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香港的君港集团创始人李西云,有着传奇的经历,他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在建筑工地打工,14岁开始做项目经理,之后他通过自学考取了大学,并攻读医学院,毕业后行医十年,期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担任香港的区议员。十年前,李西云来到美国,他先后在休士顿、达拉斯、波士顿、亚特兰大、洛杉矶等城市投资,并于2016年来到西雅图,并把他成立的Basel资本公司的总部搬到了西雅图。刚届不惑之年的李西云,几乎做什么成什么,他开创事业,不仅有着他钦佩的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的精神,更有他自己独有的“神医精神”– 他把几乎每一个项目当作一个病人来看待,“你说这个病人身上长的是肿瘤,我第一会考虑,可能不一定是。第二,哪怕是肿瘤会不会是良性的?所以不要那么快下结论,认真地去思考,去解决”。
2019年1月16日,君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西云做客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向大家讲述了他的传奇经历。请听节目录音:
专访君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西云先生 (2019年1月16日,小元主持,嘉宾:李西云)
【2019年1月16日,君港集团董事长李西云先生接受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专访的文字实录】
小元: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听西雅图中文电台美国故事栏目,我是小元,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君港集团的董事长李希云先生,欢迎George。
李西云:各位听众好,我是George,
小元:李西云先生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最开始没有上大学,应该是很早就打工了,后来又考上了大学,在香港读了医学院,后来又做了医生,在他的才华被发现之后, 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还担任了香港的一个区的议员, 现在又到美国来发展做房地产。不管做什么,做的都非常的成功。现在他的君港集团在西雅图也有很大的发展,我们非常高兴请到George来做客我们的节目。George,你能讲一讲你来西雅图这几年的感受嘛?
李西云:好的。西雅图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的好。我来自香港,在香港的生活,做事业的经验在美国这边有很多都是用不上。所以来了这边是完全要适应一个新的社会规则,新的一个城市,新的一个国家。 我觉得在这边的奋斗是也是挺艰辛,但是也是很值得,因为背后还有个目的,就是陪着孩子在这里成长。所以就到这边来了。我是2016年10月1号在西雅图开始办公,成立了这个在西雅图的美国的分公司,我们在这边的分公司叫Basel Capital。在这边感觉是一切从零,感觉就像是刚从大学出来的那一刻,什么都从零开始,也非常有趣。突然间感觉年轻了。
小元:其实George在美国的发展,到西雅图只是最近的一站,在来这里之前已经发展得比较成功了,是吧?前面您去过哪几个城市,都做了哪些事?
李西云:我从2010年开始关注美国的市场,大概是在2012年中,看见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不会再跌了,所以我们从12年底尤其是13年初,我们就基本上把香港的资金都调过来,在休士顿、在达拉斯、在波士顿、东海岸那边还有这个那个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还有洛杉矶、三藩市都收购了一些资产,当时主要的目的是收购的一些是foreclosure的资产,我们会在当地成立自己的装修公司,请一些人来替我们装修,工程做好了之后,我们也会自己再管理物业。
所以前面主要做的是投资在这么多城市,在两年之后就跟当地的开发商一起合作,做一些开发一些服务式公寓,还有其他的一些销售性的项目。那我们是16年10月1号到搬到西雅图,来把总部搬到这里来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想做自己的品牌,自己做开发,要找一个城市来容纳我们的后面的这个发展。所以就搬到西雅图来,
小元:太棒了,我觉得都是大手笔,因为我所了解的您做的那些投资、开发的项目都很大,
李西云:和黑石这样的公司相比,我们只是一个小公司。 比如说在亚特兰大,黑石是我们的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在亚特兰大买一万多个单元的独立屋,那我们其实买了只是买了几百个而已。所以相对他们来讲,我们的同事都有很幽默的感觉,那天到市场上去收集这些foreclosure的资产的时候,一旦看到黑石的人来了,我们就打道回府,因为知道他们会什么垃圾都一起扫,他们讲究的是量,他们不讲究个体,而我们会精挑细选。所以比起他们来说还是算不上大手笔。
小元:他们什么垃圾都收的话,是不是他们会把价格抬上去吗?
