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短诗

by: texasredneck (德州乡巴佬)

柳宗元是德宗贞元九年(793年)的进士,是当时主张政治革新的著名人物,后来被贬,仕途坎坷。

一般认为柳宗元文强于诗,其文影响极大,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维基百科称他为
思想家。但是,他却写下了两首极为著名的短诗,就凭这,他就在宏大深远,色彩斑斓
的的众多唐诗中谋得了一个不朽的地位,为世代传颂。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用一典,写得极为清新可人,我想没有人读不懂。然
而,意境深远,很多人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仍然远远不及其内涵,唐诗的魅力就在于
此。
唐诗的确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不信你就试一试,这二首诗几乎是白话。

第一首就是一张水墨画,以此景作画的可真不少。蓑笠翁真正是在钓鱼吗?也许在钓心
情,钓风景,或者干脆在钓官,没有人知道。只是一个人在寂静,孤独,一片雪白的天
地之间无言独坐,最有可能在钓寂寞。
为什么寂寞?因为没有人可说;为什么没有人可说,是因为说了别人也不能懂,就懒得
说,不屑说,只好跑到无限洁净的的冰雪之中,只有在此时此景,人才能放松,才会有
融入一体纯洁。
如果你没有那种想跑到大自然中去而摆脱一切烦恼的冲动,恐怕理解不了此诗好在哪里。

第二首中间两句是千古绝唱,唐诗中还有非常著名的两句与此类似:“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从全诗看来,这里的梨花在很多人看来是指树上的冰花,塞外不
大可能有大片的梨花。但因为前面有春风一词,好像很难得说通,那就应该是寒风。我
想除了去问诗人岑参,毫无办法。
不管怎么说,都是描写人突然领悟到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当然,任何花都不能“忽如一
夜”就开放,也不可能你“欸乃一声”就能让山水都变绿,只是在说人的心情在大自然
的暗助下忽然地转变,变得大好,如痴如醉。
此诗的最后二句引出了一些争论,苏东坡和有些人认为,“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
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意思是不要这二句此诗更好。另一
些人则看法不同,这样我们就得来仔细看一下这二句是什么意思。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从字面上看,是说诗人在宽阔顺流中走了一程
,回看自己昨夜曾经留宿的岩上,云彩正在无心地相逐。一般认为无心来自陶渊明《归
去来兮辞》:“云无心而出岫。”我有点厌烦什么东西都要找一个典,就算是陶渊明的
影响,无心就是无心,陶渊明的无心不见得和柳宗元的一样,前者是一个真正的隐士,
后者却是政治人物,想的主要是入世。
相逐也有点麻烦,一般认为是指云彩在跟着诗人走;但我曾读到过另一种解释,说相逐
是云彩自己在乱飞,与人无关。这个不同理解,整首诗的意境也会有不小的差异。
前者意思比较直接,不说诗人恋恋不舍,而说云彩跟着他,就像李商隐的名句:“嫦娥
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说的也是自己的后悔,我这么悔,你应该总要有一点
吧。这是唐诗无比精妙,委婉之处。
后一种说法就要隐晦得多,“回看天际下中流”就是指诗人被贬后的反思,无心相逐暗
示官场上的斗得天昏地暗,实际上没有意思,哪里有“欸乃一声山水绿”让人陶醉。
总的说来,因为柳宗元是官场上厮杀的政客(写诗只是业余爱好),这样的人写山水诗
大多是在暗喻官场中的险恶,所以他的山水诗写得这么好,可见在他的眼里的那一边是
多么的不好,尽管他还是以官场作为自己的目标。
以上的不同说法大家可以自己取舍,反正柳宗元已经死了上千年了,真正的意思有谁知
道?说知道的还不是自己的意思。

柳宗元还有一首诗也很有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开始二句也可以说是千古绝句,真正叫做是把愁思写到了头,气势无比。但麻烦就来了
,后面就不好怎么写了,可以说只是在作注解,尽管每一句都好,但高潮最好是在最后
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