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日到21日期间应邀回国参加江苏发展大会的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在故乡江苏省以及苏州市期间,接受当地报刊等媒体的专访,以下是这些专访的摘录:
苏小元:我自豪我是苏州人 (2017年5月19日,《苏州日报》头版,作者:尤薇)
江苏发展大会嘉宾回母校:坐在曾经的座位好亲切 (2017年5月22日,《扬子晚报》,作者:顾秋萍)
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海外传播苏州声音 (2017年5月17日,《名称苏州网》,责编:李刻)
“小”苏州的“大”世界 (2017年5月19日,《苏州广播电视报》,记者:杨斌 杨基宁 臧超原)
苏小元:“很自豪我是苏州人”
时间:2017-5-19 8:35:00 来源:苏州日报
核心提示:“70后”计算机博士苏小元,跨界“逆袭”在西雅图创办中文电台,吴侬软语的“苏州 故事”,通过电波飞入大洋彼岸。
□融媒记者尤薇
“回家乡第一顿饭,吃到了妈妈下厨做的苏州家常菜。”昨天上午,身穿白衬衫、气质儒雅的西雅图中文电台创始人、董事长、台长,“70后”苏州老乡苏小元,和苏报记者谈起即将参加的江苏发展大会,以及提前回家“探亲”计划,和《苏州日报》的缘分等话题,兴致盎然。
跨界“逆袭”文化传媒产业
计算机博士创办中文电台
离乡15年,归来仍是少年情怀。昨天,老家在越溪的苏小元回忆起他的“苏州故事”,充满感情地说:“很自豪我是苏州人。”据苏小元介绍,他在木渎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信电系,毕业后到苏州大学任教,2002年出国留学,在加拿大、美国多家大学先后获得电机工程硕士、计算机科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进入美国上市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担任数据科学家,是国际电子与电工协会(IEEE)高级会员。一篇历时近5年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2100次,成为这一领域教科书级的论文。
一个计算机博士,如何成功跨界“逆袭”文化传媒产业?“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据苏小元介绍,外公早年创办乡村小学,家乡文化耳濡目染,为苏小元“文化梦”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浙江大学就读时,苏小元加入校报学生新闻社;进苏州大学教计算机编程、模拟电子、专业英语等课程之余,苏小元勤奋笔耕,先后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散文60余篇,曾获得第二届路遥青年文学奖小说类二等奖,出版散文集《西湖一沙鸥》。
“文化传媒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苏小元介绍,1998年他曾应聘省级媒体记者,被录取后因故放弃,成为他的遗憾。美国学成进入高科技企业,事业生活安定,但“文化梦”始终无法割舍。“对做某一件事情有冲动,就尽早去做。”6年前,苏小元工作之余在华盛顿大学读MBA,一门“创业”课要求同学组队做创业项目,苏小元做的课堂作业就是“西雅图中文电台”。2012年5月,苏小元创办西雅图中文电台,2014年4月获得中国创新与创业联盟“中国商业挑战”创业大赛最高奖。
“为传播苏州文化做点事”
“苏州声音”飞入大洋彼岸“近几年我几乎每年都回到苏州,不仅探访父母和兄弟家人,还希望能身体力行做点实事,报效家乡的父老乡亲。”西雅图中文电台创办5年来,在全球已拥有数十万听众,“声波”飞跃西雅图、美国华盛顿州,成为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中文电台。“倷好”,吴侬软语的“苏州声音”,也通过电波飞入大洋彼岸。
西雅图中文电台近几年开展国际合作战略,致力传播中国声音、苏州声音,苏小元的目标是把电台打造成为一本高规格的“空中杂志”。电台有主播团队50多人、编辑10人、剧社成员30多人,内容包括新闻、国际旅游、高端人物访谈、读书节目、观影节目,还有午夜情感节目、交友、创业、美食、家庭、移民、房地产、文学欣赏等板块。“苏州声音”跻身其中,电台每个月有一期苏州话节目,还和全球其他五大华语广播一起,播出百集系列文化节目《自在苏州》,参加报道苏州国际精英周等活动,帮助大洋彼岸受众更好了解中国、了解苏州。
