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名相声演员到著名央视主持人–赵保乐的艺术人生

2018年5月12日到13日,应邀前来西雅图主持“大好河山国粹绝技荟萃”演出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主持人赵保乐接受了西雅图中文电台的独家专访。赵保乐老师从新中国的相声史,说到他从一名知名的相声演员,转型为央视著名主持人的经历,娓娓道来,让听者受益匪浅。在此记录专访的文字全文,以饜读者。

小元:欢迎收听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我是小元。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了我们中国知名的节目主持人,也是相声演员赵宝乐先生。欢迎赵老师来到西雅图。

赵保乐:你好,非常高兴通过电波和西雅图的听众朋友们一起聊天很高兴。

小元:赵老师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是哪阵风把您吹到西雅图来了?

赵保乐:西雅图来过好几次了,但是正式在舞台上演出这还是第一次。因为来美国好多城市演出过,在西雅图的演出正式作为主持人,尤其是主持戏曲节目,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快乐的事情。因为我现在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制片人和主持人,我做了一档节目叫“梨园闯关我挂帅”,大家在网络上在电视上都可以看。在电视上播出的是中央电视台的CCTV 11,戏曲频道,每周五的晚上八点四十,我已经做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将近四年了。这档节目是用歌唱家、影视名家、相声名家、节目主持人和草根明星以及外国朋友来唱京剧、豫剧、越剧等很多的剧种进行大反串为创作特色的一档节目,在戏曲频道收视率名列前茅,深受海内外观众和听众朋友的喜欢。所以借这个机会呢,带着所有戏曲人、带着戏曲名家的深情厚意来到咱们西雅图,通过这么两天的演出,把中国戏曲艺术的绝活带给我们海外的华侨华人。同时也让外国朋友们一睹我们戏曲的魅力和风采。

专访著名相声演员、CCTV戏曲频道主持人赵保乐 (2018年05月16日,主播:小元,嘉宾:赵保乐)

小元:我想我们必须感谢赵老师带了国内那么优秀的戏曲演员来到我们西雅图,让我们西雅图的华人朋友能够不回国,就能看到国内一流的戏曲演员的风采。这一次就是五月十二号十三号在西雅图、还有塔科马两个城市分别演出两场,叫“大好河山国粹绝活荟萃”的演出。赵保乐老师不仅是带领了国内知名的演员,自己也在那个演出中担任主持人。在欢迎晚宴上,我也发现您对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如数家珍啊。

赵保乐:因为我今年已经六十岁了。从艺四十多年了。四十年当中跟各类艺术家们,应该说不同门类的艺术家们都有挺深的交情。四十年当中我有二十年是在说相声,有二十年是在做主持人。在说相声当中就跟综艺演员结下了很好的缘分。后来当了节目主持人后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做了“精彩十分”这个栏目。这个栏目是从2000年做到2007年,在七年当中我采访了几千位艺术家。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乎是所有大家熟知的艺术家,我都采访过。每天十分钟在中央电视台当时的综艺频道播出,受到了欢迎。同时对我自己也积攒了非常丰富的人脉。不同门类的艺术家讲他们的生活阅历,讲他们的从艺经历,讲他们的舞台经验对我来说起到了非常好的滋养作用。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了解到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是相当不容易,同时也了解到舞台上光鲜的背后,在生活当中他们是怎么样严格要求自己,怎么样刻苦练功,怎么样与人民群众心贴心,把艺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人民这种情怀,深深地激励着我。后来我在中央电视台CCTV国际频道又主持了《同乐五洲》和《欢聚一堂》。接触了好多的外国朋友,还有和中国艺术家到海外演出的经历也丰富了我自己的阅历,同时也让海外好多观众朋友也认识了我。到2008年以后,我就转向到了戏曲频道。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啊,我还有一个戏曲情怀。我小的时候在七岁的时候,在爸爸的伴奏下我就上台演唱京剧了。从小耳濡目染,我爸爸自身是个戏迷票友。他喜欢拉京胡,在他的启蒙教育下,我对国粹戏曲艺术特别的钟爱。听到胡琴声嗓子就哑哑。而且有机会我就愿意跟戏曲名家交朋友,拜师学两段戏。所以说有这个情节,中央电视台后来再分频道的时候,我没去综艺频道,也没去国际频道,我就到了戏曲频道成为一名这个戏曲频道的专职的制片人和主持人。我认为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是咱们民族的国粹,通过主持戏曲节目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非常大,同时通过我的主持也让更多的朋友能够喜欢上京剧,以及其他的剧种的戏曲艺术,那是我的职责。

