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7月13日)星期一明确宣布,美方认为北京提出的涵盖南中国海大部分海域的海上资源权益主张是“完全不合法的”。 分析人士说,美国之所以改变立场,是因为中国近两年在南中国海的行为让美国已经“退无可退”。他们同时表示,美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表态短期内一定会增加两国在亚太地区发生冲突的风险。
美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已经“没有退路”
美国国务院主管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史达伟(David Stilwell)星期二说,美国已经无法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保持中立的立场。
他说,“ 我们不能继续说我们在这些海事问题上继续中立……特别是钻井平台在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水域出现的时候。”
史达伟是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举行的第十次有关南中国海问题的研讨会上说这番话的。他说,中国利用全世界抗击新冠疫情的时期,在南中国海强力推行“强权即公理”。他说,北京正在努力破坏其他南中国海国家的主权,并剥夺它们获得自己近海资源的权利。北京想用威胁和胁迫来代替国际法。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亚洲海事透明项目主任、东南亚项目研究员格里高利﹒波林(Gregory B. Poling)认为,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美国已经到了差不多没有退路的时候了。
他在给美国之音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说:“我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接近没有退路的地步。过去两年中,中国对渔业,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其他合法使用海洋的骚扰变得愈加明显。在不久的将来,未经中国允许,东南亚其他声索国在海上行使其任何权利将具有极大的危险。”
南中国海仲裁案后,中国无视国际仲裁法庭的裁决,继续在南中国海建造人工岛,并将之军事化。今年以来,中国在南中国海更是采取了一系列咄咄逼人的行动。北京不仅撞沉了越南的渔船, 还阻止马来西亚的海上能源勘探。另外,中国还单方面禁止捕鱼,并在有争议的水域进行军事演习。
史达伟说,中国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岛作为骚扰活动的基地,以减少东南亚沿海国家对近海石油,天然气和渔业资源的利用。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国际防务问题高级研究员何天睦(Timothy Heath)认为,美国政府这次立场的改变与美国自2017年以来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以及“最大威胁”的立场是一致的,与日渐恶化的美中关系有关。
他说:“我们看到双方的分歧不断加剧,涉及香港、新疆、与新冠疫情有关的战狼外交以及贸易。问题不断堆积,关系不断恶化。中国最近与伊朗达成协议,该协议本质上无视美国的所有制裁措施。中国要与伊朗建立伙伴关系,这是另一个令人不快的(原因)。双方似乎都在采取逐步升级的行动来维护权威并惩罚对方,这应该被视为朝着这一广泛趋势迈出的又一步。”
美方的最新表态正值美中关系紧张持续加剧之际。最近两年,华盛顿与北京在贸易、科技、新冠疫情、新疆少数民族的人权、香港《国安法》等多个层面展开多次交锋,并互相对对方官员、议员施加制裁和签证限制。
美中在南中国海的冲突风险短期内会加大
何天睦认为,美国的表态有可能加剧业已紧张的南中国海局势,并增加美中在南中国海的冲突风险。
他说: “这将加大自由航行巡逻的风险,也将增加中国海军的风险,当他们试图制止美国并干涉美国行动的时候。现在的风险要高得多,因为美国会觉得它有权采取行动保护自己,而中国人也会觉得他们完全有权根据其本国法律–即这是中国的水域来采取行动。这将加剧潜在的危机。”
一个星期前,美中同时在南中国海进行军事演习, 双方都指责对方破坏南中国海的稳定。
傅泰林(Taylor Fravel)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教授。他告诉美国之音,美国的表态会不会造成更大的风险将取决于美国在未来的几个星期或是几个月是否会采取下一步动作来强化这个声明。
“例如,美国是否会为在越南或是马来西亚专属经济区内的马来西亚或越南船只保驾护航? 美国是否会对它认为在马来西亚或越南专属经济区内从事非法活动的中国船只进行挑战,或者扮演更大的、更直接的角色等。”
不过,傅泰林认为,美国的此番表态实质上与美国在南中国海的一贯立场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只是语调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解释说,美国仍然在南中国海的地貌归属方面不设立场,在海事管辖权方面, 美国其实一直也没有接受中国所谓的“历史性权利”。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反对中国在南海扩张,经常派出军舰通过这条战略水道,以显示航行自由。
2016年,在南中国海国际仲裁案之后,奥巴马政府呼吁遵守仲裁的裁决,但从未明确认可其裁决,也从未将中国的海事管辖权称为“非法”。
波林认为,如果美国希望获得国际支持,并向北京施加压力,以迫使其接受折衷方案的话,这次宣布是有效的第一步。他还说,这样做,也可能为美国未来对从事这些非法活动的中国公司和个人实施制裁奠定了基础。
美国国务院主管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史达伟(David Stilwell)在星期二的演讲中专门提到了中国国有企业。 他说,这些企业相当于“东印度公司”。他说,这些企业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寻求影响力的“攻城锤”。 在被问道美国是否会对这些公司和个人实施制裁时, 史达伟表示“所有的选项都在考虑之中。”