“能为家乡加快走向国际平台做点事,我深感欣慰。”据苏小元介绍,西雅图中文电台是西雅图国际电影节唯一指定的中文报道媒体以及去年西雅图市长穆雷访华唯一随行媒体,电台节目在喜马拉雅FM平台的总点击量已接近2000万次,粉丝近8万人。同时,还创办了“西雅图中文电台”手机App、微信、微博、脸书、推特、YouTube等频道,成为全媒体、全频道的传播平台。每年电台还举办春节晚会,通过精彩的文艺表演,让美国人领略中国传统文化,苏小元说:“我们已邀请中国等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演员参加演出,希望能有来自苏州的优秀演员参演。”
“江南菜味道好得不得了”和苏报跨洋助推苏州美食“走出去”
“《苏州日报》松鼠鱼缘何火爆西雅图的报道,在西雅图当地受众中引起关注。”
今年2月15日,《苏州日报》刊登《松鼠鱼缘何火爆西雅图》,报道中华老字号、苏州市知名餐饮企业大鸿运酒店在西雅图开出当地首家苏帮菜馆,西雅图中文电台在第一时间转载“落地”,跨洋助推苏州美食“走出去”。“几天内点击量就达1000多次。”苏小元说。
“10年前给《苏州日报》投过稿。”谈起和《苏州日报》的缘分,苏小元记忆犹新。据他介绍,10年前还是“文学青年”的他,在给苏报投稿后,副刊编辑的“约谈”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此次在苏州美食“走出去”中,他和苏报“第二次结缘”,在电台用苏州话开腔“江南菜味道好得不得了”。
“我有一个苏州胃,在西雅图终于能吃到家乡味道了。”据苏小元介绍,以前在西雅图只有几家上海餐馆,在海外打拼十多年,他最喜欢吃的是中餐,特别是家乡美食,从油条、烧饼、豆浆、馄饨,到萝卜丝饼、海棠糕、肉月饼、糖炒栗子等,苏小元如数家珍。“爸妈已年逾七旬”,5月16日晚上苏小元一回到家,老母亲就下厨端出蛋饺、豆瓣蒸肉等满满一桌“家乡菜”。
“苏州有2500多年历史文化沉淀,更有锐意进取、勇于挑战的新时代苏州精神。”据苏小元透露,今年他在家乡投资创办了苏州冠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个项目西雅图国际传媒夏令营已经启动,此次回国参加江苏发展大会,他希望和本地相关部门、机构开展交流,在苏州、西雅图文化、教育、商务等更广阔领域,架起全面沟通桥梁。
江苏发展大会嘉宾回母校:坐在曾经的座位好亲切
来源:扬子晚报网 发布于:2017-05-22 16:30:33
苏小元与苏大副校长田晓明握手合影
扬子晚报网5月22日讯(记者 顾秋萍 文/摄)5月21日,参加完2017江苏发展大会的部分嘉宾乡贤约70人,受邀来到苏州考察参观。他们分教育、科技、医卫、文旅、工商及综合线路等7条线路,考察了苏州大学、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同里古镇、苏州文化博览中心、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等地。本报记者跟随教育线路,与嘉宾们来到苏州中学、苏州大学以及西交利物浦大学这3所苏州最有代表性的名校。其中几位阔别多年的苏州嘉宾“意外”回到了母校更是感慨万千。
70后工科博士苏小元:曾在苏州大学执教6年
第二站,嘉宾们来到了百年名校苏州大学(本部校区)。土生土长的苏州人苏小元非常兴奋,民国建筑红楼、钟楼、苏大博物馆,他一路举着微单边走边拍,“我曾在这里工作了7年,今天回来真是开心!今天接待我们的田晓明副校长,就是我进苏大第一个认识的苏大老师,他当时在苏大人事处……”
苏小元是吴中区越溪人,中学就读于木渎高级中学,考入浙江大学信电系,毕业后在苏州大学任教,2002年出国留学,在加拿大、美国多个大学先后获得电机工程硕士、计算机科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开始在上市公司做数据科学家,2012年创业开办了西雅图中文电台。
计算机工科博士怎么会跨界做起了文化传媒产业?苏小元告诉记者,年少一直怀有文学情怀的他,在浙江大学就读时加入校报学生新闻社;在苏州大学执教之余,更是勤奋笔耕,先后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散文60余篇,曾获得第二届路遥青年文学奖小说类二等奖,出版散文集《西湖一沙鸥》。
嘉宾参观西交利物浦大学
“我可是《扬子晚报》的忠实读者!我曾在你们报纸‘繁星’副刊上发表过12篇文章!”苏小元骄傲地说。当记者问是否还记得第一篇稿子大概几几年发表的,他随即微信发来一个文档截图,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他从1996年至2002年这7年间陆续在《扬子晚报》发表的文章名字、具体日期,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夏天,去看看沙漠》。