李西云:他们很有意思,照他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如果照着他们的那条路去走,我们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他们把房子买回来,买回来之后去找了工人去买了很多木板,把窗门全部封掉。在这过程当中他们不去翻新,不去装修,因为他不需要,他不想做。租金的收入,这些收入就没有了。他在那放两年,甚至有些水管都会给人偷掉。所以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甚至房屋被人烧掉都有的,但他们讲究的量一个资本的力量,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用时间用资本去控制,那到了一定程度,因为金融的这个危机过了之后,哪怕它只是剩下一堆烂木头或者是一些地也是值钱的。值钱他是值钱,对,所以比如说我们在亚特兰大,我们最便宜的foreclosure的房子是过只要28000就买回来,装修就花了3万。 然后收着租,那我们前前后后的成本是6万块钱,现在大概值26万。这就是这就是一个经济一个周期的恐怖的地方。
小元:相比之下,还是你们挣钱了,因为黑石他们如果什么都不弄的话,就没有租金收到。
李西云:对,这这一块是不单没有租金收入,而且他会整体资产会没有保养,没有人去用,烂的更快,所以大家的生存模式不一样。但如果说你管理的资本很大的时候,你采取这种方式去去生存的话,你根本上就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时间去管理,所以我们正好是走一条就是跟他们没有竞争,不存在竞争的道路。
但是我们跟他相互依存,为什么?他跑到哪里我跑到哪里,因为它是航空母舰,我们是小船,所以这个航空母舰驶进这个港口,海水就涨起来,那我这小船也跟着一起涨起来,所以这是我的生存哲学。
小元:我们还是要回到您原来香港的奋斗历程,我觉得那些都很传奇,您一开始就是没上学,相当于在打工,但是后来挣到钱了之后又去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是很难的,之后又当了议员,又是像做公仆一样,都很不容易。
李西云:我想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在香港的事情,或者在香港熟悉我的人都会说,包括我的岳父,我太太她爸爸,他本来就是我的好朋友,后来是生意上的伙伴,他在做我好朋友之前也是我病人,他也跟我讲,他说你已经做了很多人好几辈子都做不完的事情,就像演了一场人生电影。
我说这是我人生格言,人生就是一场戏,假如人生是一场戏,你就每一个阶段你演好你自己,你享受,你不在乎你演什么角色。我在工地里面做、大陆叫搬砖的这个工人,我也做,我也做过挖土挖泥的工作,都做过,那你每一段经历,你把它享受,做好它就行。我是在大学之前只受过很有限的正统教育,只受了很有限的读到六年级毕业,小学那小学毕业,刚考上初中,继续读书的时候,我妈妈心脏病还有肺结核差点去世了,而且是发生了一些中风,因为心脏停止跳动时间太长导致的她有些小中风。
像这种家庭情况,我还有一个弟弟,那就该考虑出来。是否你接受政府的救助,但我特别倔强。我认为一个人有头脑的人,有智慧的人不应该伸手向社会要一些资源,我觉得你应该是自己养活自己,那我跟我妈妈讲,我想出来打工。我妈妈觉得简直不可理喻,不可相信。你小学六年级打什么工,我跟他讲,实际上家里很穷,单亲家庭。我小学三年级已经开始自己开始当做一些小生意,放了学,在马路上边上摆地摊,卖一些水果,卖一些东西,已经在做生意赚钱,那我说我有这个头脑,我说行行出状元,我做什么东西都应该多多少少有成就。
