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11月30日下午在华盛顿州塔科马市林肯高中举行,中国驻美大使秦刚,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王东华、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乒乓球世界冠军马龙、四川省外事办公室美大处处长苗栗华通过视频连线远程参加活动,Tacoma市长Victoria Woodards、Steilacoom市长Dick Muri到现场参加活动并发言,美国联邦众议员Derek Kilmer发来了贺信。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乒乓球比赛演示,多名来自塔科马以及Everrett的乒乓球好手展示了精湛的球技。中美乒乓外交发生在50年前,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选手庄则栋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乒赛期间,因为坐错一辆公交车,意外结交了美国运动员Glenn Cowan,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开启乒乓外交。50年以后,中美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次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上,我们采访了庄则栋的生前好友Howard Grossman先生。

(塔科马林肯高中校长Patrcick Erwin)
(Tacoma市长Victoria Woodards)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总领事王东华)
(四川省外事办公室美大处处长苗栗华)
(乒乓球世界冠军马龙)
(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
(Steilacoom市长Dick Muri)
(庄则栋的生前好友Howard Grossman(左))
(庄则栋的生前好友Howard Grossman(左一))
(庄则栋生前赠送给好友Howard Grossman的书法)
【西雅图中文电台报道】
(50年前,庄则栋与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
【以下为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美国塔科马市林肯高中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全文】
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贵校举办的“乒乓外交”50周年纪念活动。乒乓是中国“国球”,这几天,我一直在关注休斯敦世乒赛,特别是中美两国运动员组队出战混双比赛的战况。很高兴地看到,其中一对中美运动员组合勇夺铜牌,我向他们表示祝贺。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一幕又一次擦亮了我们对中美“乒乓外交”的历史记忆。
50年前日本名古屋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同“搭错车”的美国运动员科恩友好交流,播撒下友谊的种子。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等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非凡的战略远见,安排两国乒乓球队互访,“以小球推动大球”,共同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进程。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纪念“乒乓外交”,在于其成就了历史,更在于这种精神还将启迪未来。我愿和同学们一起思考“以小球推动大球”和中美关系的奥妙。
也许你们在哲学课上讨论过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在“乒乓外交”上,中美两国运动员在名古屋大巴上相遇是偶然,但“乒乓外交”之所以能成就历史,原因在于中美关系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大势所趋,在当时也具备了条件,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必然。1970年,毛泽东主席在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就表示:“中美两国总要建交的。中国和美国难道就一百年不建交啊?”尼克松总统在1970年也指出:“我们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领导人亲自决策并推动实施了“乒乓外交”,之后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1972年2月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
也许你们在化学课上学到了催化反应。可以说,“乒乓外交”在中美关系史上有如催化剂,在它的催化下,中美两国人民之间长久存在的打破隔阂、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友谊的真诚愿望、客观需要发生了作用,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令两国关系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得以快速发展,并且几十年来为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正是通过合作交流,我们发现两国人民的相似处远比想象的要多、要广,两国共同利益和合作需求远比分歧矛盾更大。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遇到了困难。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推动“大球”稳定快速转动呢?也许可以套用你们在物理课上学到的一些名词,也就是建设性管控分歧来为中美关系发展减少阻力、摩擦力,扩大合作交往来推动中美友好的动量越来越强、加速度越来越大。相信你们关注到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举行了视频会晤,双方都认为两国关系极为重要、不能搞坏,并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
我听说习近平主席2015年到访贵校时赠送的乒乓球器械在校园内外推动了一股乒乓球运动热潮。在此,我真诚希望你们能苦练球技,在今后的世乒赛上一展风采。更重要的是,我期待着你们这一代年轻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历史洪流中那一个转动“小球”的人,共同推动中美关系的“大球”持续转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