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中文电台特别报道】由中国广播艺术团主办,西雅图中文电台承办的中国广播艺术团2019年“魅力中国”音乐会于2019年6月26日在西雅图McCaw hall剧院隆重举行,中国广播艺木团近80位艺术家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著名京剧演员、梅花奖得主张馨月等向西雅图的观众演绎了一场完美的音乐盛典。音乐会以赵季平先生作曲的民族管弦乐《国风》开场。全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张馨月演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伴奏的《梨花颂》,给观众带来京剧和乐团的完美结合。小提琴大师吕思清独奏、中广民族乐团伴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把中国千百年来的经典爱情故事演绎得千回百转、无比瑰丽动人,演奏过程中,千余观众的剧场内鸦雀无声,结束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使得全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吕思清又返场两次,即兴独奏了另两首外国名曲。中场休息后下半场以民族管弦乐《风之歌》开场。由王丹红作曲、国家一级板胡演奏家姜克美演奏、中广民族乐团伴奏的板胡协奏曲《乱弹琴声》令人惊艳。由彭修文作曲、彭家鹏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的幻想曲《秦.兵马俑》气势宏大,令人震撼。在久久不愿离去的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中国广播艺术团的艺术家们又多次返场,为大家奉上更多民乐精品。
专访中国广播艺术团副团长张高翔、国家一级指挥彭家鹏、小提琴大师吕思清、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张馨月 (2019年6月26日,小元主持,嘉宾:张高翔、彭家鹏、吕思清、张馨月)
《魅力中国》是由中国广播艺术团所属最顶尖最资深最具实力的中国民族乐团倾心打造的艺术盛宴,乐团包括数十位国家一级演奏家。十多年来连续在美国、加拿大巡演。节目以中国民乐为核心,包含了管弦乐的独奏与合奏、声乐、戏曲、舞蹈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典雅的人文情怀、时尚的音乐语言,展现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阵容豪华,场面震撼,是西雅图观众不可错过的音乐盛典。中国广播艺术团主办的2019年的“魅力中国”美国巡演包括洛杉矶、旧金山和西雅图三个城市,由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刘学俊、副团长兼总导演张高翔带队,由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指挥家彭家鹏指挥、国家一级胡琴演奏家姜克美等演出,并邀请中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著名的国家一级京剧演员张馨月等参加演出。
6月26日的演出之后,西雅图华人社区在中国海景大酒楼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举办了庆功宴。在庆功宴上,中国广播艺术团副团长张高翔、小提琴大师吕思清、国家一级指挥家彭家鹏、WeCan集团董事长魏玉玲、知名网络红人北美崔哥等先后发言,庆功宴由西雅图中文电台主持人邵燕妮主持。
中国广播艺术团2019“魅力中国”音乐会美国西海岸巡演西雅图站的演出,得到了505集团公司总裁来辉武、西雅图中国海景大酒楼、百佳超市、西雅图华人广播协会等赞助商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以下是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专访中国广播艺术团副团长张高翔的文字稿】
小元: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今天是2019年6月26日,我们西雅图华人还有西雅图很多朋友,都很关注的大型音乐会,由中国广播艺术团来我们美国巡演的2019“魅力中国”音乐会第三站巡演–西雅图站的演出即将就要开始,在这个演出前夕,我们非常有幸的请到采访到中国广播艺术团的带团的副团长张高翔老师,欢迎也感谢张团长接受我们的采访。张团长,您能不能对这次魅力中国演出的就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的阵容给我们做个介绍好吗?
张高翔:听众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和大家见面,这是我们魅力中国第二次、第二年来到我们西雅图。前面几天,我们从6月21号在洛杉矶的杜比,23号,24号在旧金山美术馆音乐厅,然后这是我们的第四场在西雅图演出。这是我们今年美国西海岸巡演的完满收工的这么一场演出!