我说我就出来先打工吧,那妈妈是含着眼泪答应我,但是我也安抚他,我说,我看了很多很励志的故事,我特别佩服一个企业家是台湾的台塑集团的王永庆,我知道他也是没怎么读书,他就出来创业,出来打工。那后面整个这么大的集团它能创造之外,为什么我不行?那妈妈是笑着含着眼泪送我去上班的肯定有。是到亲戚家里去求那个亲戚,他是一个工程的一个包工头,说你把我孩子拉扯一下。
因为实在这个家这个揭不开锅了。就这样我第一天进入工地里面上班是现在香港的元朗的一个嘉湖山庄,嘉湖山庄的第一期工程做地基工程。从就从那里开始,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当时是12岁,非常小的可怜童工,童工是严格来讲是不合法的,但是当时候的香港管得没那么严,还有很多从大陆偷渡到香港去工作的人,就是那个时候工地里面没有人管,那可以偷偷的打工,那就我就在那里打工的过程当中跟着这些工程师建筑师,跟他们学怎么看图,怎么去理解这个图的那个工程施工,学这个图怎么对照,那学着学着就学会了。
我进步的很快,大概半年后,我的亲戚就说你这么小,这个让你干体力活是浪费你了。但是我发现你小子这个头脑很好,你的项目经理跟我讲,基本上你已经在工地里面做项目助理。我说的确是有这个事情,因为每天我比别的人上班要早半个小时。下班我比他们晚半个小时下班,为什么?早半个小时上班,是因为我昨天知道明天要干什么。我替那些工人师傅都把工具机器什么东西都插好,加好油,弄好给他们以最快的效率,可以上班。
那下班是因为大家是打工的,没有责任心,把工具都扔了一大堆,又有危险,那我是迟半个小时下班,是替他们把这些东西都收拾好,我才走。那这个这是对外人来讲,你这样做是有点拍马屁,但是其实他们搞不懂,这是我的家教。就是家庭教育就是这样。OK所以我爷爷跟曾经跟我讲过说,你出去工作,你不要把别人的这个公司里面打工,认为你是打工,你要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所以这一点是引起了。我的项目经理非常重视,他就把我的事情就跟跟我当时的那个亲戚老板讲了之后,他很高兴,他就开始栽培我,说那干脆你就学管理。到现在,我的办公室都是常常放着白色的帽子,我是引以为重,那是我人生第一个光环。
我人生第一个肯定就是黄色的这个工人的帽子换成白色的行政的帽子,我那时候是12岁半,六个月之后,开始正式给我一个职称,就是助理项目经理。所以我觉得很多人觉得工人什么看不起那种蓝领的帽子,我特别的这个在乎,因为我的人生当中第一个光环就是从那里开始的。我以戴工程的那个白色的帽子为荣,我非常喜欢。大概做这个项目助理,一年半之后就14岁,有一个工程师非常糟糕,他负责的楼可能可能会烂尾。那是临危受命了,就说这是你小子搞好像管理的不错,要不你去接手,当项目经理。我鼓起勇气去接过来。我当时想是反正你都做不下去,我做坏了也没有关系。那做好了,万一给我做好了,这奇迹就来了,所以这个很感谢我妈妈给了我一些人生的启蒙。他跟我讲任何当大家都觉得很糟糕的事情,那时候你应该抢着来做,因为你这样大家都有预期最失败的预期,你最容易成功,就是那一刻。我想起这句话,所以我就不顾后果了,把它接下来。结果这个项目本来是亏钱,我们的老板都想打算烂尾去把它扔掉算了,结果给我做到不但不亏钱还能完成,更要命的还赚了20%的钱,那我们项目工程最赚钱的也只有占30%,那算起来的话是非常成绩优秀了,所以就在香港的这个这个工程管理界我是一炮而红。16岁我是一个响当当的这个项目经理,16岁就当项目经理,但是管理到成功,真正让大家肯定的时候已经16岁了,
小元:那您做到什么时候让您觉得还是要回到学校去充电?
李西云:这个还有那么点小故事。当时候就觉得一直觉得是需要一些知识,我在当我当了这个项目经理之后,我的社交平台变了,已经跟在老板身边,出入各种场合已经不一样了,因为我是个红人,有很多大的这个建筑公司工程公司的老板,他们都很喜欢我,想挖我。所以我出入的平台也不一样,但是在社交过程当中,我发现没有受高等教育是很悲哀的。比如,谁是梵高?我不知道。是不是毕加索我更加不知道。很美好的音乐。我不懂欣赏,很多好的东西我无法理解,只是人家说好在哪里?