小元:说实话我小时候是听您的相声长大的, 当时你们那个搭档师胜杰都是伴我们度过了很美好的时光。我相信那时候的相声的艺术家,现在还活跃在不管是文艺舞台或者各方面的场合的还挺少的,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当时说相声的经历吗?

赵保乐:我的上中学的时候就在当时的中学的宣传队里就开始说相声。但是真正走上专业道路是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我考取了青岛市曲艺团,成为一名专业的相声作者和演员。相声这门艺术呢看上去很轻松、很幽默,能给大家带来欢笑,但是台下的工夫应该说是非常之大的。否则的话与不惊人死不休的这个目标就很难达到。相声艺术是一门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表演起来难度相当大的那么一门艺术。你看看其他的舞蹈啊,京剧啊,话剧呀,影视啊,它都有服装、道具、灯光、舞美、化妆,还有人写剧本,那么多的辅助手段让这门艺术熠熠生辉。相声则不然,相声有灯光也演,没灯光的广场也能演。两个人往台上一站,没有什么道具服装也上。关键考什么?考一个相一个声。所以说在这个形象的塑造,脸上的表情,对一个事情的娓娓道来,包括结构包袱,三番四斗,嘴皮子一利索,卖拐怀几项功夫都得练就,等片卖踹各项技巧你都得会,所以说呢要求一个演员的素质应该说是挺高的。要求高了以后我们台下下的工夫自然就大,我们不仅仅要练很多的绕口令儿,要让口齿清楚,妙语连珠,更主要的是在表演上,它是属于布莱西特的那种间离派表演方式。一会儿近人物,一会儿叙事,同时呢又在叙事的过程当中让人感觉到可乐,则有幽默细胞,所以说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很不容易。我在青岛曲艺团跟小伙伴们已经说了十年之后,结识了侯宝林大师的关门弟子,我们国家的非常著名的相声名家师胜杰。我有幸跟他作为搭档一起合作了七年。在七年当中我们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包括2003年的春节晚会, 2004年春节晚会当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庆晚会、七一晚会、少儿晚会、元旦晚会等等很多的晚会中,尤其是当时特别火的一个栏目叫综艺大观的100期、104期节目中都有我俩的表演。师胜杰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他比我大五岁,而且得到过侯宝林大师点拨。台上的台风很儒雅,语言很有魅力。有人说说的最高境界也是唱。他说话就像唱歌一样优美,不仅仅给大家带来的是美感,这种富有美感的相声是当今生活当中老百姓喜欢的。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能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让大家能够笑口常开,可以说师胜杰老师是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我在他身边这样的七年之后,也受到了很多的鼓舞和历练。在舞台上我们是合作伙伴,生活当中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我们也算是搭档这么长时间以来合作得非常默契的。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当了主持人,就不说相声了,改当主持人了。有人说我是不爱向上了,不是的,其实我的主持当中融入了好多的相声元素,到现在为止我也感激相声艺术给我主持带来的滋养和帮助。

小元:那您这个戏曲的功底是什么时候练出来的?

