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美国财经电视频道CNBC网站发表报道,标题是“中国试图在国外获取政治影响力,西方国家不高兴了”。报道说:“西方国家对中国越来越警惕,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德国这些有中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在质疑北京对各自国家的干涉。新近的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在这些国家的不祥的影响力在增加。上个星期三,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就北京在美国试图运用其影响力的问题举行听证会。在同一个星期,中国召见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在此之前,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指出,“有揭示中国影响力的种种令人不安的报告”。
与此同时,《金融时报》上个星期报道说,新西兰的安全问题专家警告该国总理说,中国试图获取新西兰政府和私营企业的敏感信息。路透社则报道说,德国情报界的官员最近透露中国间谍利用(求职信息交流网站)领英来探测政界人士的信息。”
在川普总统发表他的第一个国家安全战略讲话、指称中国是一个“试图修改国际秩序的大国”一天之后,中国指控川普总统推卸美国的全球领导角色。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发表评论说,川普星期一在华盛顿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计划顽固坚持一种‘你赢我输’的心态,危及美国自身的利益。该评论指出,川普做出的类似的举措包括决定退出有关气候变化的巴黎协议,以及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新华社的评论说,这种单边主义、零和的心态以及推卸全球责任的做法使美国更难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和信任,这种做法‘使美国不可能争取到足够的道义感召力和国际影响以便实现自己的利益和安全目标。在他的讲话,川普指出中国和俄罗斯是美国的竞争敌手,北京则试图‘挑战美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和财富。’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提到中国30多次,其中包括指责中国实行种种不公平的贸易做法。
自从上个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川普总统豪华的接待以来,川普的讲话是最新的迹象,显示美国的对华政策趋于强硬。美国商务部即将公布有关钢铁和铝的进口调查报告,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则正在调查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种种做法。
(12月8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接见总统府亚太事务顾问、前川普北美助选团团长王湉,王湉曾在西雅图中文电台主办的中美企业家论坛2017年西雅图高峰会上担任主讲嘉宾)
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到德国,随着各国对于涉华政治运作的“清算”,除了中国政治影响力之外,中国“软实力”的体现,也逐渐有被诠释为“锐实力”的趋向。美国国会和媒体最近更是积极展开对于中国软实力的盘查,让人担忧这个风潮是不是也将波及华人组织和个体。
美国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在今年发布了《起诉中国‘间谍’:美国经济间谍法的实证分析》的研究白皮书,和2017年《中美两国公众印象》民意调查报告。在对中国崛起影响力质疑的大环境下,这两个研究都隐约指向了,美国华人的个人经历似乎将不免陷于大语境的牵连。
近来美国政坛和媒体对于中国软实力的质疑,体现在美国国会中国执行委员会在12月13日早上举行关于中国的听证会,主旨是探讨中国是否在运作“长臂”的软实力,向全球输出委员会所谓“有中国特色的威权主义”。
从孔子学院、约翰哈普金斯大学的国际研究学院,到布鲁金斯学会的赞助财源,《华盛顿邮报》认为“华盛顿正在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在美国的势力范围和规模巨大,渗透到美国的各种机构之中”。而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最近发表了一份名为“锐实力”的报告,该报告追踪了中俄两国的“威权势力”在几个发展中国家的体现。
根据《外交政策》的报道,香港前行政长官董建华通过他的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赞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学院、布鲁金斯学会和其他组织的研究。《华盛顿邮报》认为董建华和中国政府关系紧密。
而《华盛顿邮报》也引用美国国会中国执行委员会联席主席参议员马可.卢比奥说,中国政府赞助的孔子学院,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内运作不透明的协议,经常被指控干涉与中国有关的教育活动。卢比奥主张审查中国赞助的智库研究、学术主席和知识合作。
“软实力”是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在1980年代提出的概念,相对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是建立在强制基础之上的军事或者经济功能,“软实力”是以吸引力为基础,基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魅力。然而,国际民主论坛主张重审“软实力”概念,认为莫斯科和北京政权在操作“软实力”塑造海外的公众观点时,其实运用的是“锐实力”的力量,带有攻击性。
其实素来也有人认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冷战”期间操控国际媒体,而且长久以来好莱坞借由战争片的制作和审控裁剪,为美国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服务。那么,美国是否对于自己“锐实力”的运作,采取了双重标准?
