常的如鱼得水,我每天都觉得我在学的新的东西,如果我在这个位置上,我觉得我已经学不到什么新的东西了,比较慢,我可能就会换一个组。 我一共在亚马逊也只换过两次组,其实还是有很多,即使在同样的一个大组里边,因为不断的在做新的业务,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以学习的。所以我觉得在亚马逊的话,因为我们有一个领导力准则是说要好奇求知learn and be curious。我个人觉得这个其实蛮重要得,很多人可能没有把这个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但是你上学一直是一个很专注的这样的一个求职学习的过程,但是毕业之后走到工作的岗位上,其实还是在一个不断的学习的过程,你不可能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就能够让你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那么成功。所以我觉得在在这个公司工作的时候,也要是随时保持着一个开放性的这样的一个头脑,随时去发掘可以学习的地方。
不一定是听一个讲座或者是跟领导一对一的谈话,这些也可以学习,但其实平时在开会的过程中观察其他的人是怎么样表达他们的观点的,那么他们这种工作方式是不是很有效的,为什么很有效?自己多琢磨一下,看一看,像现在我因为可以不光可以跟直接跟贝索斯工作,还可以跟公司的这些最高的领导层的人工作,我就很喜欢观察他们的领导风格,领导风格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同样都很成功,所以说领导风格要么就是很适合他们,要不就是很适合当时的一些正在讨论的话题,或者是当时业务正处在的一个阶段。
我自己觉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去看一下不同的领导风格,同时又想一想说领导风格是不是适合我,如果我去用同样的风格去做事情,会不会一样做的一样好,很多时候答案是负面的,也就是你最终还是要找到一个很适合自己的一套做事的方法,一套风格,然后不断的在上上面去提升。
小元:我还是想问一下,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关心亚马逊第二总部的问题,就是说亚马逊一开始选了弗吉尼亚,那边就是华盛顿DC那边,然后纽约也选了,后来纽约那边又取消了,现在又有说法,亚马逊要搬到Bellevue那边去,那是不是相当于第二总部就留在西雅图地区了。
高威:我们其实现在不光是亚马逊,现在很多大的公司对人才的需求量都是很大的,那么看我们未来的发展,我们是肯定是在衡量哪些地方能够让我们找到我们需要的这种人才,那么在大西雅图地区我们已经宣布了会有一部分的团队搬到Bellevue地区,那么从整体的全美国甚至是全世界来说的话,我们很多的这种远程的开发研发中心都在增长,因为整个亚马逊的业务在增长,我们对人才的需求在增长,所以说没有集中在一个城市,也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城市,那么我们会很多点,我们很多远程的城市,现在有亚马逊的研发中心,可能都会看到非常健康的一个增长。
小元:下面也是很多听众朋友比较关心的,就是华裔、亚裔、女性在美国的职场当中有天花板的问题,那么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高威:我觉得这个问题我是经常会被问到,而且问的时候我觉得一个假定就是说很多都是负面的,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我们华裔的这种文化,亚裔文化,其实是有很多优势的,那么比如说我们从小就被教要工作一定要努力,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努力,要迎难而上,不要轻言放弃,做什么都要认真,一定要全力以赴。这些我觉得都是我们文化当中其实给了我们很多优势的地方,我们做出来的事情往往的质量都会比较好,我们大家会觉得我们很值得依赖。 那么在交给我们工作的时候信任度会比较高,所以说这些都是好的地方。
那么再回到说在美国职场,这肯定是要考虑一下美国职场它的文化是什么?它比较重视什么,那么我在公司也会指导一些员工,就是说给他们一些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的时候,不管是华裔、亚裔还是女性,可能是没有足够多的信心去承担风险,去让自己的声音能够发出去。这是我经常鼓励大家做的事情,就是说如果你觉得你可以做一件事情,那么你应该去争取。但是你要知道,你很少会觉得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去做一一件事情,你自己要想一想,对你来说是百分之多少是可以的,对有些人来说50%就可以了,对有些人来说60%可以了,如果对你来说是百分之百才可以的话,你要调整一下你的心态,因为百分之百的这种机会太少了。
所以你要调整到一个觉得自己可以接受的风险的程度,那些风险和机遇它都是并存的。在如果真的在职场上你感觉到了不公平的地方,或者你感觉到了其他的人,他在显示出来一种无意识的偏见,我们叫unconscious bias,也就是它不是说刻意的或者恶意的,但是它是一种下意识的表现出来的一些偏见。我的建议就是说这个时候一定要当场发出自己的声音,你不一定要很强硬的去说这件事情,可以采取比较幽默的方式,开玩笑的方式,或者就是就事论事的方式,但是你可以把事实说出来,通常这种情况下,对方会意识到她确实是无意之中说了一个带偏见的事情,他通常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这样子的话你也会为你自己赢得尊敬,在西方文化里,他们会尊敬真的是敢于说出不同意见的人,而不是说很中庸,或者是说和稀泥这样的情况。