赵保乐:功底谈不上,因为我爸爸是个资深的票友。小的时候只要是有时间,我爸爸拉胡琴我就吊嗓子。后来在上中学的时候,嗓音进入到一个倒仓期,我们那行叫倒仓,实际上就是变声,由童声变成这个成年人的声音,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保护好,后来高音就差了一点,音色呢也差了一点。所以说当一个专业的戏曲演员的这个可能性就没有了。但是痴心不改,对戏曲从小培养起来的那种兴趣和爱好深深地住在血液里。所以说一旦当我当了主持人以后,那么我最亲最近的也就是那些戏曲名家,我从小的偶像。我希望通过我的主持,能为中国的戏曲艺术服好务,为艺术家服好务,为所有的观众朋友们服好务。

小元:是不是您当了主持人之后中国的相声就往下走了?

赵保乐:这个是这样,每个时代都有起起伏伏,每个时代有不同的主流艺术。打倒四人帮以后压抑的人们心头的一团火迸发出来。在文革期间,样板戏充斥到所有的电视和广播当中,其他的艺术门类几乎没有太好的作品。打倒四人帮以后的百花齐放一下的迸发出来了。像姜昆,当时说的相声《如此照相》,常贵田和常宝华说的《帽子工厂》等一大批的优秀作品在广播里在电视里跟大家见面。那个时候相声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主流艺术形式之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之后,艺术的多元化显得就更加的丰富。那么海外好多的艺术形式门类尤其是通过了互联网的发达以后,我们多媒体融合,不仅仅是广播电视,那么在手机终端,或者是我们在这个随时随地的这个网络交流当中,不管是微信微博,那么多种的形式把这个蛋糕就给切分了,相声只是占多少分之一了,就不是占了半壁江山了。所以说我个人感觉,艺术的多元化是这个时代和互联网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福分,同时也是我们相声艺术占领的舞台一部分功能,不是更大的一块蛋糕的时候,那么我们感觉当然了,艺术形式本来就应该百花齐放多种多样,那么相声也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形式。他可以调剂人们生活给大家带来欢乐,轻松愉悦,我认为相声会很好地发展。

小元:您和师胜杰老师有没有想过要赶上侯宝林、姜昆?

赵保乐:你说的都是艺术大家和艺术名家。应该说这个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的艺术和艺术家。侯宝林大师赶上了新中国成立,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成立了一个相声改革小组,然后把过去撂地摊、靠旧社会要饭的一种艺术形式说进了中南海,说到了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委员长、刘少奇主席这些这政治局常委面前。那个年代相声艺术走进中南海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同时马季先生接过了侯宝林先生的这面大旗,又让相声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叫歌颂相声。马季一生当中创造了三百多段颂型的优秀作品,马季先生以歌颂为主的相声开拓了我们相声艺术说新唱新,赞美美好新生活的那么一个历史阶段。后来打倒四人帮以后,姜昆异军突起。当时这个《如此照相》,很多姜昆的好作品,都在人民群众当中有广泛的影响。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艺术应该讲,和艺术大师,第一个,生逢其时;第二个有非常好的佳品力作;第三个很重要的是与时代同步,合拍,引起整个人民大众,全社会的共鸣。这样的话他就是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我不是说埋怨我没赶上好时候,确实讲我们的这个创作时间还是相对短,我和施老师仅仅合作七年,在七年当中我们也创作过好多节目,尤其是我现在是国家一级编剧,当时写过的在中央电视台也都播出了,但是影响没有那么广泛。有好多好多作品一生当中可望而不可求,有好多艺术的高峰,我们只要去攀登了,至于攀登到什么程度,多高的水准,我们尽力而为。不是说你想要做到什么就走了。

小元:您跟侯耀文也有合作。我也听过你们合作的相声,非常有趣。侯耀文是侯宝林的儿子,他也是你们这一辈比较杰出的相声演员。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跟和侯耀文合作的经历?