但是我对那些都一窍不通。在那一刻我知道,这条路再走下去,我很快会当亿万富豪,因为我做工程非常出色,但是我如果是想要人生更完美的,我应该受高等教育,所以我就定下这个目标,慢慢的去做。这个我从那个14年开始,不是14年是那个94年。当时就开始让我妈妈注册了一家公司。因为我不够合法年龄去注册公司,妈妈给我注册一个公司,就是开始做做做包工头,做做工程公司老板。我但是我一说我要创业,你到有很多公司的这个合同就扔过来,你来给我管理。
那我觉得受宠若惊,所以几年间我赚了很多钱,赚了很多钱,买了房,买了车之后,我觉得该正视我之前的梦想。所以请了一个退休的大学教授,是我教会的教友。我是从基督教开始!对,我给我一些补习一些启蒙祈祷,就开始引领我,我大概用了一个半月时间,把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三年的课程用了一个半月前学完了,他觉得很欣喜很惊奇,所以你说这个读书有多难?其实我发现人开窍了之后,有了悟性之后其实很轻松,所以就这样一直这样自考考下去,直到考到医学院为止。
我就把公司分给了我们的员工。为什么分给我们的员工?是因为我16岁的时候创业,这些师傅都是看着我长大的,看到我成长,看着我过来,他们知道我的人品,但是毕竟你才16岁,你振臂一呼,你说要树立你的江山,他们是义无反顾辞职来跟着我干的。我觉得我既然都不做了,我是应该替他们做些贡献,所以我把公司的股份都转让给他们,我就这样就就出来自己开始读书,完成我的教育。就这样进入了大学,所以我想这种过程是我应该是香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但你问我后面会不会有来者,我想太不可能。
小元:你可以把主要的股份,比如说51%留给自己也可以,为什么?
李西云:我现在想想后悔,因为为什么?给了他们之后,我不是后悔的利益问题,我是后悔的事,交给他们之后太天真了,他们失去了我这个灵魂人物之后不团结,结果公司经验两三年就倒闭了。所以我是很后悔,但是你说为什么给他们刚我刚才说的,我只是想给他们回报。就是我历来有一个性格,就是希望跟着我一起奋斗的人会得到他应有的回报。 这是我的一个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些想法。
小元:当时您为什么选择要学医?就是回去读大学?因为您做工程管理已经做了好长时间了。
李西云:学医是因为一语成谶。我妈妈做个绝育手术,大陆就叫结扎,那做了之后有一天我扑过去,我说,妈妈抱一抱我,因为两天没见到妈妈了,妈妈就疼,说那个肚子疼,我说为什么你疼?她说医生把我阉了。当时我很生气,我说我也长大要当医生,我也把他妈妈给阉了,他们实在太坏了。当时这个东西就是童言无忌,妈妈有时候会提一提,你长大不是说要当医生吗?其实这也潜移默化,当我考的大学成绩很好的时候,我就当时填学校的时候,就鬼使神差地就填了医学院,所以就就这样当了医生!
小元:那这为什么要一直当下去?
李西云:是因为我是打算读完大学出来后继续从商。结果我大学的教授跟我讲,他说你是王八蛋。我说老师你为什么骂我?他说你既然要从商,你为什么不进商学院?你进医学院干什么?我说那你也不用那么生气,他说你知道你交的那个学费只占了你大学培养你的经费的百分之几十都不到,培养一个医生是很昂贵的,你知道吗?