波林认为,美国立场的改变短期内会加剧紧张局势,包括中国可能会威胁其他声索国渔业和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勘探活动,甚至对其他国家进一步施压,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使中国有所收敛。
他说: “在短期内,它会加剧紧张局势。不过,因为中国在威胁邻国方面变得越来越大胆,这种情况(局势紧张)一直在发生。从长远来看,这也有可能会使中国回转妥协,让国际社会可以接受。”
他在自己的一篇解读美国政府声明的文章中说,中国下次在其邻国的专属经济区内对其邻居进行非法骚扰时,出于民族主义的意识,面对美国采取的更有力的应对措施可能会做出更激烈的反应。
他表示,鉴于中国外交官们在新冠疫情期间的表现,有理由相信中国会这么做。他说,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外交官们不是去考虑不要让问题升级,反而是进一步拥抱民族主义。
中菲蜜月可能会结束,其他声索国暗自欢喜
菲律宾政治分析人士理查德·海德里安星期二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南中国海问题研讨会上说,美国的表态可能会终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与中国的蜜月。
他说,“杜特尔特一直希望从中国那里得到重大让步,但是进行得并不顺利。”
兰德公司国际防务问题高级研究员何天睦(Timothy Heath)说,南中国海的其他声索国对美国的表态暗地里会很开心,但是不见得会站出来明确支持美国。
他说: “我认为这些国家会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但暗地里,我想,像越南和菲律宾这样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对此感到暗中高兴,因为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美国会承受来自中国的愤怒和压力。这意味着,他们自己不必这样做。”
所有这些国家都将落后于美国,因为美国更强大,并且能够与中国站在一起。这些东南亚国家很难做到这一点。
今年以来,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东南亚国家的法治主张也明显加强。
越南对中国的抗议一直存在。4月, 因为中国在南中国海有争议岛屿上设置新的行政区,越南发布声明,要求中国政府撤回相关决定。从四月到六月,至少有两艘越南渔船在南中国海被中国海警船撞沉,这引发越南的强烈抗议。
今年5月,印度尼西亚向联合国递交外交照会,表明反对中国“九段线”主张,并引用2016年的南海仲裁结果,指中国宣称的“历史权利”缺乏国际法基础。
6月底,东盟10个成员国通过视频举行年度峰会。领导人们在共同声明中一致表示,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成为确定海上主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基础。
7月12日,在南中国海仲裁案四周年之际,菲律宾外交部长特奥多罗·洛钦(Teodoro Locsin) 呼吁中国遵守四年前的仲裁结果。
【本文来自VOAChinese,不代表本台观点】
(九段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主张各项权益的依据,源自中华民国所主张的十一段线。十一段线除九段线外,在北部湾还有两段)
【背景介绍:中国南海九段线】
“九段线”,中华民国称为「11段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作南海断续线[1],越南称“牛舌线”(越南语:Đường lưỡi bò)。中华民国于1947年提出的“十一段线”(11段线),现今仍是中华民国对于南海国界的根据[2][3];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主动移除「11段线」当中的北部湾两线[4][5][6],最终成为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主张之的「九段线」[7][5][8]。另外,在2014年6月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南沙群岛部分不再以插图形式存在而被整合到大地图中,该界线也比之前多一条而也被称呼为“十段线”。 [9]
关于“九段线”的法律涵义,有“国界线”、“历史性水域线”、“历史性权利线”、“岛屿范围线”等多种主张和解释。 2014年3月,菲律宾正式向常设仲裁法院提交备忘录,以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的九段线是否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有法律依据[10]。 2016年7月12日,由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提供场地和秘书服务的临时仲裁庭就“南海仲裁案”作出判决,裁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南海九段线范围拥有历史权利的说法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表示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其不接受、不承认。 [12]
位置
十一段线顺时针位置:巴士海峡- 北吕宋海槽- 马尼拉海沟- 南沙与菲律宾之间- 南沙海槽(原名巴拉望海槽) – 南沙与马来西亚之间(曾母暗沙南面,是最南的一段) – 南沙与印尼纳土纳群岛之间(最西的一段) – 南沙与越南之间- 西沙与越南之间- 北部湾中部- 北部湾北部。
九段线以十一段线为基础,但是移除了北部湾的两段线。
在2014年6月出版的中国地图中,由于南沙群岛部分被整合到总体大地图中,从横版印刷变成竖版印刷,在台湾本岛外海一侧也多出一条段线,作为十段线的一部分。
历史
