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学(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简称“西浦”、“XJTLU”,是由中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的西安交通大学与全球著名顶尖研究型大学、英国的利物浦大学(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于2006年5月合作创立的一所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中外合作大学,它是中国第一所强强合作,并以理、工、管起步的综合性研究导向型中外合作大学。大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大学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于2004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与利物浦大学签订协议合作成立西交利物浦(国际)大学,2006年学校正式成立,并于2012年经中国教育部获准同意学校实施利物浦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大学70%教师为外籍教师,专业课采用全英文授课,并颁发該校与利物浦大学双文凭。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最新发布校友会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西交利物浦大学雄居2018中国最好合作办学大学排行榜第一。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教授先后于2017年5月以及2018年3月先后两次接受美国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的专访,向世界介绍西交利物浦大学。
专访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席酉民 (2017年5月24日,主持:小元,嘉宾:席酉民)
(以下是2018年3月20日的专访)
小元:各位西雅图中文广播电视台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在坐落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校长办公室,我们非常有幸地采访到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校长席酉民教授。席校长您好,您能不能跟我们介绍一下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历史。
席酉民校长:西交利物浦大学是跟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当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教育的市场保护结束以后,国家颁布了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西交利物浦大学就是基于这个办学条例以后在2004年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两所学校签订合同来初化西交利物浦大学。按照这个条例,这个大学用了两年时间去筹办,到2006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这样一个证书,也就是开业的执照。然后2006年当年我们就开始招生,在一本线上招生。那么当年只有一个月的招生宣传时间,所以当年招了160个学生。经过十年的发展,到今天为止,西交利物浦已经有13,000个学生。我们颁发中国和英国双学位,我们已经有90个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位项目,我们已经有八届的毕业生,有数届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
过去十年西交利物浦。主要是想抓住这一个全球的教育探索的这个时代,去做四件事情:一个是去探索一下未来世界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是探索一下怎么样来改进大学内部的运行体系,因为全世界的大学基本上还是使用一种官僚行政体系去支撑大学运作,它不适合用知识工作和知识组织。所以西交利物浦利用自己一个新的国际化大学的这样一部优势,去探索这样这样一种运行体系;第三个是探索一下大学和社会,特别是跟地方社区的互动关系;第四个是通过这样一种探索,影响中国教育改革和世界的教育发展。实际上经过十年西交利物浦在这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西交利物浦的学生在全球备受欢迎,然后跟工业界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然后我们内部发展的一种网络化的友好的教育支撑平台形成一种学术共同体。最后我们也利用几年的时间建立研究院专门去支撑中国的教育改革,现在每年大约有一百多所大学送来上千的教育管理者,包括教师在西交利物浦进行培训和提升。经过十年的发展西交利物浦已经走向了一个在中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的大学。
展望未来,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挑战,那么专业经营人数可能在人群中所占比重较少。以后由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可能有一些传统行业替代,然后要发展一些新的行业,改造一些传统行业,这个时候需要大批的新兴的、综合性的人才。
西交利物浦去年开始开启了自己第二个十年的探索历程,我们戏称为西交利物浦2.0。我们在四个方面,刚才说到的第一个方面,我们要探讨一种培养行业精英的融合教育;第二个是探索一种未来的大学概念和未来大学的校园模式;第三个是我们要跟企业合作和地方政府合作去进行社会实验 — 探索未来中国社会和世界、探索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再比如创新生态的问题;第四个继续扩大我们对其他教育机构的影响。其中最有意义的或者最有影响的是我们将在苏州的太仓建立一个新型的和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大学校园规模相匹配的一个新的教育基地,在这个教育基地里进行融合式教育的探索,大学新模式的探索,大学新校园概念的探索,以及社区的社会实验。所以这是大体上西交利物浦2.0的一个计划,我们希望通过另外一个十年,当世界回过头来看教育的时候,西交利物浦至少给国际教育的版图提供一个西交利物浦在苏州的发展方案,这个方案能够对未来人类的教育提供我们的贡献。
小元:太棒了,那么席校长能不能介绍一下过去十年来西交利物浦大学取得的重大的成就还有特别是对于新的学生来讲它的吸引力在哪里?
席酉民校长:西交利物浦大学过去的成就一个在全球来看,从零起步,能在十年之内把一个学校建成上万人的大学,而且是完全国际化的教育科研水准,是一个国际一流的水准,这很不容易,我们得益于我们所有的老师,我们的双方所有办学的Stakeholder的支持,包括学生和家长的支持,我觉得这是应该可以看做一个奇迹吧。还有就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一个有国际认证的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控制体系和培养体系。最典型的代表是我们的毕业生,他们收到了全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企业组织的认可,每年我们的毕业生有百分之二十人会进到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继续进行研究生深造。百分之七十会到全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大学进行深造,一些就业的人可以直接进入到世界五百强,国际组织,包括一些自己创业。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质量的认可。第三个,我们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群落和研究所,研究中心,还有老师的研究,我们很多研究现在在国际上也收到了一些关注,包括像生物科学,材料科学,公共卫生方面,还有环境科学方面都有一些成就。这些成就也是对人类进步的影响。那么除了研究以外,可能最重要的就是西交利物浦一直试图通过自身的发展去撬动社会资源及影响社会。所以我们整个工业园区过去希望成为中国的硅谷,那么我们当时讲,就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在美国西方有硅谷,在中国应该有一个新的东西,所以我们当时建议政府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东方的一个创新的社区,那么我们给他一个名字叫慧湖。为什么是慧湖?因为苏州的湖很多,中国人习惯把水比喻为智慧,那这个地方应该充满智慧。所以我们一直就有了一个说法,叫西有硅谷,东有慧湖 — 硅谷有个斯坦福,慧湖有个西交利物浦。这个说法已经得到了政府和当地社会的高度认可,所以在当地可以看到慧湖大厦,慧湖论坛等。这个创新生态正在形成,这是西交利物浦对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撬动作用,那么为了进一步加大这样一个撬动,我们又成立了智库。咱们成立了一些校企的合作院。都是我们在过去十年所得到的,这样的一些可以能够证明发展,对社会贡献的这个方面的成绩吧。
小元:席校长你有没有对想对美国的观众朋友们说几句话,因为我知道西交利物浦大学还有一些校友在美国。
席酉民校长:当然了,美国一流大学是很多学生所向往的。西交利物浦的学生毕业生也有很多在美国的一流大学深造,像Yale, UC Berkley,像Stanford还有Harvard等。所以我觉得,我们希望西交利物浦的学生能在美国的大学深造,同时能够跟美国当地社区积极地互动,促进中美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我们西交利物浦也有很多从美国来的教师,包括一些院长,包括一些系主任也是从美国来的,我们希望我们两国之间的教育科研能够进一步的深化和合作,也使我们这个教育探索更上一层楼。因为我对美国教育的体系的认知是美国教育体系更有灵活性。西交利物浦试图把美国教育体系的灵活性,英国教育体系的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中国的重基础教育的三个优点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我们自己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从美国学到不少东西,我们也希望进一步加强中美之间教育的交流和合作,也使我们的探索真正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
小元:谢谢席校长接受我们的专访。
【西雅图中文电台2018年3月报道,记者:小元,文字编辑: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