赵保乐:侯耀文也是一个非常用功、非常勤奋的一个艺术名家。不仅仅是受父亲的影响成为了著名的相声演员和相声名家,他自己本人对戏曲特别热爱。他的舞台上唱京剧的花脸《赵氏孤儿》非常有滋味了。那么他对这个其他艺术门类包括评剧、山东吕剧、河北梆子唱几段都是惟妙惟肖,非常精彩。也就是说有的时候,马三立说了句话“一个演员往台上一站,你吃几碗米的干饭拿眼一看就能看出来”。也就是说你的内存有多少,你的容量有多大,你的艺术修养与多高,你的知识储备有多少,直接就影响到一个艺术家在台上的表现水准。所以说侯宝林大师一生当中不断地学习和进取影响到了很多的后人,包括了侯耀文老师。他好多的跟戏曲相关的这个节目当中,学京剧学各种流派惟妙惟肖,极度精准。学上海话都是准确到上海人听了以后都竖大拇指。越剧名家听了以后都挑不出任何问题了。那也就是说用我们现在讲的,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使得这些艺术家们在每一个细节上完美精准。侯耀文在这方面他做到了,所以说影响了很多我们的相声演员,包括他好多的徒弟。在他的这个影响下,在相声这个道路上走得非常坚实。

小元:我也看过你们跟侯耀文有合作的相声。

赵保乐:对,我们有一些群口相声都是跟侯耀文老师合作的。很可惜他五十九岁就离开了我们,突发心脏病。所以说相声看上去是给大家带来欢乐的,但是背后有好多的辛酸和辛苦是所有的听众和观众看不到的。

小元:您是什么机缘巧合去当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呢?

赵保乐:1998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有一位导演,他们那个上海东方电视台当时要上星,要成为全国都能收看到的卫星卫视频道。他当时在全国开先河搞了一个娱乐性的节目叫《快乐大转盘》。原来的主持人是王汝刚,是上海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滑稽戏演员,用上海的俚语主持,颇具影响,而且成了个品牌。后来要上星,台领导和导演就考虑上星以后上海话受局限。需要找一个能说普通话,而且有一定幽默感,能接得住他的人,就千里迢迢跑到北京。这个导演找到我就跟我谈。我们做一个娱乐节目你感不感兴趣?我说您在上海我怎么去啊?他说你每个月我们负责了机票和吃住,你飞到上海来,做四期节目,做完了以后你就回北京,你还是干你该干的工作,然后这四期节目我们剪成四周的,我们就播出,下个月你再来一两天,再把的四期节目录完,每周都有你主持的这个《快乐大转盘》。我抱着一种忐忑的心情,就去试了一下。两个月之后上海的大街小巷的阿婆们就认识我了,一见了我就用上海话说“赵保乐,主持得真好啊”,增加了我当主持人的信心。其实干了主持人以后,我才知道其实相声表演和主持有天壤之别。其实从功能性上就有很大的不同。相声呢是表演艺术,他是以主体的表演来给大家带来欢乐。你是主角。

主持人是个服务员,第一呢要为明星和嘉宾服务、第二呢要为观众服务、第三个要为编导人员服务。后来以后我当了七八年的主持人之后我在中国史学的一次会议当中有一个征文获得了一等奖,我说主持人应该成为三大员。第一大员主持人是个服务员,所有你服务的对象就是嘉宾和所有来的艺术家,都是你服务的对象,这些服务对象你要对他们很周到、很耐心、很细致、很精准的服务。你只有服务到位了你这个节目才能够出彩。不是炫耀自己,和相声演员的功能完全不一样。第二个,主持人是个驾驶员。所有的那些被采访嘉宾、所有的那些观众都是你的乘客,你手里掌握着方向盘。你想往左打,所有的乘客就跟你往左走。第三个呢主持人是个炊事员。编导人员的是采购员,把鸡鸭鱼肉啊给你采购来,你把这个节目做成淮扬菜还是广东粤菜,还是山东卤菜,就看你的手艺了。你做的火头到位,这个菜就有滋有味,这个节目就非常精彩好看。我这个论文得了一个主持人征文的金奖。

小元:你那个《快乐大转盘》我应该看过,那么你就这样被中央电视台看中了吗?