大家都非常喜欢西雅图空气气候,一路上听我们的导游的介绍,大家对西雅图美丽的西雅图都充满了感情,所以今天晚上的演出也希望能够给我们西雅图的观众呈现一场民族交响音乐会的一个盛宴。这次我们演出的乐团是由我们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来担纲演奏,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成立1953年,是我们中国历史最悠久,成就最卓越,影响最广泛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创立和发展也是从这个团开始的,以彭修文大师为首的一批老艺术家们,当年从民族管弦乐团的声部乐器改革,作曲法配器法作品各个方面都为我们现代的民族管弦乐队奠定厚实的基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这样的一个艺术成就。
这个团半个多世纪以来出访了全世界70多个国家,有一批经典的作品影响了海内外所有的观众,像大家非常熟悉的,比如说《花好月圆》、《春江花月夜》,今天晚上我们会上演的《秦兵马俑》《月儿高》等等一大批这样的一些经典曲目,至今为止这些曲目都是各大乐团一直在上演的曲目。在我们的乐团担任指挥的是乐团的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彭家鹏先生,他也是非常杰出非常优秀的我们指挥家。我们还有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吕思清,他也是当今我觉得非常杰出,在全世界范围非常有影响力的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先生。我们的板胡演奏家姜克梅,也是目前当代最杰出、最有影响的胡琴演奏家。她也是一直在从事着跨文化传播,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世界的各个艺术家合作,进行了胡琴音乐的传播。还有也是我们的非常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张馨月,她会和我们乐队的合作带来京剧演唱。我想这样的一个阵容可以代表了目前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的一个高度,这场音乐会从演出的阵容上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的。
小元:我们知道中国广播艺术团从去年开始就在美国西海岸巡演,今年是第二年。在巡演过程当中,您有什么样的感想?我个人也包括我们西雅图的一些华人,都非常感谢你们把中国最顶尖的音乐、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带到美国来,您在这方面是不是有什么样的情怀或者心愿?
张高翔: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魅力中国这个品牌是我们中国广播艺术团倾力打造的海外的音乐品牌。我们这个品牌至今已经演出有十几年了,我们在北美地区,当然原来主要是在加拿大,已经做了很多的演出和推广,一直深受北美观众的喜欢。
从去年开始,我们把巡演的重点放到了美国,而且是美国的西海岸。音乐会的定位,我想很重要的一点,一方面是要呈现展现我们中国数千年的这样的一个文化底蕴,我们的音乐的这样一种厚重的风骨神韵。第二个方面我想我们就是要从多民族色彩这个角度,中国有56个民族,是每个民族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多民族色彩丰富。另一个方面,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丰富多彩的很丰厚的戏曲音乐,也是我们魅力中国的艺术上的一个定位。最重要的一点,我想我们中国民族音乐或者民族管弦乐面对世界的时候,我们要展现一种我们宽广的胸襟。
我们愿意和全世界优秀的音乐文化元素相交融,不断的去融合创新发展。我们愿意和全世界的艺术家们共同为我们人类的文明,为人类的文化艺术交流的繁荣拓展,做出我们的贡献。我想这一点也是魅力中国一直秉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今年我们在曲目的安排上,比如说赵季平先生创作的《国风》,它是立足于这个素材,来自于我们传统的古琴曲,呈现了一种现代的一种中国的国风,一种中国音乐的韵律,更重要地反映了现代中国人的一种勃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我觉得这个曲目就是我们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和现代性,以及我们的精神面貌。京剧的《梨花颂》,在继承传统京剧的这样的一个基础上,要更好听一些,更让观众的感受力更强烈一些。所以像《梨花颂》表现我们的这种国粹戏曲的这样的一种元素。然后吕思清先生演奏的经典的、大家非常熟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很好地体现了中西合璧,中国元素、中国底蕴和西方音乐的这样一种交融合作的一种状态。而且这个作品我觉得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全世界的人,观众都非常喜欢的一首经典作品。
下半场我们选择了内蒙风格的一首作品,内蒙风格的作品是一个现代我们现在的非常著名的作曲家张朝先生创作的,他有一部民族管弦乐组曲七彩之和,我们选择了其中的这一首叫《风之歌》!我觉得从一个现代作曲家对内蒙音乐内蒙这样的一种文化的一种诠释,一种理解这个角度来呈现我们的内蒙的音乐,这是和以往不太一样的。以往可能我们会选择一些经典的传统的曲目让大家去认知,而这次我们是用一个现代作曲家的一个角度去重新诠释,这体现了一种音乐的一种现代性,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的这样一种高度我是很有意义。
