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府公布了数十年来少见的令人失望的经济增长数据后,经济学家指出,中国人口萎缩是未来的一项重大挑战。与此同时,习近平的最高经济顾问刘鹤周二暗示,至少短期而言,中国经济可能已度过最糟糕的阶段。
中国已取消在2022年大部分时间里限制经济增长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为今年的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防疫政策在民众抗议后发生的这种180度大转弯,是中国为提振国内经济而进行的政策调整举措之一,此外,政府还放松了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并释出信号暗示针对互联网科技行业的整顿已经结束。
(中国取消了此前抑制经济增长的新冠清零政策。图片来源:NOEL CELIS/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在中国官员日渐暗示最近一波新冠疫情已达顶峰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押注于经济活动将强劲回升。一些政府顾问表示,中央领导层可能会在3月召开的两会上宣布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5.5%。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时,习近平的最高经济顾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试图向与会的投资者和企业高管传达一个信息:随着中国重新开放,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在达沃斯论坛上题为“中国发展的新篇章”(China’s Next Chapter)的小组讨论中,发言者也表达了乐观看法。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td., 0388.HK, 简称﹕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欧冠升(Nicolas Aguzin)表示,今年对全球市场来说,中国的重新开放和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取消是“最积极的刺激因素”。
(刘鹤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寻求恢复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图片来源:MARKUS SCHREIBER/ASSOCIATED PRESS)
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陆克文(Kevin Rudd)表示,如果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稳健,增速达到5%或5%以上,那么实际上会对来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然而,中国最近出台的措施无法解决国内经济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其中一些挑战因新冠疫情而变得更加严峻。经济学家表示,人口迅速老龄化,生产率增长放缓,债务高企,以及社会不平等加剧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周二公布2022年经济增长3%,为1976年以来的第二低增长率。官方数据还显示,中国人口自196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去年中国人口减少85万,至14.12亿。人口萎缩比中国政府此前预期更快到来,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对该国经济及其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具有深远影响。
尽管中国经济体量庞大,但与美国和其他富裕国家相比,按劳动者平均收入衡量,中国仍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抱有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雄心,有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人口方面的不利局面加剧,中国完成这一任务的难度加大。
(全球经济已经依赖中国庞大的劳动力来生产制成品。图片来源:KYODONEWS/ZUMA PRESS)
悉尼智库Lowy Institute的首席经济学家Roland Rajah表示,中国有朝一日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可能性已有所下降。
全球经济依赖中国庞大的工厂工人群体来生产制成品,而中国的消费者对西方制造的汽车和奢侈品而言意味着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在中国面临着要通过扩大消费而不是投资和出口来推动增长的压力之际,人口减少意味着消费者减少。
消费的反弹也可能会受到劳动力市场疲软和房地产行业低迷的制约,楼市萎靡不振已侵蚀了许多中国家庭的财富。去年12月,中国16至24岁人群的失业率仍高达16.7%,而去年夏天高峰时曾接近20%。瑞信(Credit Suisse)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一(David Wang)称,未来五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增速可能会放缓至4%左右,低于疫情前的8%左右。
劳动力减少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只有劳动者数量增多,或者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才会实现增长。据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的数据,预计在2030年之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以每年0.2%的速度下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4年前后达到顶峰。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已在放缓。根据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Conference Board)的估计,在截至2019年的10年,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速从之前10年的2.7%下降到1.3%。
伦敦咨询公司Fathom Consulting的副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Harris称,中国似有未富先老之势。
有经济学家说,还是有理由保持乐观。中国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国有企业中未充分就业的城市劳动者,以及那些仍在农村劳作的人。
中国还在快速推进工厂自动化和增加相关技术,取代或补充其不断萎缩的工人队伍。Harris称,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其他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可以极大提高工人生产率,“这是中国的潜力所在”,但他也表示,能否成功还不得而知。
此外,中国仍然沿用其通过鼓励政府和企业借入更多资金进行投资以推动增长的旧模式,经济学家警告说,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将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整体债务与GDP之比在疫情期间达到了一个高点,原因是地方政府借钱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和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中国面向非金融行业的信贷总额达到51.8万亿美元,相当于年度GDP的295%。
中国在疫情期间推出的措施主要集中在经济供给侧,而不是需求侧。与西方许多国家不同,中国政府不向家庭发放现金补助,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支持制造业企业上。
“那些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国经济已有的系统性问题仍然存在,”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研究助理、经济学家George Magnus表示。“从某些方面来看,疫情让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糟糕。”