赵保乐:对,九八年主持的《快乐大转盘》,大概两年之后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特殊的机会需要一个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台长说你在上海做的节目我们在卫视上看了,感觉你挺儒雅而且很活泼很幽默很轻松。能不能在中央电视台做一道节目。我说好啊,于是就去主持了《精彩十分》。

小元:我想问王汝刚他讲上海话您都听得懂吗?

赵保乐:没有,我做了以后他就不做了,是我接替他做了。所以中央电视台看到了那个节目,觉得我很称职,就把我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我一做做了二十年,直到现在。

小元:我们知道您主持过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

赵保乐:2004年我跟文清在春晚上念电报。

小元:这些多年您做主持人以来有没有特别难忘的经历呢?

赵保乐:难忘的经历太多了,其实这个做主持人这个工作是很辛苦的工作。你看那歌唱家精心准备一首歌,他可以唱几百遍。我们主持人是一台晚会没上场之前我们就精心准备,而且一次性消费,这一条的主持和下一场的主持绝不一样,西雅图的主持和旧金山的主持也绝不一样,回到国内以后我们的串联词也都是全都是新的。那么主持人要求迅速反应迅速记忆迅速遗忘。所以说主持人的工作很辛苦,两个多小时的晚会,出去上来得二十次。二十次当中,虽然话不多但是句句得精准,否则的话大家感觉你就不称职。从体力上从脑力上都比过去的说相声耗费的精力要大。

小元:但是说相声期间打了很多的功底。

赵保乐:当然,主持和相声相通的地方就是都是语言的艺术。在语言的表达、在逻辑的精准、在说话的这个有趣和轻松活泼方面,相声这个基本功对我后来的主持有了很大的帮助。还有知识面对主持人来说,我总结了一下,首先你硬盘得大,你的储存量大,第二个你运转速度得块。我举个例子,生活当中有两种人。我们主持人当中也有两种人。一种呢叫竹筒倒豆子。我们主持人需要竹筒倒豆子,倾囊瞬间反应,你肚子有多少东西,你马上就能够联想起来,然后在舞台上和在这个电视节目当中广播节目当中说出来。还有一种呢叫茶壶煮饺子。可能有好多的名家、有好多的这个理论工作者,或者是学者,他们一肚子都是学问,但是到了用的时候他们往往就堵在那儿了,这样的人可能就不太适合当主持。 主持人工作就是需要你学会有一个名词叫链接。我说有好多人的这个肚子里装的全都是颗颗珍珠,但是他缺一个绳子把它拴成项链。有这绳子拴成了项链你就能挂脖子上熠熠生辉,拴不成就只是一盘散珠子。

小元:您到戏曲频道后,您刚才也说了,采访了几千位艺术家?

赵保乐:我当时在综艺频道的时候就采访了三千多位艺术家。有大有小有年轻也有年长的,有歌唱的有杂技的,有相声的,也有影视的,来自各种艺术门类。这些采访对我影响确实很大。

小元:我们知道朱军主持《艺术人生》经常把一个人说哭了,那您采访艺术家有没有把人说哭呢?

赵保乐:经常是人家把我说哭了。我个人感觉只要是情感真挚的时候,我们都会四目相望,热泪纵横。艺术讲究真实,采访也讲究真实。说真话动真情无可厚非,但是不能成为催泪弹。董卿说的一句话我很赞成:要投入,绝不能陷入。主持人有的时候要成为一个客观的评说者,鉴赏者。如果你要太陷入了不能自拔,你的思维也混乱了,观众看到你哭得跟泪人似的心里也不舒服。我个人感觉要把所有被采访者心里那种酸甜苦辣,准确无误而且又非常简洁传递给观众,这是我们主持人的功力。

小元:有没有特别让你感动难忘的例子?

