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向美开出“纠错清单”,中美天津会谈再爆火药味

为处理两国日益紧张的双边关系,拜登政府制定了一项战略,在争议问题上与中国对抗,同时为合作应对全球威胁敞开大门。

周一,中国似乎拒绝接受两国可能在某些日子合作、在其他日子冲突的想法。

与迄今代表本届政府访问中国的最高级别官员、副国务卿温迪·R·谢尔曼(Wendy R. Sherman)的会谈,以中方接二连三的公开批评开始,最后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两个争论不休的国家更接近于缩小分歧。

“美国与PRC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因此我们的政策也非常复杂,”谢尔曼在会谈后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她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认为,我们的关系能允许这种复杂性。”

merlin_191342772_e7255281-5606-4a49-b62f-279f3384d170-master1050

谢尔曼上周六访问了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她在奥巴马政府中表现突出,曾作为首席谈判代表与伊朗达成了核协议。 BYAMBA-OCHIR BYAMBASUREN/EPA, VIA SHUTTERSTOCK

会谈在中国东北部城市天津举行,讨论的问题包括两国之间存在的一系列争端,谢尔曼说。其中许多是无法轻易解决的激烈争端。

这些争端包括人权、香港迅速缩小的政治自由,以及谢尔曼所称的“新疆发生的可怕行动”。新疆是中国西部以穆斯林为主的地区,那里有数以十万计的人被送进拘禁营和再教育中心。

谢尔曼还提到中国对台湾的要求、在南海的军事行动,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上周指责中国国家安全部是微软电子邮件系统遭黑客攻击的幕后主使,还可能是其他网络攻击的幕后主使。

“国家安全部会协助犯罪分子攻击微软和其他可能的公司,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她说。

中国至少在公开场合没有做出任何让步,称美国无权对中国政府或其他任何人说三道四。甚至在与谢尔曼的会谈还未结束的时候,中国外交部就发表了第一位与她见面的官员、负责中美关系的外交部副部长谢锋的一系列六项尖锐声明。

在美国人站出来提供美方描述之前,中国外交部就已将谢锋周一在会谈时的发言摘要发给了记者。据这些摘要,谢锋对谢尔曼说,拜登政府的政策“就是遏制打压中国的‘障眼法’”。

根据这些同样发在中国外交部网站上的摘要,“美全政府全社会动员,全方位遏制中国,似乎只要遏制住中国的发展,”谢锋对谢尔曼说。

谢尔曼与中方的会谈为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是否奏效提供了最新的衡量标准。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个战略在缓和中国的行为方面收效甚微。谢锋的说法突显了中国国内已对美国形成的愤怒情绪,让美国对华战略取得成效的可能性减弱。

26CHINA-US3-master1050

(杨洁篪(左二)今年3月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见面时指责美国傲慢、虚伪。 POOL PHOTO BY FREDERIC J. BROWN)

谢尔曼与中方的第二次会谈是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的。她在这次会谈之后表示,双方就两国政府可能合作的全球和区域问题、包括朝鲜和核扩散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她对任何具体进展都持谨慎态度,并补充说,她来参加会谈并不期望立即取得成果。

“在存在巨大分歧的领域,我们彼此都非常直接,”她说。

“在我们有共同利益、有重大全球利益的领域,我们进行了非常实质性的讨论,分享了一些想法,”谢尔曼说。“对于这些方面如何进展,我们仍有待观察。”

曾任美国国防部中国事务主管的唐安竹(Drew Thompson)说,谢尔曼访问中国的根本意图似乎是确保日益尖锐的分歧不会上升为危险的僵持局面。

“北京对美中关系采取了一种绝不妥协的态度,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坚持要求华盛顿彻底改变政策和做法,”唐安竹说,他现在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研究员。

“华盛顿的首要目标已转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立场,减少误解的可能性,避免可能导致直接冲突的误判,”他说。

周一会谈的语气与中国高级官员同拜登政府官员今年3月举行高层会谈时如出一辙。当时,中国最高外交政策官员杨洁篪做了16分钟的演讲,指责美国人傲慢、虚伪。与拜登政府充满争吵的开局令一些中国官员感到惊讶,他们曾认为,两国关系已在特朗普担任总统的最后一年触底,因此在新总统上任后只会得到改善。

谢锋在会谈后对中国新闻媒体说,他已向谢尔曼提交了两份清单,包括要求美国取消对中共党员的签证限制,取消对中国官员的制裁,以及不再将中国主要新闻媒体的驻美机构指定为外国代理人。虽然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唐纳德·J·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采取的,但拜登总统尚未采取行动废除其中任何一项。