还有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说自信心,自信心和之前的风险其实是连在一起的,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情,我们可能很少会站出来说这件事情交给我,或者说我肯定可以做到去争取这个机会。但是自信心很重要,因为自信心不光是显示你自己能力的很重要的一点,当你带团队的时候,你有责任把这个团队都代表出去,所以说能不能把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说清楚,能不能表现出来你对自己,对你团队的信心,这个在职场上也很重要,所以说我建议大家能够表现得更自信一点,那么知道你的工作本身质量已经很好了,在沟通上面,在实话实说上面,在不要怕风险这方面可以加把劲,通常都会带来很大的变化,
小元:讲得很好,我相信按您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都比较大,您出生在中国,在中国上了大学,然后在美国留学,然后在亚马逊,还有之前的公司工作,在亚马逊发展,我很想知道东西方文化哪一个对你的影响更大一点,就是您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大,还是在美国这边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高威:很好的问题,也很难回答,因为确实好像东西方的价值都已经结合在一起,成为今天的我。我觉得就像我刚才说的,我觉得东方的传统文化里面的努力工作,我们叫work hard的。我觉得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全力以赴做到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好,不去偷工减料,认认真真的把这件事情做好,我觉得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西方文化对我的影响,我觉得确实是体现在对风险的一个承受力上面,因为我觉得我本身一直是一个比较规避风险的人。
其实刚才说的很多情况很多是我自己早期的一些情况,也就是说确实是这件事情我觉得有把握了,我才会做,现在回头去看当时早期职业的一些选择的话,我希望我当时可以胆子再大一些,步子迈的再大一些,可以更往前冲一些。那么现在我觉得我还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但是对风险承受力在逐渐的增高,因为在创新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确认的,比如说你的科学家在建一个模型的时候,我觉得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成功,但这个可能性不是百分之百。
只要你去做这件事情,就会有失败的风险。在亚马逊的话,一个好处就是说贝索斯曾经多次说过,他要亚马逊作为一个最好的失败的地方,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知道在创新的过程中肯定要失败,如果你不许不允许别人失败的话,你肯定也就没有创新,所以他希望企业文化能够让大家觉得他们可以去失败,只要在失败的过程中学到新的东西,然后再来,每一次都比上一次要做的更好一点,这样子才能真正地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这样的一个路程,
小元:我相信西雅图地区有很多工程师,就是高科技公司的员工,都有一个问题叫所谓的work life balance, 您是怎么处理的?就是工作跟生活之间的平衡是怎么把握的?
高威:我觉得work life balance其实最终是说你要自己掌控你自己的时间,我在亚马逊的时候,曾经听过一个我们的副总裁对新来的员工的一个讲话,中间有一段话我的印象很深,就是说工作永远是在那里,永远有更多的工作。所以说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时间的话,那么你就会一天24个小时,25个小时都在工作。
所以说对员工来说,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你要相信你的时间管理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的。我以前做项目经理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的习惯就是每封邮件我都必须要回,别人发的邮件我经常是第一个回的,然后如果我的邮箱里面还有没有回、没有处理的邮件,我就觉得这一天的工作没有完成,那个时候的确是每天都非常的忙碌。后来我慢慢的发现一个邮件发出来,如果我没有马上回,其实会有其他的同事,他们就会回的,有的时候比我回得更好,因为我是一个项目经理,他们有可能是真的做系统的工程师。
我就意识到不一定我一定要那么及时的回每一封邮件,每一封邮件的优先度不一样,有人可能比我更适合去回答那个问题,在我带团队的时候,我也要给团队的人机会去锻炼他们自己,让他们自己独当一面去做这些事情,而不是说我要把每一件事情都给他们做好!渐渐地我就习惯了,就是说邮件箱里面有的邮件当天是不会处理的,但是那是是完全是OK的。有些优先级很低的邮件,他慢慢的就自生自灭了,但是你要保证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
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是我自己去安排,因为我有两个小孩,我每天比如说九点钟之前到公司,我五点钟左右回家,因为我希望能够在晚上这一段主要的时间里边和孩子花更最多的时间。所以我晚上5点钟左右会回家。但是到了孩子上床睡觉之后,比如九点钟之后,我会上网再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工作。这就是我自己安排的,对我来说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工作的安排,那么每个人都不一样,你要找到对你来说比较适合你的生活习惯,自己需要的这种时间安排,但是记住一定要把你自己的时间的控制在你自己手里!