不论如何,美国在对中国“软实力”加大审视的过程中,是否也不可避免地加深了对于美国华人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关注?这使我想起美国历史上对于华人的政治迫害,和近年来对于中国科技和经济“间谍”的讨伐。而近日“百人会”发布的白皮书关切的主题,便是根据美国经济间谍法控告华人的占比,远远超过华人在美国人口的比例。而这个情况在2009年之后更为凸显。
华人涉嫌间谍罪的经典案例是1999年李文和博士被指控为中国窃取了关于美国核武库的机密。2000年李文和与美国联邦政府达成诉讼和解协议:他对一项罪名认罪,政府收回其他58项指控并将其释放。主持该案的联邦法官公开为对他的虐待公开道歉。
而出生于中国、后入籍美国的美国国家气象局华裔水文专家陈霞芬,曾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供职,因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美国政府嘉奖。但是2014年前往中国探亲之际与老同学聚会后,陈霞芬返回美国后不久就在办公室内被六名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
由于陈霞芬的老同学中有人在中国水利部供职,她因此被怀疑利用盗取的密码非法获取美国水坝敏感信息。但2015年3月在她本该接受审判的一周前,检方在没有给出理由的情况下撤消了所有指控。
2015年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国“长江学者”郗小星在宾夕法尼亚州被捕,涉嫌罪名包括非法输送美国敏感的国防科技信息给中国企业和中国政府。最后在关键证物失真和领域专家证词支持的情况下,检方终于撤消了对郗小星的指控。
【本文照片及文字来自“加国无忧”网】
【附录】2017年12月,川普总统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多次提到中国,现将涉及中国的内容摘译如下:
中国和俄罗斯挑战美国的实力、影响力和利益,试图侵蚀美国的安全与繁荣。他们决心使经济变的不自由不公平,扩充军力,控制信息和数据来压制他们的社会、扩大他们的影响。
中国和俄罗斯在发展先进武器和能力,这些武器能威胁我们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我们的指挥控制系统。我们增强导弹防御不是为了破坏战略稳定或干扰与俄罗斯和中国的长期战略关系。
每年,像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盗取美国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知识产权。盗窃专利技术和早期创意使竞争国不公平的利用自由社会的发明。多年来,对手们利用复杂的手法削弱了我们的商业和经济,这是网上经济战和其他恶意行为的一个侧面。除了这些非法途径,一些国家大量用基本上正当合法的交易和关系获得进入一些领域、接触专家和可靠制造厂的途径,来填补他们能力的不足,削弱美国长期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一度被称为上个世纪现象的大国较量又再度出现。中国和俄罗斯开始重新施加他们的地域和国际影响力。今天,他们在部署军力,以便在危机来临时对美国实行区域阻隔,在和平时期限制我们在重要的商业区域自由活动的能力。总之,他们在夺取我们的地缘政治优势,试图根据他们的利益改变国际秩序。
美国必须为这种竞争做准备。中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和地区意识到,美国经常以二元状态看待世界,将国家分为“和平”状态和“战争”状态,当前的世界其实是不断竞争的竞技场。我们的对手不会按我们的方式交战。我们会提高我们的竞争能力来迎接挑战、保护美国的利益、推进我们的价值。
比如,中国将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相结合来衡量他们公民的忠诚度,用这些指标来决定工作和其他事项。
中国和俄罗斯在发展中国家重点投资,以扩大影响,获取对抗美国的竞争优势。中国在全世界基础设施方面投资了数百亿美元。
在自由和压迫的两种世界秩序的地缘竞争正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展开。这个从印度西海岸到美国西海岸的地区代表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美国在建国初期就重视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
虽然美国试图继续与中国合作,但中国利用经济诱惑和惩罚、施加影响力、以及暗示的军事威胁来迫使其他国家顺从它的政治和安全目标。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和贸易战略强化了它的地缘政治野心。
中国在南中国海岛礁搞建设并将其军事化,威胁了航运自由,威胁了其他国家的主权,破坏了地域稳定。中国迅速推行军事现代化,意在限制美国的区域介入,以便中国在那里为所欲为。中国将它的野心装扮成互利互惠的性质,但是,中国居主导地位使印太地区许多国家的主权受到威胁。
【本文文字和照片来自VOA Chinese】