在曾经工作的高校里参观了一圈,苏小元更是感慨万千。“所谓返乡,就是回到那个对你知根知底的地方。”他表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与苏州大学工作或服务,也希望苏大能在培养未来人才方面有更多的发展和贡献。”
对受邀参加首届江苏发展大会,苏小元感到非常荣幸。接下来,苏小元将返回到出生地所在的街道参观考察,并约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席酉民校长做专访,还将向计算机系师生做人工智能方面的学术讲座。
嘉宾们在苏州大学钟楼前合影
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海外传播苏州声音
时间:2017-5-17 15:26:00 来源:名城新闻网
核心提示:苏小元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在苏大任教七年后,出国留学拿到美国的博士学位和MBA学位,一开始在上市公司做数据科学家,后来创业开办了西雅图中文电台。再过几天,他将飞往南京参加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江苏籍知名人士共商江苏发展大计。
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
苏小元与西雅图市长合影。
苏小元与西雅图中文电台同事在一起。
西雅图中文电台举办的春晚。
名城新闻网讯(记者 熊曙光)苏小元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在苏大任教七年后,到美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和MBA学位,一开始在上市公司做数据科学家,后来创业开办了西雅图中文电台。再过几天,他将飞往南京参加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江苏籍知名人士共商江苏发展大计。
苏小元是一位有文学情怀的工科博士,在苏州大学任教期间,他获得了第三届路遥青年文学奖二等奖,还出版了散文集《西湖一沙鸥》,文学功底可见一斑。
谈到苏州,他说,苏州是自己的故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近几年来,几乎每年都回家乡,不仅探访父母和兄弟家人,还希望能够身体力行,做些实事,报效家乡的父老乡亲。今年,苏小元在苏州投资创办了冠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希望在两座美丽的城市苏州和西雅图之间架起文化、教育、商务等方面的桥梁。
虽然在海外打拼十多年,苏小元笑称最喜欢吃的还是中餐,尤其是家乡苏州的美食,比如油条、烧饼、豆浆、馄炖,甚至萝卜丝饼、海棠糕、肉月饼、糖醋栗子等,这些在美国不多见的美食,都能勾起他的乡愁。
2012年5月,苏小元创立了西雅图中文电台(Chinese Radio Seattle),这是美国华盛顿州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中文电台,致力于在大西雅图地区宣传中华文化、传递华人的声音,也为西雅图市与中国在多领域的合作交流牵线搭桥并提供服务,目前在全球有数十万听众。
在西雅图中文电台,每个月有一期的苏州话节目,他们也曾经和苏州音乐电台合作,与全球其他五大华语广播一道播出了百集系列文化节目《自在苏州》,获得了海内外听众朋友的好评。
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近几年西雅图中文电台相继邀请了加拿大、台湾、以及中国等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演员参加春节晚会,通过精彩的文艺表演,让美国人领略中国的传统文化。苏小元说,希望未来有来自苏州的优秀演员,来参演西雅图中文电台的春晚,让苏州评弹在美国舞台惊艳亮相。
对受邀参加首届江苏发展大会,苏小元感到非常荣幸。他说,除了希望能有机会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江苏人之外,也希望借机会开展和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的合作,为西雅图和苏州之间建立常规化的全方面合作交流,做出一个在西雅图的苏州人应有的贡献。
小”苏州的“大”世界
(《苏州广播电视报》2017年5月19日)
文/本报记者 杨斌 杨基宁 臧超原