姜克美带来的板胡协奏曲《乱谈琴声》也是非常著名的作曲家青年作曲家王丹红刚刚创作的。他是山西印象结合民族管弦乐主体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一个大项目,其中的第五乐章。我觉得也是我们把山西的那样的音乐这种传承发展,尤其是注入一个现代作曲家、现代演奏家的对于传统戏曲音乐的一种理解,新的一种思考,带来了很独特的时代的一种气息和元素。这是《乱弹琴声》。最后一首作品,《秦兵马俑》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已故的平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大师创作的幻想曲《秦兵马俑》这个作品。 创作年头已经很长了,他一直是作为我们民族管弦乐的一首经典的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在各大乐团上演,也是我们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保留的经典曲目。这个作品以秦兵马俑为素材,更多的体现了作曲家的爱国的一种情怀。整个作品气势恢宏,结构也比较比较大,篇幅比较大一些,而不同的角度来把我们中国民族乐器的那种个性做了全面的展现。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理解,非常有艺术高度的这样的一首经典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我想就是这样的一场音乐会的设计和去年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更注重我们的艺术性,还有我们中国音乐发展的现代性。
然后当然我们秉承了这样的一种多样性,希望能够给我们西雅图的观众带来一场民族音乐的一种盛宴,也能够更好地来认识或者是感受现代民族管弦乐的一种艺术高度,还有我们和世界融合的、和美国的这样的观众的融合的这样的一种追求。我希望这样的一场音乐会能够增进我们和中美国观众之间的一种沟通和友谊,促进相互了解,也希望能够为中美文化交流呢能够谱写新的这样的一个篇章。
小元:我们知道您也是国家一级的扬琴的演奏家,是吧?您作为这场演出的演员,总导演,也是带团的团长,有这么多工作,您是怎么协调过来的?
张高翔:举办一场演出是很繁复的,大概要分成艺术方面和行政方面的这样的两块的工作。因为我本身是一个从事民族音乐的工作者,所以从艺术这个角度,我对艺术这方面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这么多年几十年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因为我担任乐团的领导工作也是很多年了,所以对乐团的艺术的这种创作和管理上,我觉得这方面是能够相对来讲比较熟悉。第二方面,我刚讲的行政上的工作,尤其是到美国进行这样的一种演出活动,所以它牵扯到我们场地、技术,然后还有我们的宣传、推广、票房等一系列的,包括吃住行等工作,所以确实是比较繁复的。
我想从运作的角度,第一方面我们就是要保证我们的演出从艺术的高度上,是一定要最高的一个级别,能够真正代表目前中国民族管弦乐的一个艺术高度,这是我们乐团追求的这样的方向。每一个细节,从作品的选择,我们的演奏家的加盟,然后包括我们的排练,我们的节目单,所有的一系列,我们都是最严谨的,而且按照最高的要求去制作和完成的。第二个方面,从运作的这个方面,我们希望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跨文化传播的这种发展,我觉得还是要市场化,这种市场化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
所以我们其实从一开始,包括我们跟西雅图中文电台的合作,我们觉得也是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我们希望是一个专业的一种推广。然后我们从票房的销售,观众的组织宣传,我觉得我们都是这样的一种追求。可能因为时间的关系,各方面的这样一个直接制约,可能我们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但我觉得这个没有关系。在民族音乐或者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这种传播的这样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要朝着市场化的这样的一种道路去发展,我们总是会有所收获的,总是能往前迈进一步的。
希望最终我们能够在民族音乐的海外传播的工作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小元:我也代表西雅图的华人,欢迎你们中国广播艺术团来到西雅图,你们辛苦了,然后也感谢你们为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
张高翔:谢谢小元,也谢谢咱们西雅图中文电台这次对我们音乐会的大力协助,谢谢你们所有辛勤的付出。
小元:谢谢,谢谢张团长。
(庆功宴上,主持人邵燕妮、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和中国广播艺术团副团长张高翔、国家一级板胡演奏家姜克美合影)
(姜克美在演出中)
(吕思清在演出中)
【以下是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专访著名小提琴大师吕思清的文字稿】
小元:各位听众朋友,我们非常荣幸地,在2019魅力中国音乐会演出前排练的间隙,采访到了世界知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是小提琴大师吕思清老师。感谢吕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吕思清: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小元:吕老师,您这次参加中国广播艺术团赴美巡演的这几场演出有什么样的感想?