澳大利亚2017年11月23日发表新外交白皮书,白皮书以“机遇、安全、实力”做封面词,并在开篇直言“强大的驱动力正在重塑国际秩序,挑战澳大利亚的利益”,“在二战后美国一直是澳大利亚地区的主要力量,今天中国正在挑战美国的地位”。白皮书建议,澳大利亚应深化与美国的关系,确保美国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导地位。
白皮书对中国经济前景做出的预测是,到2030年,中国GDP将比现在的规模翻一番。它同时暗示,澳中两国有着“不同的利益、价值观和政治法律制度”。白皮书还建议,澳大利亚需同时扩大与其他国家的战略关系,特别是开展澳美日印四国安全对话。
虽然白皮书也强调了澳中关系的重要性,但是人们都会嗅出这份白皮书所散发的对中国的警惕味道。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份来自堪培拉很官方的、大老远找上门来的不友好。
中国的留学生、游客每年给澳大利亚送去大量外汇,中国还是澳大利亚矿石、牛肉的主要买主,而换来的却是澳一些议员甚至政府主要官员对中国公开或半公开的批评,就更不要说澳媒体对华充满偏见的报道了。
澳自诩“文明”,但它的许多表现着实让人困惑。它的对华态度很像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大概是西方阵营“郊区心态”的写照,自以为是,总是忍不住想代表西方对亚洲说点什么。
澳大利亚的焦虑通过这份外交白皮书显露无遗。美国和欧洲都有点乱,自顾不暇,特朗普的对外战略呈收缩之势,澳大利亚作为西方的边缘,更能感受到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但是它对中国崛起的定性是西方国家中最狭隘的之一,远不及来自欧洲大国的开放。当美国政府也在公开表态欢迎中国和平崛起时,堪培拉实际在引导一种消极的态度。
不能不说,澳大利亚的既得利益意识和阵营观都很强烈,与澳大利亚沟通,晓之以理、安抚它都很难。好在这是个说重要就重要,说不重要就不重要的国家,中国可以把同澳大利亚的关系适当往后排,忽视它青春期一般的敏感和矫情。
澳大利亚国家的分量支撑不起一份有影响的外交白皮书,这份白皮书被注意的范围大体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它煽动不了东盟国家的态度,更影响不了华盛顿。
当然了,对北京来说,澳大利亚人的不安可以看做是中国软实力艰难爬坡的一面镜子。那个国家哭着喊着要接受美国的领导,却对中国影响力的自然扩大如此抵触。一个大国崛起,会引起诸多不适的反应,这不是中国的问题,但却是中国需要面对的现实。
中国一定要把同亚洲周边国家的关系处理好,我们驾驭、化解周边纠纷的能力要大于外部大国利用、搅动那些纠纷的能力,中国发展带给周边国家的好处,要压倒它们对中国崛起的不安。只有这样,中国的战略主动才不会受到侵蚀。
澳大利亚是“假亚洲国家”,它在可争取可不争取之列。中国应当同时给澳大利亚准备一张热脸和一个冷屁股。
12月4日,一篇题为《与共产党有关联的组织在霍巴特议会大厦举行活动,塔州政客出席》的文章见诸报端。文中,对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成立进行了带有诬陷性的色厉内荏的不实报道,甚至不顾事实、不合逻辑地质疑一个合法注册社团为什么在“塔州自由民主的中心”召开成立大会?并称:“这是一个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的团体,是一个旨在影响政治家支持北京推动与独立的台湾统一的政治团体。”
针对上述的媒体报道和不负责任作者的文章,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特此澄清如下:
一、我们不是任何带有政治目的的组织,而是得到澳大利亚政府批准注册成立的多元文化社区组织。
二、我们是遵循《中澳建交联合公报》原则表述而成立的一个非牟利的华人社团组织。
三、成立至今,我们所有的活动宗旨围绕“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澳中关系发展”。
四、我们没有介入、参与任何违反澳洲法律、违背澳大利亚主流价值观的事情。
1972年《中澳建交联合公报》中,澳大利亚政府明确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政府关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的立场”。在2009年《中澳联合声明》以及其后多次重要的官方声明中,澳大利亚政府均“重申《中澳建交联合公报》中于台湾问题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外交政策,时至今日,“一个中国”依然是澳大利亚政府秉持的官方立场。
而该报道中的评论却对澳中两国共认之事实视而不见而无理质问:“为何这样一个不尊重台湾独立的组织会在塔州自由民主的中心成立它的分会。”
试问:联合国宪章与澳大利亚政府都不支持、不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为什么有人要去煽动塔州人去尊重“台湾独立”?其叵测用心何在?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是一个合法注册的社团,依据澳大利亚官方立场、主流价值观开展活动。我们得以在州议会大厦举办成立庆典,真正体现澳大利亚的民主政策和多元文化政策的成功实施。