这个周末,一大批从全世界归来的苏州人,要聚在一起开一个重要的会议。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他们对苏州有着特别的依恋,他们是公众眼中的“牛人”,他们对苏州的未来有着无限的想象与热情……
在江苏发展大会召开前夕,我们把目光投向广袤的世界——亚洲、非洲、大洋洲、美州、欧洲,从参会嘉宾中选择了部分代表,请他们来讲述,全球化的苏州人的故事。
苏小元:支持我事业的,是苏州人的精神
每一位离开故乡的游子,对故乡总会有着深深的眷恋。对此,西雅图中文电台董事长苏小元有着很深的体会。在他事业初创、发展的过程中,故乡苏州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他也坦言,他的事业和未来,也将和苏州息息相关。
喜欢文学的工科老师
在苏小元的成长过程中,最明显的标签就是浓浓的苏州印记,出生在越溪,就读于木渎高级中学,最后在苏州大学工作过7年。
他的外公早年创办过乡村小学,在苏小元小的时候,最喜欢缠着外公,让他给自己讲文学典故,讲苏州的风土,还有外公办学的轶事。于是,爱好文化的因子,在苏小元很小的时候,就在心中种下。
这种情怀,对他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浙江大学上学期间,苏小元是浙江大学校报学生新闻社的成员,这些成员大多数是爱好文艺的工科学生。他毕业后到苏州大学工作,虽然教的是计算机编程、模拟电子等课程,但工作之余,苏小元继续创作散文,最多的时候一年能发表十几篇散文,还曾经获得过路遥青年文学奖小说类二等奖。当时,不少学生对他的称呼就是“喜欢文学的工科老师”。
而这种情怀,最终也成就了苏小元的事业。2012年,苏小元在美国创立西雅图中文电台。“我曾经想过,等我孩子大学毕业了,我再去做我喜欢的事情,但我二儿子出生后,我意识到,喜欢什么,就要赶快去做。”苏小元说。
靠苏州精神渡过难关
事实上,用以上的言语来形容苏小元在美国办电台的经历,确实太过简略,因为从创办,到走上正轨,苏小元确实遇到过太多的困难。
比如,在成立电台前,苏小元曾经因为种种原因,与在Google工作的机会失之交臂;电台成立之时,他必须一边在公司上班,一边做电台工作,然后将工资一半投入电台,一半作为日常开支;还有,因为条件艰苦,电台初创的团队成员纷纷离开……等等,而最后,苏小元坚持了下来。
对于自己的坚持,苏小元说,应该是苏州人身上共有的潜移默化的苏州精神起了作用。“善良、正直、辛勤工作、不显山露水,不仅有2500年的历史沉淀,还有锐意进取、勇于面对挑战的新时代的苏州精神。我很自豪我是苏州人。”他说。
2014年,中文电台获得中华创新与创业联盟“中国商业挑战”创业大赛最高奖,并喜获投资,电台的运营逐渐走上正轨。苏小元也欣慰的看到,他自己的坚持有了成果。目前,西雅图中文电台的节目在喜马拉雅FM平台的总点击量接近2000万次,粉丝接近8万人,另外,电台还有自己的手机App(“西雅图中文电台”)、微信(“西雅图中文广播”)、微博(“西雅图中文电台”)、脸书、推特、YouTube等频道,已经成为一个全媒体、全频道的电台。
未来还和苏州在一起
对于自己身上的苏州印记,不管走到哪里,苏小元都是不会忘记的。
在西雅图中文电台,每个月会有一期苏州话节目,别人问,中国这么多方言,为什么偏偏推苏州话节目?苏小元的回答倒也直白,因为自己是苏州人,苏州话好听。在他的组织下,电台也曾经和全球其他五大华语广播一道,播出百集系列文化节目《自在苏州》,获得了听众朋友的好评。
苏小元很清楚,中文电台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苏州,离不开中国的文化影响。所以,在他的日常工作中,很大部分都是和中国、和苏州有关。比如,他自己是西雅图江浙沪同乡总会的理事,为包括苏州在内的江浙沪同乡们服务;近几年,西雅图中文电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战略,先后举办西雅图国际青少年传媒夏令营、中美企业家论坛—西雅图峰会等重量级活动;还有,苏小元也多次回到故乡,参加和报道苏州国际精英周等活动。
每次回来,苏小元总会感概,苏州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自己小时候经常逛的园林,吃的美食还在,但城市的面貌却在时时更新。
而他也更加坚定,电台的未来,自己的未来仍然会和苏州在一起。目前苏小元已经在苏州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希望作为在经济、商贸、文化等方面在全国居首的地级城市,也作为个人的情感纽带的苏州,能够和西雅图一样,成为连接中美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而他,也能为自己的家乡走向国际作出贡献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