吕思清:首先非常高兴有这次机会能够跟随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赴美国西海岸巡演。当然这是我在美国曾经学习生活过很多年,以前是在东海岸在纽约,后来在旧金山包括西雅图都呆过,所以对西海岸还是非常有感情的。这一次能够受邀来演出我觉得特别高兴,尤其是到西雅图,因为在洛杉矶和旧金山我演出是曾经是非常多的,参加过很多的音乐会,但西雅图我一直是没有机会来表演,所以这一次也是我在西雅图第一次跟大家在舞台上见面,感到特别开心,尤其是这一次又是在魅力中国音乐会上,我会带给大家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首中国的小提琴作品,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当然这个是用民乐团来伴奏的,但是这是这首曲子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在世界上也是享有盛誉的,很多国家的演奏家也都演奏过,我也在很多国家跟不同的乐团也都演奏过,所以这一次特别的高兴能把这首曲子带给西雅图的听众。
小元:《梁祝》这个曲子其实在中国是名曲,经久不衰,然后您是怎样能够让它还是这样富含感情,这样地有感染力,就是能够拉的这么美?
吕思清:对,我们经常是会在演奏生涯当中重复演奏一首曲子,《梁祝》也是我演奏得最多的曲目之一了,从1988年第一次演奏到现在也有31年的这么一个时间,据我这么粗略的估计,可能也演奏过好几百场了,但是我觉得其实一首经典曲目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这种经久不衰的这种生命力,以及它的活力。所以对我们演奏家来说,也是我们在不同的时期,总是通过我们对于生活当中每个阶段的不同的感受,包括对于音乐,对于演奏的不断的理解的加深,在每个时刻都有对这首同样曲子的一些不同的诠释和理解。
当然我觉得经典作品是需要你去不断挖掘它的音乐的内涵,不断的通过不同的一些视角去理解它,去诠释它,作为听众来说,其实也有这么一个过程,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从一开始可能就是说喜欢,到后来可能希望通过了解不同的音乐知识和作品的背景,而加深对音乐的了解,以至于到最后成为这种音乐的发烧友,这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然后最重要是音乐它是有个性的,它是通过音乐的内在的魅力的一种对人类情感的一种揭示,让大家能够通过我们的演奏进入到音乐当中,在音乐世界里能够产生自己对于音乐,对于曲目不同的理解。所以我也经常说,其实如果像今天晚上我演奏《梁祝》,如果有一千个观众,其实就有一千个《梁祝》。
小元:我们知道您是两三年前接受过我们西雅图中文电台的采访,然后应该是两年前在杭州举行的G20的高峰论坛,就是G20的音乐会上,您是担纲小提琴的首席演奏家,这是不是您职业生涯的一个高峰?
吕思清:其实我们当然是在不同的场合演奏,其中包括我们可能平时最适应的也就是职业的这种演奏,包括跟职业乐团的演奏,包括在音乐系里的系演奏,当然也会有特别令人难忘的时候,比如说我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曾经跟英国皇家交响乐团就曾经合作过,成为他们乐团合作的历史上最年轻的独奏家了。
包括后来跟着很多指挥大师音乐家的一些合作,都是非常令人难忘。当然我们也有另外一些非常有意义,并且重要的演出,就像你刚才说的,比如说G20的文艺晚会,包括我记忆非常深刻的1997年在洛杉矶的好莱坞,在洛杉矶万星剧场,我们为了庆祝香港回归,有洛杉矶乐团给我们协奏做的演出,包括可能就是在很多的这种重要场合给很多国家的元首,包括我们中国的一些历任的主席的演出当然都是很令人难忘,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其实音乐就是通过这些,表现了音乐的一个特质,就是音乐是超越语言,能够沟通人类情感的这么一个艺术的媒介。我们经常说当文字终止时,音乐才开始。
我觉得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直接直抵人的心灵,能够通过最真诚的一种情感的一种表达,拉近大家的这种情感,然后能够促进大家的这种相互的了解,对于相互的文化相互的情感的这种了解。
小元:太棒了,我有一个有关您个人的问题,就是我们看到微博上面有一些比较热的话题,就是您带了你的小孩参加什么样的活动,然后好像也引起了很多的关注。您能介绍一下就是这方面是您的小孩也很优秀是吗?