根据亚洲史学家王赓武,九段线是最早在19和20世纪由日本历史学者所划定的南中国海的界线,1947年国民政府接受(adopt)了日本的地图(另据前Peter J Brown所指出,并发展为十一段线),随后该日本地图之划分则又由共产政府无更改地继承(inherit)使用[13][14]。国际海域划界专家兹瑞克称,传统海上疆域线决定的是群岛的主权,而不是管辖海域的界限。故“九段线”不能被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线内整个海域的声称。而九段线与现代海权概念的冲突[15],成为南海周边国家对“九段线”产生争议的原因。然而由于“九段线”的产生早于上述国际公约和海权概念的产生年代,亦有学者认为用后生的概念去限制和否定先生的段续线是「缺乏说服力」[注1][注2][16][17]。
根据台大学者李缙颖研究[18],在1883年,德国探险队至南沙群岛进行测量活动,清政府对德国提出外交抗议,表示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立场。 1887年,清政府与法国订定「中法续议界务专条」,划定一条向海延伸的界线以决定海上岛屿的归属,西沙群岛在该线以东并非越南的领土。 1907年,日本商人凯撒吉次在东沙岛上开采磷酸盐,并将东沙岛命名凯撒岛,清政府知悉此事后,向日本驻广东领事表达抗议,日本政府则承认清廷对东沙群岛的主权,但由清廷出价收购岛上日人投资设备。
根据2011年12月《人民政协报》的一篇报道,引述《李准巡海记》所载:清朝海军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曾于1909年率领170余人,乘坐3艘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巡视,对发现的岛屿命名、建屋和挂黄龙旗[19][20]。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36年(1947年)南海诸岛位置与十一段线图
1935年4月,法国派遣军舰载运30名越南人长年移居南沙主岛,占领了包括南沙主岛在内的西沙、南沙两个群岛的6个岛,后又扩大为9个岛礁,即“法国占领九小岛事件”。但当时国民政府无暇处理此问题,仅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和表达抗议[18],并于1935年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把至北纬4°的南海疆域用国界线标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为推行南进战略,从1939年3月起,日军从法军手中夺占西沙群岛,3月底又攻占南沙主岛。 4月9日,日军为了杜绝后患,驱赶了占领南沙部分岛屿的法军和越南渔民。不久,日本海军陆战队、气象情报组和通信分队进驻西沙永兴岛和南沙主岛(日军命名为「长岛」)。
1946年10月5日,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法军占领越南全境,包括西沙林岛、南沙主岛和西沙、南沙的部分岛屿,在岛上建立了石碑。国民政府对法舰行为提出了抗议,并决定于当月及1947年1月4日与法方谈判,但法国因越南战事紧张放弃谈判。 1946年2月9日,国民政府重新占领林岛,改名为“永兴岛”。 12月10日,国民政府占领南沙主岛并命名「太平岛」,竖立刻有青天白日徽的石碑[20]。 12月12日,中华民国政府重新驻兵太平岛,派遣海军对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礁进行实测和绘制了南海诸岛地图,包括《南海诸岛位置图》、《西沙群岛图》、《中沙群岛图》以及《南沙群岛图》等[5][21]。
1947年1月17日,法国军舰「东京号」到西沙群岛;1月18日,中华民国驻法国大使钱泰发表声明:西沙群岛属于中国[22]:8269。1月19日,法国军舰在西沙群岛登陆;外交部长王世杰约见法国驻华大使梅里霭,就法国军舰「东京号」在西沙群岛登陆一事,郑重表示西沙群岛之主权属于中国[22]:8270。1月21日,国防部长白崇禧宣称:「西沙群岛主权属于我国,不仅历史、地理上有所根据,且教科书上亦早载明。去年敌人投退出该群岛后,我政府即派兵收复。本月10日有法国侦察机一架飞临侦察,18日复有法国军舰一艘驶至群岛中最主要一岛,我守军当即表示守土有责,不许其登陆,并责令其退走。」[22]:82711月24日,法军再度登陆西沙群岛,中国政府对法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并派军舰驰赴西沙群岛巡视[22]:8272。1月26日,外交部情报司长何凤山称:西沙群岛主权属于中国,汉马伏波曾到该群岛,清宣统二年李准亦悬旗呜炮,正式成为中国领土;根据1887年中法条约规定,红线以东属于中国,故无论在历史上、地理上,西沙群岛均为中国领土;法军之登陆,无疑系属非法[22]:8273。
1月27日,西贡法国当局向报界发表关于西沙群岛争端之声明,略谓:「法军舰『东京号』载有少数军队,一部分奉命在波西岛登陆,其余在拔陶儿岛登陆。上述两岛有1938年法军所建军队营房、码头及气象站,可见主权属于法国。」[22]:82731月28日,中国外交部照会法国驻华大使,抗议法军入侵中国西沙群岛珊瑚岛[22 ]:8274。1月29日,中国外交部次长刘锴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记者招待会上郑重否认法国政府外交部声明中谓中国于1938年同意法国占领西沙群岛之说;称中国于彼时仅重申其一向立场,中国对该岛之主权,为无可争议者[22]:8275。
2月28日,国民政府完成接收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任务[22]:8298。
4月14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召开专门会议,会后出版《南海诸岛位置图》。把国界线最南端标在北纬4°左右﹔标明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位置和岛屿名称﹔使用11段国界线,圈成中华民国南海海域范围,又称「传统疆界线」、「“U”形线。」[20]4月29日,中华民国外交部与内政部、海军总司令部会商确保南海岛屿对策[22]:8344。