赵保乐:应该说有很多。在这个采访的过程当中啊。我个人感觉切忌有好多事情自己不明白的装明白。其实好的主持人是不显山不漏水。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但是离开你绝对不可以。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讲呢,就是我们在主持的时候不能抢嘉宾的话。不能把所有嘉宾准备好的那些台词和准备好的呢都给说了,说了以后呢嘉宾就没得说了。尤其是有好多嘉宾他从事艺术啊呃几十年,但是呢他接受采访的机会并不多。他一见了电视机的摄像机,一看到这个电台的这个录音棒,他那脑子里就空白了。我给你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采访的有一个主持人。然后采访一位戏曲名家。他愿意显摆自己,愿意替嘉宾说话。上来了就问老人家,您今天从艺已经五十多年了,您是哪年哪年败的哪位老师,您从小刻苦练功,现在您这个领域当中呢您是棋手了。这个说到这儿的时候呢,没把后边的话递给嘉宾。嘉宾说:“嗯,您过奖了。”“那么您呢后来以后在一次演出当中突然得了重病,您住了院,但是戏比天大,您带着病又上了舞台,演出非常成功。”老艺术家看他:”嗯。”“您在后来以后得了梅花奖,梅花奖的是中国戏剧的最高奖,得了奖以后呢您感慨万千然后又拍了出新戏叫什么什么什么,于几年几月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老艺术家:“对。”“老人家,您还有什么要说吗?”“话全让你说了我还说什么呀!”这就是不称职的主持。称职的主持人是你问一句以后,他有十句话可以给观众讲。不能你把他的话全都说了,让他无话可说。所以说主持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像我说的应该是个很好的服务员,服好务,态度要端正不是炫耀自己。

小元:您前面也讲,特别是有一些相声艺术家他什么本领都会,您也接触过很多的艺术家。那么您是不是只是偏爱某一些艺术比如京剧,或者您在采访过的很多艺术家身上都学到了一些他们所散发的魅力。

赵保乐:我们相声演员有一句话叫相声演员的肚子是个杂货铺,其实主持人的这个就应该更宽阔,就应该知识更丰富。导演给你安排什么人采访,你要服从剧组,不是说以你的好恶来决定我今天必须要采访谁,而必须不采访谁。所以说呢主持人,还是一个被动接受的那么一个角色。当了制片人,以后我是制片人了,那我有所选择了,我愿意让哪些名家来,我可以跟导演商量,请他们来为我们的节目增光添彩。我们感觉这个节目哪些艺术家不合适呢,我们就可以不请他。但是你要仅仅是个主持人的话你应该服从编导人员的安排,那么他让你采访谁你就必须认真地去备课,不能厚此薄彼。

小元:那您也了解了很多的艺术家,采访了很多艺术家,您觉得我们现在国内的艺术是不是到了一个比较鼎盛的或者百花齐放的一个阶段?

赵保乐:目前我还没有这么认为,我认为现在咱们电视广播,包括网络的艺术参差不齐。我们当今离我们伟大新时代的这个召唤,和围绕新世界的需求,相对地来讲艺术到目前为止还没达到一个真正的高峰和巅峰。举个例子,我们这个京剧当中有一个余派的创始人叫余叔岩。余叔岩先生留下了十八张半唱片,成为我们京剧的经典传唱至今。再说我们的梅兰芳大师,梅兰芳大师的一生当中有许许多多的经典剧目,我们一直在传承,比如说《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生死恨》,那么多的戏一直流传到现在叫艺术精品。我们现在呢可能是看上去百花齐放,好多的剧目、剧种、新剧都在演,但是它们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我们下一步想要追求的目标。就是一部新编的戏有多好。编完了以后在台上演,演完了之后就演完了,没有人会学着唱,没有广泛的影响力,更不能够传承我们的后代。我认为这就是遗憾。

小元:现在国内很多戏曲都需要政府的扶持。

赵保乐:对,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投入了很大的气力在挖掘经典。

小元:您这一次带队来西雅图就是带了很多国内的艺术家参加这一次演出,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就是跟你一起来参加演出的艺术家吗?