吕思清:我两个儿子当然都是学习音乐的,而且他们也学的比较全面,两个都是又是弹钢琴,又是拉小提琴的。
但是我的初衷其实并不是说希望他们将来子承父业,成为一个职业的音乐家,我一开始的这种想法其实很简单,觉得音乐对于我的人生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并且我觉得让我的人生更加的完整,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美好的东西。所以我希望这种感觉能够伴随着我的儿子成长,能够让音乐成为他们的朋友,伴随他们的一生。当然他们对音乐还是蛮感兴趣的,尤其是我小儿子在最近一段时间,他自己也比较上心,练得也比较多,然后跟我的好朋友、著名的演员黄磊的女儿,他们也一起经常的互相的练习,相互的配合,所以最近在一系列的一些比赛当中,他们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的。
像他们各自的演奏都取得了一等奖金奖,他们两个人一起合作的四首联弹也获得了金奖,那我儿子也是在一个比赛当中同时获得了钢琴和小提琴的金奖,所以我觉得其实挺好去。其实让他们参加这个比赛,也不是非要说去想去拿奖,而是我觉得是要通过比赛的过程让他们得到一些锻炼,而且能够让他们知道学习音乐不但是学习音乐,不但是就是说是一种自身修养的一种培养锻炼,更多的是通过学习音乐,你应该把这种美去传达给其他人,能够让更多的人通过你的演奏去来体会到音乐的这种美好,让他们的生活当中更多的能够充满这种正面的能量,美好的东西。
小元:还有一个问题,上一次您接受我们电台主持人左微的采访的时候,她问过您就是1万小时,什么时候能到10万小时问题,我就追踪采访一下这个问题,您会一直拉下去吗?
吕思清:小提琴拉到10万个小时或者多少小时,这是在做算术了,对吧?你想如果多少年,其实每天你比如每天平均下来,如果练三个小时时间,一年是多少小时,对吧?40年是多少?
小元:一年一千多个小时,十年一万,十万个小时就要100年了。
吕思清:我现在可能我估计5万是差不多了,因为年轻时候有的时候练的多吗?像我这样可能从十岁到20岁这十年当中可能一一天要练五六个小时平均下来对吧?所以可能5万差不多向10万进军,
小元:所以您觉得音乐除了天赋之外还是要刻苦是吧?
吕思清:天赋是基本的保障,但是成功的保障是一种刻苦,一种自律,一种focus,一种专注,跟热爱。
小元:我们西雅图很多的粉丝都听说您要来,都非常的兴奋,所以今天的观众有很多都是冲着您来了,您能不能跟我们的听众朋友讲一两句话?因为在音乐会,你在演奏的时候是不能说的。
吕思清:西雅图这个城市我是非常喜欢,首先自然环境是非常好,当然也是充满活力,尤其是这个城市当然也是有很多的全世界都著名的企业,像微软、亚马逊、波音、星巴克等等。
所以我觉得西雅图在以前可能就是我们知道的比较少,因为他毕竟在美国还是比较偏西北地区,当然我觉得可能现在很多中国人知道西雅图,还要归功于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我觉得这个确实让很多人知道了西雅图,而我本身其实知道西雅图,是因为美国的电影《西雅图不眠夜》,真的是让我知道了西雅图。我当然从前几年我开始来西雅图以后,确实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而且其实也认识了很多的好朋友,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然后有非常勤奋的一些朋友,包括很多华人朋友们,所以都建立了非常好的深厚的这种情感。 当然他们也一直期待着说什么时候在西雅图听到我的音乐会,因为很多人都是跑到国内或者其他的地方都听听过我的音乐会,但西雅图他们是非常希望能有一次机会能够听到我的音乐会。
今天晚上可以说也是我的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候,所以也非常高兴能够在西雅图这个地方,对这么多喜欢我的热爱音乐的朋友们,奉献上今天晚上这场音乐会,也希望就是在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把我的音乐带给大家。
小元:谢谢吕老师。
吕思清:好。
(左起:苏小元、张高翔、吕思清、邵燕妮)
(吕思清的儿子Alex(中)也是个音乐天才)
【以下是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专访国家一级京剧演员、梅花奖得主张馨月的文字稿】
小元: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我们非常有幸地在“魅力中国”大型音乐会演出前的间隙采访到中国国家一级演员,也是中国戏曲梅花奖的得主张馨月老师,张老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您这次参加中国广播艺术团魅力中国的美国的巡演,有什么样的感想?
