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之后,台湾何去何从?

        蔡英文周三上午在台北宣誓就任台湾总统,开始第二届任期。她的政府在应对冠状病毒大流行方面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台湾距离中国大陆海岸距离只有约100英里,人口超过2300万,但迄今只有440例新冠病毒病例,其中七人死亡。台湾于1月21日报告了第一宗病例,与美国的首宗病例发生在同一天。
        美国国务卿迈克·彭佩奥(Mike Pompeo)在一份声明中赞扬了蔡英文的领导力,包括台湾政府对疫情的应对。
        “她在领导台湾充满活力的民主方面所展示的勇气和远见,对该地区和全世界来说都是一种鼓舞,”彭佩奥补充说,这次疫情的暴发“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机会,看到为什么台湾的大流行应对模式值得效仿。”
520之后,台湾何去何从? (2020年5月20日,小元主持,嘉宾:台湾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 赵雅书)
 

        蔡英文的就职典礼很快遭到了北京方面的批评,后者指责蔡英文所在的民进党试图以疫情为幌子,推动台湾正式独立。
        “他们加紧勾连外部势力破坏台海和平,‘以疫谋独’,”北京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一份声明中说。
        与蔡英文2016年数千人出席的就职典礼不同,周三的就职典礼是在台北宾馆的草坪上举行的小型私人活动。到场的几十位嘉宾大多是政府官员,均相隔一米远就坐。
        在讲话中,蔡英文赞扬台湾人民和卫生官员成功地应对了大流行,许多卫生官员出席了这场就职典礼。
        蔡英文说:“过去这一段时间,因为防疫的成功,‘台湾’出现在全世界的各大新闻媒体上。”
        “台湾’也写在我们一箱又一箱送往国外的物资上头,”她说。她指的是台湾捐赠给其他国家的口罩和其他设备,其中包括数百万个运往美国的口罩。“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一定会向国际社会伸出援手。”
【以上文章来自NYTimes,原标题为《蔡英文宣誓就职台湾总统》,本文不代表本台观点】
台湾总统蔡英文在星期三(5月20日)就职演说中,重申不接受北京的“一国两制”,但会保持解决问题的开放态度,并期待对岸领导人也能负起相应责任。她并强调,未来四年将加强台湾内部的改革。一些台湾问题专家分析了蔡英文下一个四年的政策走向。

为时三十分钟的演说里,她维持四年来一贯立场,而且仅仅以小段篇幅重申两岸关系立场,表示愿意和对岸展开对话,尽力维持两岸稳定,再次强调两岸之间“和平、对等、民主、对话”的四个基础。

黄介正:蔡英文想给北京一个明确硬仗

蔡英文说:“两岸关系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双方都有责任,谋求长远相处之道,避免对立与分歧的扩大。” 她说:“我们不会接受北京当局,以‘一国两制’矮化台湾,破坏台海的现状。”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及战略研究所副教授黄介正对美国之音说:“蔡总统想要给外界,尤其是北京一个非常明确的硬仗,就是她坚持她的立场和原则,这为的是在两岸需要恢复交流对话时,能站稳脚跟,而不是在中国大陆还没有改变立场之前,我们先去迎合北京的立场。”

任雪丽:蔡英文把发球权留给北京

美国戴维森大学(Davidson College) 政治学教授任雪丽(Shelley Rigger)告诉美国之音,蔡英文把发球权留在了北京那边,让北京来决定要不要追求更进一步的两岸关系。

同一天,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马晓光就针对蔡英文就职演说作出回应,说中国仅愿意“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加强交往,继续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对话协商”。

任雪丽强调,这次就职演说有趣在于,蔡英文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台湾的内部议题上,比如防疫和经济。相较过去或许少了一点对两岸议题的关切。任雪丽说:“演说的调性有点像是在说,我们必须照顾好我们自己。”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政经秩序改变之下,专家认为蔡英文想做的,是在四年后留下一个“更好的国家“给台湾人民,也因此,从产业发展到社会安定势必不容轻忽。

经济安全摆第一并不意外

蔡英文未来四年的国家建设工程计划,意在超前部署:产业经济方面,从半导体和资通讯、资安、生物医疗、国防、再生能源到民生战备产业,要打造六大核心战略产业; 社会安定面,要建立健康防疫安全网、社会安全网; 国安方面,着手国防事务改革、国际参与和维持两岸稳定; 并加强国家体制和民主深化。

黄介正表示,疫情之下国际经济情势会不会有危机、产业链的影响,很可能都会冲击到台湾未来长远的经济发展,蔡英文将经济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子是可以预期的,且未来四年各国都将有不同层次的变动,包括今年底的美国总统大选、2022年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结束任期等,都让蔡英文不太可能以今天的演说去定位整个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两岸情势复杂多变,但台湾自身的发展仍有机会把握。蔡英文看中这点强调,谁能在疫情过后,复杂诡谲的国际情势间,掌握机会,谁就能让国家在世界中脱颖而出。

赖怡忠:威胁对准台湾两岸难有新共识

台湾远景基金会执行长、曾任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的赖怡忠对美国之音说,这次的就职演说更应关注的是整体,他分析,蔡英文即便谈论两岸,也是将两岸放在“国家安全”的大脉络下来谈,先谈国防改革、再谈国际参与,最后才是两岸稳定,而未来四年,能否有两岸新共识,发球主导权还是得看北京。

2019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探索“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也连带让两岸氛围产生了更大改变。蔡英文当时公开表明,“我们始终未接受九二共识,根本原因就是北京当局所定义的九二共识,其实就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

赖怡忠说:“现在问题不是说,大家怎么样做才能去讨论新共识,(北京)它要有作为,它必须要有明确的作为,它在军事上面的威胁必须要停下来、它在国际上封锁这边要停下来。”赖怡忠强调,若中国的威胁依然对准台湾,是很难有新共识的。

就职典礼前,台湾仍因中国的压力被排除在本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之外。

不过,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却罕见的在总统就职典礼前夕发出声明,祝贺蔡英文的第二个任期,强调美台夥伴关系将更紧密。

赖怡忠说:“台湾需要的是能够自在地进行各种(关系间)的穿梭和悠游”,他认为,现阶段而言,美国是台湾安全与急需战略平衡的维持者。

蔡英文在演说中强调:“无论什么样的挑战,民主自由的价值,一直是我们的坚持”以及“治理国家从来不能依赖激情,而是要在变局中,保持冷静、指出方向。”

黄介正给蔡英文的第二个任期下了注记:“对外维稳,对内改革。”

【以上来自VOAChinese,原标题为《台湾学者评蔡英文下一个四年执政目标为对外维稳、对内改革》,本文不代表本台观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