5月21日,「永兴」、「中业」两军舰驶抵南沙群岛之太平岛,驻守南疆[22]:8358。12月1日,内政部核定公布南海各岛名称,这些岛礁是中国固有领土,自经国防部会同各有关机关接收后,整顿竣事,由内政部命名:一、东沙群岛,包括东沙岛等三岛;二、西沙群岛,包括:(甲)永乐群岛,其内有甘泉岛、道干群岛等九处;(乙)宣德群岛,其内有西沙洲、赵述岛等21处;三、中沙群岛,包括西门暗沙等29处;四、南沙群岛,包括: (甲)危险地带以西各岛礁,其内有双子礁等27处;(乙)危险地带以西东各岛礁,其内有海马滩等4处;(丙)危险地带以南各岛礁,其中有保卫暗沙等16处;(丁)危险地带以内各岛礁,其内有曾母暗沙等40处[22]:8463-8464。内政部重新审定南海诸岛地名172个,并进行公告,原南沙群岛改名为中沙群岛,团沙群岛改名为南沙群岛,同时还出版了《南海诸岛位置图》[21]。作为现代中华民国南海地图的重要蓝本,《南海诸岛位置图》国界线最南端标在北纬4°左右;在南海海域中完整地标明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位置和岛屿名称;使用十一段国界线,圈定了中华民国南海海域范围。
1948年2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开发行《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主张了中华民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邻近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范围,其附图《南海诸岛位置图》即标明了这条断续线。这条断续线经中华民国政府审定,标绘在中华民国官方地图上,是中华民国政府对外主张的立场[23]。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后,从西沙及南沙群岛撤军,失去部份11段线内岛屿的实际控制;除了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独立后皆声称对11段线内的部分岛礁拥有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版护照上印有九段线的地图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移除“11段线”中北部湾的两段,形成“九段线”[5][注 3]。
1955年,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飞行会议在马尼拉召开,16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出席。与会代表认为南海诸岛中的气象报告对国际民航组织相当重要,因此通过第24号决议,要求中华民国政府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工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意见[18]。
1956年6月15日,北越外交部副部长雍文谦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北越大使馆临时代办李志民时表示:“根据越南方面的资料,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应当属于中国领土。”越南外交部亚洲司代司长黎禄进一步具体介绍了越南方面的材料,指出:“从历史上看,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早在宋朝时就已属于中国了[24][25][26] 。”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其关于领海的声明中规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宣布此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注3]。 1958年9月14日北越总理范文同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公函,称「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8年9月4日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的决定和声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尊重该项决定并指示具有相关责任的国家机关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理各种海洋关系时彻底尊重中国的12海哩领海」[27]。
1961年7月13日,越南将西沙群岛从法属印度支那时期所属的承天顺化省划入广南省[28]。
1970年代,在南海发现石油和天然气[29]。
1958年至1973年间的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明确了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海床资源归属、海洋科研、争端仲裁等各种权益和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各国都公布了本国对于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权益要求,以及详细的领海基线。
1974年爆发西沙海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西沙群岛。 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政府在南海问题上一改北越过去承认西沙、南沙为中国领土的态度,出动海军接收原为越南共和国占领的南沙海岛,将西沙、南沙纳入其版图,改名为「黄沙群岛」、「长沙群岛」,后又爆发了1988年中越的「3.14 海战」,总计越南通过石油开发、驻兵等方式在实际控制数十个南海岛屿[18]。