张馨月:大家好,我这次是跟随中国广播艺术团来参加魅力中国的演出,也是多次跟我们的广播艺术团合作。之前来过很多次美国都是跟着我们的北京京剧院来演京剧,这一次我们是想把传统的艺术跟我们现代的艺术相结合,所以在这一次的演出中演唱的剧目是《梨花颂》,也是大唐贵妃当中的经典的主题曲。这一次没有京胡的伴奏,所以是纯粹跟乐团来合作,希望西雅图的观众能够喜欢。
小元:我们知道张老师在中国也还有在国际上得了很多的奖,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从艺以来获得的里程碑一样的奖项?
张馨月:是这样,我因为从17岁就拜在了梅葆玖先生的门下。学习梅梅兰芳梅派艺术,从小我得到的奖项可能不必多说,因为一路走来包括我们文化部的一些奖项,包括电视大赛的奖项,我35岁时就拿到了中国戏曲的最高奖梅花奖。可能在我的经历当中,让我觉得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梅葆玖老师还在世的时候,我们来到美国来演出“双甲之约”,就是纪念梅兰芳120周年的演出,我想这一路走来我们最大的心愿、也是京剧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把我们的传统艺术推广到世界各地,我们也在积极努力的做着这样的事情,希望我们的京剧能够越来越好,越来越被世界各地的人士所认知,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小元:这次您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合作,跟平常在其他地方的演出是不是有一些不同?然后这个过程您是怎么样跟他们一起工作,使得您的演出能够融合到这么一场音乐会当中?
张馨月:是这样,我们跟民族乐团我们民族乐团已经合作了多次,其实跟他们的相处也是非常的融洽。我觉得可能有些东西艺术上它是有一种默契跟相通的。在这次出来之前,我们有排练,我们也有彩排,也在当地给观众先演了一下,然后也听到了很好的反馈,我们肯定是希望把最经典的东西带到美国来。
因为真正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尤其我们跟张团长因为特别熟,合作很多次。我也跟随我们包括市里边的领导,包括我们国家级的领导都到全国各地去出访、去演出。所以这一次我们其实你也可能能看到,在我们的演出之前,每一天演出之前都要在进行上台的排练跟走台,也是我想走到任何一个地方,对当地的观众负责。我希望能够跟乐团有更多的合作,因为我们确实相处得非常融洽。
小元:您是受父母的影响才开始学京剧的,是能介绍一下您学从艺的一些精彩的片段,
张馨月:我母亲是评剧演员,所以说可能小的时候是有这方面的熏陶。 但是实际上父母是不太愿意让我干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确实是非常的辛苦。我觉得可能一个是自己的执着、自己的喜欢,再加上父母看到我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说还是积极努力的去培养我。所以从13岁我开始学习京剧,到现在已经是26年了,然后我觉得可能小的时候练功会很苦,但正如这个行业有人说像鸦片一样,它会让人上瘾。真正到了你完全了解,一点一点的去摸透,真正你享受了舞台上的那种大家给你的反馈、给你的掌声、给你的喝彩,我想这个行业可能会陪伴一生永远都扔不掉,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经纪人一直在坚持走这条路的原因,这个行业的魅力的所在。
小元:我自己不会京剧,但是我也很喜欢看京剧!您能给我们讲一讲您以后在从艺道路上有什么打算吗?
张馨月:是这样,其实我在前几年也就一直在做,希望能够把所学的东西能够尽可能的跟时代相结合去发展它,因为我们不可能固守着原来一直这样传统的东西,因为我们还要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吸引更多的观众群,我们也把一些传统戏进行改编跟整理,加上现代的这种声光电去结合去处理,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喜欢。在之前我们也排演了一些新编历史剧,包括《麻姑献寿》,包括《大唐贵妃》等,接下来我们还可能还要继续这样去尝试一些小剧场京剧,包括我们真正的舞台上的新编历史剧,都要有一些去新的点去创牌。
我想这个是我们这一代的京剧人所要去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传统的来继承下来,再去加上结合现代的一些时代感,然后让这个舞台更丰富,让画面更丰富,让我们的演唱包括我们的乐队更丰富,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来看戏,这是我们可能接下来回去也一直要去做的一件事情。
小元:您现在是在北京京剧院现在平常的演出多吗?