赵保乐:介绍几位吧,第一个是梅派的嫡传弟子,梅兰芳先生的嫡传弟子,就是梅兰芳先生的儿子叫梅葆玖,梅葆玖亲传的弟子胡文阁,是当今咱们国内男旦当中首屈一指的京剧名家。他有丰富的阅历,从小做客于咱们陕西的秦腔。后来以后呢在咱们深圳改革开放的时候,在深圳广东一带是颇具影响的一位歌星。他唱流行歌,唱这个男生唱女生的歌曲非常精彩。后来一个很很好的机缘,他拜在了京剧大师梅葆玖的门下,那么成为梅派第三代传人。他是非常认真地把梅派艺术继承了下来。那么这两天的演出当中会给大家带来梅派的名剧《霸王别姬》当中既演唱又舞剑的精彩唱段。胡文阁值得期待。他是这些年轻人当中,继承梅派尤其是男演员唱青衣的那么一个佼佼者。他在国内非常有影响,那么在海外也非常有影响。北美地区他来过好多次。

小元:因为我对这个不是很通,如果有问的外行地方请见谅。梅派就是梅兰芳第一代,梅葆玖第二代,那么第三代是就看胡文阁了还是梅葆玖的其他弟子都有?

赵保乐:都算,但是胡文阁是男的,梅葆玖有好多女演员都非常精彩。男弟子现在凤毛麟角。女弟子太多了,他的女弟子恐怕得上百个,都很精彩。

小元:其他这次随行的演员也能介绍一下吗?

赵保乐:我还从加拿大请来一个叫姜适迦的武旦,这个武旦是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毕业的,她来表演扈三娘,这出戏呢是根据水浒传改的,是三打祝家庄当中的一折,京剧这个旦角儿当中,有青衣、老旦、花旦、刀马旦、武旦等,这个武旦的戏特别难演。从小里吃功夫,在舞台上有非常精彩的表演,中国人看的明白,外国人也看了精彩,所以说在海外演出的话可能武戏更沾光。还有是从四川,咱们成都川剧研究院来的一批川剧的名家和优秀演员,川剧我不知道你了解不了解,咱们中国的这个剧种到现在为止有三百多种,川剧也算一个大剧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有广泛的影响。这个川剧以绝活和诙谐著称。这个川剧当中有好多绝活,比如说咱们经常变脸吐火,还有滚灯,滚灯就是头顶上载的一蹬,然后做各种高难动作,在两个长板凳之间这个表演难度很大。因为这个今天这场演出、明天这场演出主要突出的是咱们戏曲的绝活,所以变脸都是有的,吐火也有。滚灯也有。

小元:还问一个个人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您儿子在西雅图工作,有时候也在主持晚会,可能也是继承了您的基因吧。但他没有像你一样从事文艺工作。

赵保乐:他从小学习非常好。后来考了北京大学,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他在北大期间也热爱文艺,从小学习的打击乐考的八级。然后在北大乐团一直是担任打击乐手。在北大乐团带着他们非常精彩的队伍到欧洲澳洲美洲,当时上学的时候,就参加过好多海外的演出。但是后来毕业以后呢他到了亚马逊中国总部。再后来这个美国总部需要人,他就从亚马逊的中国总部到了美国的总部现在一直在这里工作。

小元:那么您更有理由多来西雅图了。

赵保乐:是啊,我是以探亲的方式可以经常来。

小元:赵老师您对您这么多年的艺术生涯、艺术探索,对特别是年轻人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希望?

