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国际电影节专题报道,记者:Jennifer Yang】2018年6月9日西雅图中文电台很荣幸的采访到本次参加西雅图国际电影节参展的青年导演忻玉坤。他带着自己第二部电影《暴裂无声》和西雅图的观众见面,这也是《暴裂无声》在北美的提首映。忻导一清早就接受了我们的访问,他来到西雅图已经有三天左右的时间还处于倒时差的状态。就在前一天晚上,在西雅图AMC Pacific Place电影院第一次和北美的观众见面,还未开始已经座无虚席。有很多影迷认识忻导是通过他14年的长片处女作《心迷宫》,在得知此次导演将会出席电影展映,很多影迷早早就已经购买了电影票,很期待这次的新作品.
《暴裂无声》的故事背景和取景拍摄其实是导演家乡内蒙古包头,该片围绕一个孩子的失踪展开,讲述不能说话的矿工父亲(宋洋扮演)追寻孩子踪迹的过程中卷入了煤老板(姜武扮演)和律师(袁文康扮演)的非法交易中。通过不同身份的人物塑造,延展出中国真实的面貌、冷暖色差的故事。导演表示在他的家乡内蒙古包头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城市。市中心在中心,山区都离得很近,往外走一些之后是山区,再远一些是乡村的贫瘠,再往外走就是财富的来源—煤矿。观看最开始的感受是一位电影是围绕着孩子讲述以中国社会三个典型阶层人物在遇到涉及自己利益如何做取舍和决定,但同时它也在把观众带入到影片探讨人性。人性的的灰色地带,没有所谓的真正的好与坏,一个人的一句话,一个想法,一个行为都是可能会改变另外一个人或家庭的命运。 影片有很多的线索,剧情发展,直到最后一刻才能把所有故事串联在一起。 最大的感受是,电影一分钟都不能错过,因为会错过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对于结局的设计,因为要照顾到大部分观众和国外的观众不了解国内的社会问题,导演给予了一种相比较开放式的结局,观众也有了对于结局的一个心里认知。
(西雅图中文电台6月14日的读书观影栏目,9:35-10:25pm, 将播出对电影《暴裂无声》导演忻钰坤的专访,欢迎收听:AM 1150 | HD-3 FM 98.9 | Mobile App: Chinese Radio Seattle | Online Listening: 1150kknw.com/listen)
《暴裂无声》导演忻钰坤专访 (2018年06月14日,主持:亦爽,Jennifer,嘉宾:忻钰坤)
这位80后的中国新生代独立电影导演,已经在2015年获得了FIRST影展最佳导演,同时获得了第51届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提名,可以说是给了他自己和电影很大的肯定。 一开始在准备写剧本的时候,以为《暴裂无声》会是第一部长片。但是在完成剧本之后,考虑的剧情叙事的难度,以及一些场景的调度对于新导演都是很大的挑战。在和制片人沟通以后,决定《心迷宫》从各方面都比较合适,在可控的范围为内。于是决定先制作拍摄了《心迷宫》。到了《暴裂无声》之后,心迷宫拍了二十四天,《暴裂无声》拍了六十多天,有了更好的主创和工作人员的加入,看到成片之后,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忻玉坤导演接受西雅图中文电台记者专访)
看过电影之后,很多人以为电影是个很现实,压抑的故事,导演表示在制作之初包括演员的表演处理,其实希望电影是定位在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加入一点虚幻的元素。也是希望演员在表演的时候稍微夸张一些,把电影定位为一个“寓言”的氛围,来讲述人性的复杂,观众在观看同时也在叩问自己,如果来做选择?
导演对于电影有很特别的初衷,自己从小看了很多电影,当自己做电影的时候,希望能把自己想法加入到电影里,为了观众做电影。听到了大家对于电影的反馈,各个视角的看法,给了导演自己很多信心,好的电影还是需要一个好的故事和剧本。《心迷宫》在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己很冷静的想了很多,很多人给予了他作为新导演的鼓励。在接下来新电影,观众对于导演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心迷宫》之后 很多观众有了很强烈的参与感,那在制作《暴裂无声》时候,也是希望继续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有参与感。这样同样也需要观众能够了解这个故事的隐喻和潜台词。忻导表示当一种类型影片的饱和会让观众很疲乏,他很欣慰《暴裂无声》在国内路演的时候获得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喜欢和关注,希望可能帮他们树立一个更深层次,高标准的对于电影的期待。 忻导在西雅图这几天参观了本地的科技公司,我们也了解到导演正在筹备自己的下一步作品是以科技为题材,所以参观科技公司会给他带来一些灵感的帮助。西雅图国际电影节一直很支持和关注独立电影,我们很希望独立电影有更多的机会,让观众不止对商业电影那种迅速或者流量艺人的简单需求,而是更多思考和反思我们每天面对的人和社会。
(电影《暴裂无声》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