张馨月:我们平常演出非常多,大概在我们剧院一年有将近上千场的演出。也就是说我们一个院里边有大概三个团,还有一个演出培训中心,每天几乎都是每个团体都是有演出的,因为在北京也好,在国内也好,在全国各地我们都要去跑都要去走,因为我们现在还做了包括很多走基层的工作,包括对一些进入小学,就是说我们只做了一个项目叫“高才小”,就希望我们的传统艺术能从娃娃抓起,所以说现在在中国的小学里边有很多学校已经开展了京剧课,专门的京剧课,我们也会演出到各个学校,包括大学也好,希望能够让我们的中国人能够了解我们的传统艺术,从不排斥,然后到慢慢逐渐的去喜欢,这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
小元:好,我们非常感谢张馨月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在采访您的尾声,您能给我们下沿途的听众讲有两句话?
张馨月:非常感谢西雅图的观众能够接受我们这样的演出,因为音乐跟京剧相结合的这样的演出,也希望大家能够走到剧场里来观看我们的演出,希望多多支持我们,谢谢大家。好,
小元:谢谢张老师,我们也期待您精彩的演出。
(张馨月在演出中)
(张馨月在接受采访时,与苏小元、吕思清合影)
【以下是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专访国家一级指挥家彭家鹏的文字稿】
小元:各位听众朋友们,今天非常荣幸的在魅力中国2019音乐会的演出前排练的间歇时间,采访到中国一级指挥家,也是这场中国广播艺术团赴美巡演的魅力中国这场演出的指挥— 彭家鹏老师,感谢彭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彭老师,您和中国广播艺术团来参加美国西部的巡演,有没有什么样的感想?
彭家鹏:这是我今天第二次,是我继去年来的第一次之后,第二次带中国广播民族民族乐团再度来西雅图,而且对西雅图的感觉非常好,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城市,也是气候也非常宜人,我们乐团的音乐家们都非常喜欢在次来西雅图。
小元:这一次的演出跟去年的相比,您觉得有什么样的不同?有什么样的特点?
彭家鹏:今年主要是在曲目上有一个很大的一些改变。我们今年在曲目上可能更加的,由于我们的编制比去年要多了很多人,这样的话作品的选择的空间就更大了。今年我们有我们自己乐团的保留曲目,像《秦兵马俑》在去年的乐队的编制情况下是不可能演出的,因为那时的人太少了,去年只有40多个人,今年一下就增加了又增加20多人,这样的话就60多人的情况下,其实就可以勉强的能够演,我们应该是90人的乐队才是最好。
但是没有办法,因为我们毕竟出来人太多了,牵扯到经费的问题。所以这次就在围绕着这样一个60多人这样一个编制,然后去选择曲目,这次也非常高兴能够请到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使得我们民族管弦乐团来和小提琴西洋乐器进行合作。我觉得这种《梁祝》的感觉,这样的一种演绎,就是说是从声音上非常的独特,而且更加的接近这个曲子的戏曲的一种风格,再加上吕思清大师的演绎也是非常的细腻,有他自己的一些领悟的处理。
所以我觉得他的这版的梁祝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版本。大家有幸的话,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来听一听,这个是真的是值得一听的。下半场我们还有一个板胡与民族管乐队的叫《乱弹琴声》,这部作品是目前在国内非常火的一位女作曲家叫王丹红女士。这个是她的《山西印象》的其中一个乐章。所以集聚了山西的这样一种风格和地域文化,而且在板湖上有很多的一种幽默风趣的这样一种演奏法的处理,所以我觉得姜克美女士的演绎,在精神上也是得到作曲家的一致的推崇。
所以这场音乐会我觉得从整个曲目的编排安排上,都是非常可听性是很好听,而且接地气,大家都听得懂,很好听,又特别具有职业专业性,是值得来欣赏的。
小元:您作为指挥指挥这些演出,有没有觉得有挑战?对您来讲。
彭家鹏:我觉得这个做指挥,本身就是一个职业,因为我觉得从选择曲目开始,我觉得这套曲目也好,应该说我每年指挥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演出的音乐会太多,我一年就是指挥不同的乐团,无论是民族管乐团,还是广播乐团,还是外地的乐团,还是其他的乐团,包括到国外的一些客席,包括很多交响乐团,我应该是两个方面。