中国外交部发布的一份部长王毅发言内容的摘要写道,王毅告诉谢尔曼,要“防止中美关系失控”,华盛顿应当尊重中国的“底线”,包括在新疆、西藏和香港问题上的立场。

这份摘要显示,王毅说,“当前中美关系面临严重困难和挑战,下步是走向冲突对抗还是得到改善发展,需要美方认真思考,作出正确选择。”

尽管拜登在很大程度上已避免像特朗普政府在执政的最后一年所做的那样,与中共发生意识形态上的激烈冲突,但两国关系依然紧张。

华盛顿一直试图拉盟友,在许多这类问题上向北京施压。谢尔曼此行还包括访问日本、韩国和蒙古国,这是美国重建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紧张的区域关系努力的一部分。

美国、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人已呼吁进行一次新调查,以查明引发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不是从中国的一个实验室泄露出来的,中国政府对此感到愤怒。

中国官员上周说,他们对世卫组织重新调查实验室泄漏说的提议“十分吃惊”。世卫组织最初的调查报告是今年3月发表的,报告称,新冠病毒从实验室泄露后感染更广泛人群的“可能性极小”。

谢尔曼说,她已经敦促中国配合国际社会对新冠病毒进行溯源调查。“我会让他们为自己说话,”她说,“但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肯定没有得到我想要或希望得到的答案。”

中国的更好斗口吻似乎是自上而下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已暗示,他越来越不能忍耐华盛顿的批评和要求,尤其是在香港和新疆等北京视为内部问题的方面。北京已对西方就香港和新疆问题实施的制裁进行了反制,对西方的政治人士、人权组织和学者采取了制裁措施。

“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习近平在7月1日纪念中共建党百年的讲话中说。

【本文来自NYTimes,作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 STEVEN LEE MYERS,本文不代表本台观点】

sherman_wangyi2

天津会谈开局再爆火药味 学者:美中进入协商磨合期

台北 — 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Wendy Sherman)周一(7月26日)在天津分别与中国副外长谢锋及外长王毅展开两场闭门会谈,这是美中两国自3月份阿拉斯加会谈以来的第二次高层官员对话。

谢尔曼与谢锋的“双谢会谈”一开局,中方就重炮批美。根据中国外交部周一上午连发的六则新闻短讯显示,谢锋当着谢尔曼的面,似乎完全不顾外交礼节,竟说出美国“既要坏事做绝,还想好处占尽”等极度难听的重话,仿佛重现阿拉斯加会谈的火药味和不愉快。

根据中国媒体澎湃新闻报道,谢锋在会后的记者吹风会指出,双谢会谈中,中方除了“敦促美方改变极其错误的对华认知和极其危险的对华政策”外,还针对美方在新冠病毒溯源、台湾、涉疆、涉港、南中国海等问题上的所谓“错误言行”,向美方表达强烈不满,并要求美方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等“踩红线”、“玩挑衅”、“打着价值观幌子搞集团对抗”等行径。

谢锋表示,中方也向美方提出两份清单,一是纠错清单,另一份则是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他说,前者要求美国撤销对中国学生和中共党员的签证限制,以及对中国官员和机构的制裁等事项,而后者则对美国境内的反美、仇亚情绪,以及中国公民在美国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等事项表达关切。

IMG_2707

双谢会谈爆浓厚火药味

针对天津会谈再爆火药味,部分学者说,中方负面情绪反应的是其积累的怨气和极度恶化的美中关系。不过,他们也说,中方既然提出清单代表有意愿同美国坐下来解决问题,如果美方对中国也同样提有企求清单,那么,可以乐观地看待,两国已经迈出了协商的第一步。甚至可以说,互有所求的两国已经借着天津会谈开展了新阶段的磨合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成晓河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虽然他对谢锋把话说得这么重颇感意外,但中美这段时间以来针锋相对,双方都有气,尤其中方“憋着一口(怨)气”,不吐不快。所以,才会爆出这么重的火药味。

成晓河说:“火药味很足,说明中美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坏、很差,而且是(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秘密访华以来,我认为,是最差的这么一个点了。”

成晓河对美中关系的未来前景相当悲观。他说,未来10-20年间,不要期待中美关系会回到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内初期的热络,因为过去几年来,中美两国间的竞争和抗衡针锋相对相当不正常,而且两国在经贸、科技、媒体、领使馆和人员往来限制、台海、南中国海等热点议题上的博奕也非常尖锐,已经进入他所说的“激烈的热战”状态,“就差军事冲突了”。

美中展开讨价还价?