赵保乐:我是希望我们所有从事这个艺术工作的人守本分。这个本分指的是什么,就是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既然你有了这个话语权在舞台上占据了一方土地,一定要敬业,要把这个舞台这个神圣的土地站好、站得让观众喜欢,不能占着这个地方然后的又不认真的去工作。这个工作包括几方面,第一个政治上要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第二个文学上要有非常好的逻辑的缜密和文学的色彩,第三个呢是对节目的驾驭能力,来自于你刻苦和努力,以及丰富的舞台经验。那么这一方神圣的土地舞台,这个神圣的地方是陶冶人们性情、给大家带来愉悦、丰富人民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阵地。如果是称职的人多了,那么这个阵地就精彩、就充满正能量。不称职的人多了以后就会给大家带来说难听的话,窝心的感觉。我希望我们的这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同时,更希望舞台上多出精品、多出优秀的艺术人才。年轻人有的时候可能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了红星,但是我希望他们不要成为流星。要能够持之以恒地在舞台上站稳需要有非常好的素质。这个素质包括三方面,我认为当一个艺术家艺术工作者需要有三条命。第一条命是自然生命,是爹妈给的。身体不好舞台上很难精彩,你精力要充沛,要走正路,要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台上,那么你台下就得下功夫。那么这个自然生命也就是说平常你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你锻炼身体、你饮食克制,不能过分抽烟喝酒养成坏习惯。第二个是艺术生命。艺术生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长久,原因是艺术靠天赋,也靠后天的努力。有了良好的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你的艺术指数才会长青。第三个是政治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制度和国土当中生活。那么首先要爱祖国爱人民。当年的梅兰芳大师在抗日战争时期蓄须明志。他是唱旦角,他把胡子留起来了不给日本侵略者演出。表现出了一个艺术家的气节。我们的常香玉大师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带领他的团队的全国巡演把所有的钱给抗美援朝捐了一架飞机,为我们的祖国和民族同呼吸共患难。所以说一个艺术家要知道为祖国为我们的民族做贡献这才是个称职的艺术。

小元:还有个个人的问题就是在您的艺术生涯当中谁对您的影响最大?

赵保乐:应该说走上这条路我感谢我的父亲。他是我的启蒙老师。因为他是个工人,一辈子呢是个票友。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有四天就离开人世的时候,他还拉着琴让我唱戏。也就是说这个父亲这种影响让我走上艺术之路,衷心地感谢他。

小元:然后就是对我们国家的艺术的未来,您有什么展望?

赵保乐:我认为戏曲不能孤芳自赏,要为人民服务为观众服务。要想一个剧种能够留得住,首先对有好的代表曲目,这个剧目要跟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患的。你只有和时代同步了,那么大家才会拥趸你,才会支持你,才会向你学习,才会成为流行。比如说我们京剧当中有一个这个叫《梨花颂》的唱段,好多人多会唱。为什么呢,它既有京剧梅派原汁原味的感觉,同时又有很强烈的时代感。唱的是唐朝的杨贵妃,但是音乐的感召力是当今时代非常时尚的这种编配,我认为这就是好作品。

小元:不知不觉我们的节目接近了尾声,我们今天非常有幸请到了前来西雅图主持“国粹绝技荟萃”这场演出的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主持人、国家一级编剧,也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会员–赵保乐老师光临我们的节目。那么赵老师在节目最后是不是给我们西雅图地区的华人听众朋友们说一两句话?

赵保乐:西雅图的华人听众朋友们,我非常希望多来西雅图,这里风光秀丽,这里是个在国际上非常享有盛誉的一个城市。这里呢有波音、有微软、有星巴克、还有亚马逊,有那么多世界顶级的企业,同时这里的文化也深深地吸引着我。空气新鲜风光旖旎。你们旅居在海外,期待着我们多把国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到这边来,能让大家大饱耳福,同时呢用艺术形式为西雅图的华人华侨朋友们带来最真挚的亲切的慰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