越南1977年公布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对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越南大陆架之声明》确定,越南的领海是从基线起向外延伸12海里,其内是越南的内水。毗邻区24海哩,专属经济区200海里[8]。在越南之后,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各国也通过各种立法,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权益进行了确认。
(九段线」与南海各国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出的主张重叠)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30]。
2011年6月20至21日,中国外交学院教授苏浩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举行的峰会上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后,东盟外交官员Termsak Chalermpalanupap及中国海事研究所博士Peter Dutton先后发言指出UNCLOS并不承认历史为主权声索的基础,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政治系荣誉教授Carl Thayer则认为「中国用历史来证明主权显示其主张在国际法下缺乏法理基础。」[31]
2011年8月,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邹克渊认为,地图上的段线如同其他证据一样“可被看成是支持中国对南海声称的一种证据,有助中国对线内诸群岛提出主张,也有助作为中国与南海其他国家划分海上边界的证据,因此要加倍保护珍惜。”[8]
2011年12月,《人民政协报》刊登何立波的文章称,由「台湾当局和日本缔结的《中日和约》,明确西沙、南沙群岛主权属于中国」[7]。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其涉及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已经明确」[32][33][可疑][注 3]。
2012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副司长易先良对于“南海断续线”问题回指「中国公布断续线在前,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后,要求断续线符合《公约》本身不符合实际;断续线是为了重申中国的领土主权以及相关海洋权益,并不是因为划这条线才拥有这个权益。《公约》不规范、不影响各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不能将《公约》作为评判中国在南海主张合法性的唯一或主要依据。《公约》本身并不排斥在它之前已经形成并被持续主张的权利,更不能为任何国家侵犯和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制造“合法性”。」
2012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启用新版电子普通护照,包含南海“九段线”暗纹的中国地图出现在第八页左上角,下面是天安门图案。 2012年11月,越南和菲律宾分别就其内页中中国地图包含南海“九段线”提出抗议,有数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因持新版护照签证或入境越南时遇阻。
2012年7月31日,菲律宾公开招标南中国海3处油气田的开采权,其中两块在“九段线”内。
2014年4月6日,越南人民军评论指中华民国是在1946年借战乱「侵占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而线则是由「一个叫白眉初的中国人随手在中国地图上画上,也没有做出任何关于这线法理依据的解释,后来民国政府就模仿白眉初画出版了地图。」[34]评论又引用中国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李令华在2012年6月14日《南海争端:国家主权与国际规则》研讨会上的发言,指中国划分九段线「没有具体经纬度,也没有法律依据,同时也没有其他国家承认。」[35]
2014年9月13日,台湾安保协会主办「美国重返亚洲与亚太区域安全」国际研讨会,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司徒文在会上表示,目前国际社会上只有台海两岸均以九段线作为自身南海主权的依据,既不合理、也不符合国际法规范,因此台湾应主动放弃这一论述[36][37]。但2014年9月15日,美国在台协会发言人金明强调,司徒文不再代表美国政府,司徒文的发言纯属个人看法[38]。
2015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动宣布,南海南部的纳土纳群岛主权属于印尼[39]。
2016年7月12日北京时间下午5时,海牙仲裁庭公布裁定结果,表示中国对九段线范围内的资源拥有「历史权利」的声称,并无法律基础,而且中方声称对南海九段线范围拥有历史权利的说法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0]。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则发布公告称:「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郑重声明,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41]
争议
关于“九段线”的法律涵义有着多种不同的主张和解释[42][43]。
有中方学者认为,在1947年前后九段线出现时,南海各国并没有对“九段线”提出任何质疑[44],前苏联、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出版的地图上均标有11段线的「断续国界线」,并注明归属中国[45]。鉴于南海已经被瓜分的现状,以及中国对南海近代以来实际控制的虚弱,一些观点认为“九段线”圈定的并非海域而是岛屿、大陆一些学者也并不坚持对九段线内海域的完全主权,而是把重点放在南海诸岛主权上。
【本文来自维基百科,文中引用恕不一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