不过,对于天津会谈,成晓河倒是乐观以待。他认为,撇开火药味插曲不谈,两国看似就特定议题已经跨出了协商的一小步。

成晓河说: “如果中国和美国之间相互交付清单的话,这就意味着,中美之间的会谈其实是有进展了。清单的话,就像我们在经贸市场讨价还价一样,我们先提出一个offer(开价),然后你就bargain(讨价还价)、counter-offer(议价),然后,在这里边不就negotiation(协商)了嘛!我觉得,这是小小的一个进步了。”

成副教授说,中美在朝核、气候、抗疫等领域,有太多可以合作的空间,但目前欠缺合作的意愿。尤其在朝核问题上。他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联合国过去不可能通过高达10个朝鲜相关的决议。他还说,两国目前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基础很薄弱”,因为美国若将中国视为“敌人”,就没有道理要求中国去说服其盟友朝鲜来和美国这个敌人改善关系。

因此,他说,美中会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可以让两国互探合作的意愿。

位于台北的中研院欧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员裘兆琳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则认为,美中双方在基本价值观上的歧见虽然日益深化,但两国需要共同讨论的议题仍然很多,尤其除了朝核问题外,美国也需要中国在伊朗和阿富汗等区域和平的问题上与其携手合作。她认为,这些都是副国务卿谢尔曼擅长协调的领域,也是此次天津行她最重要的使命。

美中磨合期恐漫长

裘兆琳说,她乐见中国提出清单,也研判互有所求的美中两国借由天津会谈,尤其是第二场谢尔曼和王毅的会谈,可能已经开启了磨合期,虽然下一阶段的磨合期可能相当漫长。

裘兆琳说:“这是一个过程,大家都不高兴,可是还是有实际的问题要解决,包括中国大陆。所以呢,这个磨合的问题就是要磨合多久的问题。那么,跟中国大陆谈判一定要非常有耐性,我相信,(美国总统)拜登的耐心是还蛮不错。”

对于天津会谈一开局的火药味,裘兆琳认为,谢锋的强硬是做给中国人民看,以此证明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人已经站起来,和美国等其他世界国家平起平坐。

前“香格里拉”论坛的资深研究员、现于新加坡担任政治顾问工作的亚历山大·尼尔(Alexander Neill)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同意,中共必须摆出对美“强势”又“尖锐”的态度,以安抚民心,尤其是民族自尊心很强、有反美倾向的广大中国网民。也就是说,谢锋重炮批美的一席话背后的真正目的为了“大内宣”。

此外,尼尔说,谢锋所做的强硬陈述,也有将中国的红线,清楚地向美国表达的意味。他认为,这有助于两国找到“护栏”(guardrails),以避免日后激烈的竞争会演变成冲突。

中国明确向美国画下红线

尼尔说:“美中两国间“可以(互相)虚张声势,也可以大秀武力肌肉。但(两国间)的对抗或冲突很可能会快速升级恶化,并影响到全球的局势,这是中美两国都心知肚明的。所以,一开始就坦诚以对,并将红线说清楚,我认为,这也是非常关键的。”

对于天津会谈,尼尔正面看待。他说,光是中国拉高外交层级,由王毅出面会晤谢尔曼就是一大进展。他说,他相信,两国有能力找出“护栏”(guardrails),避免引发进一步的冲突。而且两国就算在台面上互相针锋相对或各说各话,尼尔认为,美中两国还有一些私下的管道或互相的对话平台来管控彼此的“愤怒”或敌意。

不过,尼尔比较担心的是,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J. Austin)至今仍无法与中国高层将领对上话。他说,中国只想派官阶相当的国防部长魏凤和与奥斯汀部长对话,但尼尔认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许其亮权力较大、且对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有更大影响力,就国防事务而言,才是美国奥斯汀部长应该保持高层对话的对口。

他说,美中两国必须尽快找出实际的机制或方法来避免互踩红线,或是互相警示可能触及红线的“导引点”(trigger),也就是,避免两国军事单位误判或化解误会的机制。他说,尤其在台海、东海和南中国海周边,各国的军事武装程度越来越高,各国与中国在海上或空中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也随之升高。

例如,尼尔说,周一上午英国航空母舰在五艘北约(NATO)海军船舰的护航下,取道新加坡,就在南中国海现踪迹,除了表达航行自由外,也有向中国大秀北约武力肌肉的意味。他说,此举难免引发中国反弹或做出任何武力挑衅的行为,因为中国主张其在南中国海九段线的范围内拥有主权。

针对谢尔曼天津行的重头戏,也就是她与中国外长王毅的第二场闭门会谈,中国外交部直到北京时间晚间十点,都未发布任何新闻讯息。

王毅在谢尔曼到访天津前曾语带强硬地表示,如果美国自以为高人一等,到今天都还没有学会如何以平等的态度同其他国家相处,那么,他说,中国“有责任和国际社会一道,好好给美国补上这一课”。

【本文来自VOAChinese,作者:黄丽玲,本文不代表本台观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