东西方音乐文化都对于我来说,就是说一开始的话可能是一种挑战,因为我们毕竟是学着西洋的这种指挥的技术和职业指挥技法去指挥中国的民族音乐的话,一开始是有点驾驭不了的,因为的确是很难,因为我们系统的学过很多的民族管弦乐里边的一些技术,所以后来就等于在指挥了以后才去了解,如果说挑战的话,可能这是我对我一大挑战,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以后已经很娴熟的掌握了中国民族管乐的一些排练、一种方式方法,它是有别于西方音乐的,因为西方音乐非常的严谨,当然不是说中国音乐不严谨,因为中国音乐有很多优美的东西,它是课本上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必须在实践中去学习,给你参考的版本也很少,因为我们很多的中国的作品都是新创作的一些新的作品,而且创作曲技法非常的难,也非常有深度。
所以随着曲目的量的积累,我觉得演新作品对我是一种挑战,但对一些传统的曲目行不行?基本上没有什么挑战,就是已经应该说是驾轻就熟了,应该没问题。
小元:您是国内非常著名的指挥家,也是国家一级指挥家,能不能给我们讲介绍一下您的从艺生涯当中里程碑一样的事件?
彭家鹏:这个没有,我觉得我们就是一个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别人称呼我们指挥也好,大师也好,其实就是对我们的一种尊称和尊敬。最希望我们就是说在不停的努力,我觉得在这么多年就是说也不能够谈有什么里程碑的,就是说一直的推动中国的民族管乐的改革,包括作品的一些变化,包括乐器的一些编制的改革,我觉得这么多年来,其实他做到了一些很大的尝试。我们都知道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一个最早成立的这样一种民族管乐,对,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后来才有陆续的各地方乐团才出现。现在我最近有在一年半之前在苏州又成立了一个非常独特、非常很年轻的一支队伍,一个乐团,所以也是非常好,我们都是按照这样一种在广播学到的一些锻炼出来的一些经验,然后就是我自己对民族管乐也有很多的理念,应该说我把中国的民族管乐使它更交响了。
我的前辈们也在追求这条路、也在尝试,当然我现在在前辈的基础上应该学到了很多,继承了很多,然后在他们的基础上我又往前推进了,我觉得不能说是里程碑,我应该说是把民族管弦乐和民族音乐人以及很多的从事民族音乐工作者,由于我们的作品的丰富,由于我们作品的推动,然后使得更多人喜爱民族管弦乐,随着这样的逐步的往前发展的话,他们的地位也得到了改善的,包括他们的待遇进也经过了改善。我觉得这几年我觉得在这方面我是有很大的推动。我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连续做了13年的中国的民族管乐的推荐,应该说在整个欧洲我们也有很多的巡演。
尤其今年的1月份,我在九个国家指挥了13场演出,把民族馆音乐真正地推入了主流社会。我说的主流社会就很多是搞音乐的,或者在音乐圈子里面,还有当地的人,他们都非常的喜欢我们的管弦乐,喜欢我们的作品,这可能就是非常有意义的。非常值得去推荐。
小元:您能不能跟我们西雅图的观众说两句话?
彭家鹏:西雅图的听众你们好,非常高兴在西雅图还能够用中文跟大家交流,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很难得的这样一个机会,我就希望在西雅图的听中文的也可能很多外国人,更多的可能是我们华人,永远热爱我们自己的国家,然后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让我们的民族管弦乐得到大家的喜爱,请大家多多支持我们的自己的音乐。
相信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一定能够走向世界,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
小元:好,谢谢彭老师。
(彭家鹏在指挥中)
(彭家鹏指挥接受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的采访)
【以下为更多演出和庆功宴的照片】
(邵燕妮主持庆功宴)
(张高翔副团长发言)
(彭家鹏指挥发言)
(小提琴大师吕思清发言)
(WeCan董事长魏玉玲发言)
(北美崔哥发言)
中国广播艺术团2019“魅力中国”音乐会美国西部巡演圆满结束,小提琴大师吕思清一曲《梁祝》倾倒西雅图观众。
【西雅图中文电台摄影、摄像、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