(人口减少意味着消费者减少,因为中国面临通过消费推动增长的压力。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尽管达沃斯论坛上一些发言者表达了乐观看法,但对于中国政府是否愿意充分减少过去几年对企业的限制、重新接纳民间资本,中国境内外投资者和企业高管仍持谨慎态度。
刘鹤在周二的讲话中试图打消这些顾虑。他对论坛与会者称,有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计划经济指由政府指挥经济活动。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表示,习近平推动一系列行业自给自足,并倾向于对民营企业如何经营发号施令,这将继续削弱中国经济的活力。
为了实现关键行业的自给自足,中国政府专注于向半导体、可再生能源和制药等重点行业提供低息贷款。但有经济学家表示,这些支出也一直受到浪费和腐败问题困扰,表明其真正用于创新的证据有限。这种支出往往流向生产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Mark Williams表示,习近平希望确保中共的控制延伸到整个社会的愿望,比他致力于发展市场经济的愿望强烈得多。
【本文来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作者:Stella Yifan Xie / Jason Douglas / Lingling Wei,本文不代表本台观点】
中国最新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六十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不仅意味着印度可能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中国人口还将经历漫长的负增长过程,从而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的未来带来深远和重大的冲击和影响。
印度可能已超越中国成为人口第一大国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二(1月17日)宣布,2022年末中国人口总数为14亿1175万;当年有956万人出生,1041万人死亡,一年之内人口减少大约为85万人。这是自1961三年大饥荒结束后61年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中国最新公布的人口数字表明,印度可能已经在去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联合国人口专家去年估计,印度人口总数在2022年将达到14.12亿,虽然他们当时认为印度人口总数要等到今年才会超越中国。
印度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本来应该在2021年进行,但是因为新冠疫情干扰而延期。
联合国人口专家认为中国的人口总数到2050年时还将减少1.09亿人,这一数字比他们在2019年所作的预测翻了三倍多。
中国在变富之前已先变老
中国一些人口专家也表示,中国将在变富之前就先变老。由于健康和福利开支暴涨,经济会因为收入暴跌和政府债务上涨而长期下滑。
“中国的人口和经济前景比预期更为黯淡得多。中国也必须因此而调整其社会、经济、国防和外交政策,”路透社引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人口学专家易富贤的话说。
易富贤还表示,中国劳动力资源的萎缩和制造业实力的下降将会进一步加剧美国和欧洲的高物价和高通胀。
“经济增长将更大程度依赖于生产率的增长,”上海保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对路透社表示。
政府仍在谈论人口红利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星期二举行的记者会上向记者表示,他并不为人口负增长感到担忧,因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总体上仍然供过于求”。
“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较为充沛,两国应用好人口红利,实现各自发展振兴,并未人类未来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星期二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印度人口超越中国一事时如是说。
中国2022年的出生率仅为千分之6.77,比2021年的千分之7.52进一步下滑,使之成为有纪录以来的最低年出生率。
康义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25岁至35岁之间被中国政府界定为育龄妇女的人数也减少了大约400万人。
中国去年的死亡率高达千分之7.37,达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1974年以来的新高。2021年的死亡率为千分之7.18。
“一胎化”政策难辞其咎
中国政府在1980年至2015年之间强行推动的“一胎化”政策被认定为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他如天价的教育费用、以及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都是中国夫妻不要或少要孩子的原因。
“一胎化”政策和中国传统的偏好男孩传宗接代的思想还造成了严重的性别失衡。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拥有7.22亿男性人口,而女性人口则只有6.90亿人。性别失衡现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更为严重,它也是中国近年来结婚率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人口状况的数据之后,人口问题在中国的社媒上立即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话题。而一个“传宗接代真很重要吗?”的话题标签就获得好几亿人的点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十月表示,中国政府将推出更多鼓励生育的政策。
实际上,中国政府从2021年起就推出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例如税费减免、产假延长、医保优惠以及住房补贴,但是成效并不大,生育率下滑并未有所缓解。过去三年中国政府“动态清零”的极端防疫政策以及上个月初突然大撒把式的封控解封也让一些原来就在犹豫要不要生孩子的年轻人坚定了不要小孩的信念。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百度上有关婴儿车的搜索2022年下降了17%,而自2018年以来已经下跌41%。百度上有关婴儿奶瓶的搜索自2018年以来则减少了三分之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有关老人院的搜索则增加了八倍。
印度的情况正相反。印度人在谷歌上有关婴儿奶瓶的搜索2022年比前一年增加15%,而有关婴儿床的搜索则增加了将近五倍。
【本文来自VOAChinese,作者:松仁,本文不代表本台观点】
广告:
【2023年西雅图华人春晚 Seattl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Gala, Meydenbauer Theater in Bellevue, 02/11/2023】
作为大西雅图地区最有代表性、也是规格最高的群众性文艺演出,由西雅图中文电台主办的2023年西雅图华人春晚将于2023年2月11日(星期六)下午2:00和晚上6:30在Bellevue的Meydenbauer Theater演出两场。由多名国家级/明星级演员参演的2023年西雅图华人春节晚会规格高、节目异常精彩、阵容空前豪华、是西雅图华人春节期间不容错过的一道文化大餐。
参加这次春晚演出的团体及个人包括:著名越剧演员王文娟的入室弟子、洛杉矶越剧之家创始人邬素斐,海外越剧联盟副主席王亚梅,著名小提琴家方元,古典小提琴与流行摇滚乐队西雅图单手救银乐队,首届北美脱口秀大会亚军笑琳,西雅图三个字话剧社,全美声协声乐比赛美西北赛区女子高中美声组第一名Olivia Qi,全美声协声乐比赛全国男子高中美声组第二名Eddie Yin,以及西雅图知名艺术团体中国舞蹈学院、相和舞集、飞天舞蹈艺术中心、东方舞蹈学院、西雅图少林功夫学院、梁师傅舞狮团、西雅图旗袍协会、西雅图中文电台艺术中心,还有西雅图中文电台“我要上春晚”大赛优胜者北雅舞蹈团、韩珊声乐艺术中心、奥林匹亚淇淇舞蹈团等,另外还有惊喜节目魔术、杂技等。
广告:
华盛顿州将开启新的工薪家庭退税计划,向符合资格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最高 1,200 美元的付款,付款主要基于收入水平和符合条件的儿童人数,该退税的申请将于2023 年2月开始申请认领。
2021 年,华盛顿州立法机构通过了第 1297 号全面替代众议院法案,扩大了工薪家庭退税计划(WFTC, Working Families Tax Credit)的申请者资格和资金数额。
该法案的三个政策目标是:刺激当地经济活动、促进种族平等、为财务稳定和社会福祉提供支持。
(扫描海报中二维码,填写工薪家庭退税计划信息表,可以获得2023年西雅图华人春晚门票一张(前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