(2019年9月15日,亚马逊副总裁高威获颁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西雅图分会颁发的亚裔美国人企业领袖奖)
小元:您也给我们介绍一下,除了亚马逊日常工作之外,还参与一些什么样的有意义的活动,也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
高威:我除了在亚马逊的工作之外,还参与一些非营利性组织的活动。我自己个人的兴趣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增加整个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还有一个是青少年的STEM的教育,就是说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类的教育,还有帮助高等教育机构能够培训出我们企业界需要的人才。
在多元化这方面的话,在亚马逊我推动了很多多元化的讨论和活动,那么在我们社区里边,我加入了一个Robert Chin Foundation的一个董事会。Robert Chin于1960年成立了第一家亚洲人所有的银行,为了纪念他,他的家人成立了基金会,基金会赞助在多元化社区里边做艺术、文化、健康、和青少年的很多非营利性的组织。那么从04年开始,我们每年会嘉奖几位杰出的杰出的亚裔进入亚洲的名人堂,在过去的15年里面嘉奖了各个行业的杰出的亚裔领袖们,包括作家、艺术家、运动员、政治家等等,下一个阶段我们希望能够在其他城市成立分会,增加一些系列的活动和讲座来扩大影响。
我的两个儿子对STEM很感兴趣,他们连续做了几年的机器人的项目,他们也很喜欢去太平洋科技馆Pacific Science Center。最近我参与在Pacific Science Center的一些活动,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紧密的联系本地的一些高科技公司和亚洲的社区。在高等教育那方面,我主要是在和我的母校北卡大学合作。北卡大学的信息科学系近两年非常积极的去做课程转型的工作,希望能够培养适应现代化的人才,要求我和他们合作,帮助他们去更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加大在数据类学科的投入,跟他们介绍一下大公司对人才的一些衡量的标准,能够除了本身的专业的课程,在一些其他的soft skill就是说领导力方面的培养上面,也希望能够让这些毕业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到职场的环境里面,在这方面回到母校和母校一起去做一些事情,我自己还是感觉很高兴。
小元:太棒了,这也是是回馈社会,我们的节目时间过得很快,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亚马逊公司的副总裁高威女士。高总在亚马逊工作了14年,其实时间不是很长,而且也非常年轻,现在已经是亚马逊公司的副总裁,可以说是前程无量,您能不能给我们的华人的听众朋友们什么样的寄语?特别是我相信很多华人到了美国之后,不仅仅是要能够在美国扎根,更要有发展,我相信您是我们华人的榜样,
高威:不敢说寄语,我觉得可能是总结一下刚才分享的几个要点,就是说我觉得我们应该珍视我们华人自己的优秀的文化,应该相信这些优秀的文化其实是在全世界,不管什么地方它都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到了不同的文化环境的话,肯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保持我们的好奇心,保持一个学习力,不断的去学习和提升自己,那么就会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到当地的环境当中。要挑战自己的极限,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多的就是要勇于承担风险,要在不是很舒服说话的时候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方面,看一下当地文化的一些好的地方,能够和自己本身的华人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并且多参与社区活动。我觉得参与社区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一个渠道,因为它可以让你接触到不光是当地的华人,还有当地的美国人、当地的不同的种族的人士,真正让你融入到一个多元化的社区当中,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结识很多新的朋友。听到别人的故事,对自己也是一个启发,同时又自己做了志愿者,对社区也是一个回馈,真的是很好的。
小元:我们感谢亚马逊公司的副总裁高威女士做客我们的节目,我相信很多听众朋友对我们专访高威是非常的感兴趣,我不知道合不合适,如果有人想要跟您联系,有没有什么途径?
高威:可以在领英上面和我联系,然后可以在领英上面可以给我发信息。
小元:好,谢谢高总,也谢谢各位听众朋友收听。
高威:谢谢小元,谢谢西雅图中文电台。
【西雅图中文电台报道】
【广告】欢迎参加华盛顿州青少年才艺大赛暨“我要上春晚”文艺汇演
西雅图中文电台将于2020年1月4日星期六下午1:30-5:30在Newcastle的乐叙之家举办2020年华盛顿州青少年才艺大赛暨“我要上春晚”文艺汇演,届时青少年演出者和成年演出者将同场竞技、分别授奖 (青少年参赛者将评出“华盛顿州青少年才艺大赛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成年参赛者将评出”我要上春晚“才艺大赛相应的奖项),优胜者将获得相关证书,并优先参加2020年西雅图华人春晚,大西雅图地区数十个优秀演出团体或个人将参加表演,精彩不容错过。
- 活动:2020年华盛顿州青少年才艺大赛暨“我要上春晚”文艺汇演
- 时间:2020年1月4日星期六晚
- 地点:乐叙之家(Aegis Gardens, 13056 SE 76th St, Newcastle, WA 98056)
- 参赛报名费:(1-2人)$20/人/节目,(3人及以上团体)$50/团体/节目
- 报名方法:
- 填写报名表(青少年才艺大赛暨我要上春晚2020报名表)并Email:crsradio@gmail.com
- 付费:(1-2人)$20/人/节目,(3人及以上团体)$50/团体/节目
- 报名截止日期:12/31/2019
- 观众票:$10 (个人参赛者+1名家属无须付费,团体参赛者+同等人数家属无须付费)
- 咨询电话: 206-619-8698,206-953-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