有人质疑塔州中国佛教学院院长王信得担任和统会会长是出于政治目的。众所周知,王信得会长是佛教徒,是一位爱和平、爱移居国、爱祖籍国、有正义感的佛教高僧,一生传播佛教,主张“大爱无疆,世界和平”。他来到塔斯马尼亚将近30年,所有行为、举止都以佛教的慈悲、智慧、大爱为准则,至今所做的一切都与政治无关(除必须参加的选举活动外)。他担任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的唯一信念就是主张大爱,崇尚和平!
王信得会长多次公开表示:“既感恩祖籍国中国,也感恩移居国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都是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的感恩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 他认为:“既然联合国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那么中国统一就是必然趋势。如果用武力统一台湾,战争必然会有流血伤亡;如果台海两岸的中国人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实现统一,有什么不好?我们为什么不支持?”正是基于他长期以来对社会的贡献,2005年8月27日,澳大利亚政府多元文化组织(FECCA)颁发给王信得会长“多元文化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他多年来对澳洲政府的多元文化政策的支持和奉献。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澳大利亚民众一向以支持多种族融合,促进多元文化社会发展为荣。众多热爱和平,支持澳中友好的塔州政界及社会各界精英人士、华人社区领袖及新闻媒体等百余嘉宾欣然出席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大会,大会在和平、和谐、友好、祥和的气氛中圆满召开,体现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的成功,对澳洲自由民主的国家形象,对澳中悠久深厚的友谊,都是极好的、正面的肯定和促进。
但是很不幸,这样一件传播和平理念充满正能量的美好事件,却被强加了“政治性”解读和别有用心的歪曲。文章不但指责时任议会议长批准活动在议会大厦举行,还指责工党议员和独立上议院议员等支持多元文化社区建设的政治家出席成立庆典,诬陷这几位政治家为“不诚实”,“被推动中国统一政治组织利用”。
我们认为:澳大利亚的法律禁止由于他人的文化、民族或背景而煽动敌意。这样的报道可能会引起热爱和平和谐、尊重自由平等、提倡多元文化的澳洲人的担忧。报道所宣称的“政治性”完全是不符合事实的误读。而这些忠实履行议员职守、支持多元文化、关心社区发展的受人尊敬的塔州政治家无端受到质疑和抨击,名誉受到损害,不但令人遗憾,也让热爱和平,支持澳中友好的人们心寒!我们赞美他(她)们,也为他(她)们蒙受不白之冤,深深地道歉。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成立,顺应了人类和平和谐的时代潮流,表达了华人华侨热爱祖籍国、热爱移居国、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澳中关系发展、增进国家种族间相互尊重及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发展了澳中友好的新篇章。
值得骄傲的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不久即参加了塔州最大的年度社区活动——霍巴特圣诞大游行,以中国各民族服装队、澳洲民众扮演的中国古装队、中国东北秧歌队等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了塔州华人风采,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了澳洲的多元文化色彩,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受到塔州民众的欢迎和尊重,获得广泛的好评,为澳洲多元文化社会作出了贡献。
我们从事的是符合澳大利亚价值观、遵守澳大利亚法律、遵循澳大利亚官方政策的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澳中友好的事业,我们欢迎朋友们的善良友谊的建言,亦不惧任何谣言诽谤!
Australian Tasmani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of China Incorporated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本文由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提供】
@王信得 会长多次公开表示:“既感恩祖籍国中国,也感恩移居国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都是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的感恩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
————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