那你进来这里,你是不是走错门了?那我说那我不读也不行,名额给了你退也退不了了。那怎么办?我当时一声长叹型,豪爽一点,贡献社会十年,我毕业的时候先当十年医生,我还了社会的债,我再回头从商。但我这个人的性格很倔强,就是我决定了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成功,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也一定要去做,何况是对别人。我跟我老师讲,你看了我一定做过十年,但是既然要做就要做好,不要让人生留下一个不好的东西,就说你在哪一个舞台,你演哪个角色叫研讨,不要吊儿郎当,所以为了这个十年的医生准备好,当这个十年医生,我一定要把它学好,所以就后来又到大陆去拜访名医,到四川、到天津、到北京等地去各个医院的名医去拜访他们,学他们的几十年的经验。
所以我很幸运,我都得到他们的喜爱,把他们的毕生所学拿过来,拿过来之后,我回去香港很快就小有名气,所以做的是非常还不错。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做的不错,是给香港中文大学的这个这个医学院的院长治病,就变成找我进去大学教书,在完成了一个
小元:欢迎回到我们美国故事栏目的节目现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君港集团的董事长李希云先生,李先生他的经历非常的传奇,他12岁的时候就去打工, 14岁就当了项目经理,16岁有了自己的公司,但是他还是决定要回到大学去。因为亲情的原因就选择了学医学,学完之后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就是回馈社会,行医十年,自古英雄出少年,李先生很小的时候就成就了很大的事情,就是说每做一件事情都做到了一个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一个程度,就能够小小年纪就做出了很大的事业。
李先生甚至在不同的行业当中都能够做出非常卓越的成就,不管是行医也好,做投资、做建设、做开发也好,都非常的成功。那么您在香港行医十年当中,是不是也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做兼职当老师?后来又当议员是不是在这个十年之内吗?
李西云:对的。这个是刚才讲了从医十年是还社会的债,当老师当了五年是还老师的债。当时我也是在那里跟了很多名医,他们说你学的很好,一般学生跟她学一年,你一个半月、两个月,你基本上我都想赶你走,所以我本来是比如说跟着A老师,A老师完了之后还写推荐信去B老师那里,所以是非常短的时间,学了很多东西,但问题是他们有问题来了,知道我是从医十年就要进商界的,他说你跟了我们,我们教你那么多东西,你不传承下去挺可惜的,这个我也是默默不说话,但是心里面也暗下决心,假如有这个机会,我希望还是把这个债还上,还是做出一些贡献。
所以当香港中文大学的这个医学院的一个副院长,他的岳母,膝关节,要坐轮椅!西医治不了,但我懂西医,也懂中医,我就给她看好了,看好了他特地来拜访,人家说是三顾茅庐,他是应该是六顾茅庐,请我去教书,我当时并不是摆架子,我只是考虑现实利益!我不能随随便便去教书,当时当教授的薪酬,但是我当医生赚的钱是教授的三倍,你让我怎么放弃行医?是的,我已经有事业了,我已经成功地当医生了,我每天看50个病人,你要看我的话,你得三个月前预约,否则你轮不上号。
那已经成功到这个程度,让我去放弃是很难的,所以他来了六次,但后来还是我自己良心发现,我觉得。他最后一次,我记得那一年是一个中中秋节,他拿了一盒月饼,他说国辉啊,我这一次是最后一次拜访你,还是想要你去,你帮帮忙把(医学院的)这个水平提升一下。我最终是答应他了,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我知道我不能一直教下去,所以我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的产量。我五年带了30多个研究生,唉呦不得了,那绝对是高产量的,但这个代价是什么?代价是你必须天天晚上备课,天天晚上你要改论文要替他们处理,所以我是五年下来老了十岁的样子,以前头发浓黑的,现在靠染发,还开始掉头发,所以我的研究生说老师你比我还辛苦,我说确实比你辛苦,因为你很多事情要我知道,你们只是个研究生,其实带博士生比带硕士生更辛苦。
因为硕士生不懂研究,不懂论文怎么写,博士是已经有了硕士的这个基础了,他已经懂得那个游戏规则。这特别累,但是带博士我又不够资格,因为为什么?我自己没有博士学位,所以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把一个全科医生变成一个专科医生,我带了30多个研究生,我算是桃李满门,我其中一个学生今年的夏天就要到哈佛去读博士了,我觉得很骄傲,我觉得在另外一块我对我的恩师也有所交代,也算是还了债。有在香港的媒体采访我,问我过去就是童年时吃不饱饭上学哭,但是你就这样过来了,那么你对这个社会有什么看法?我说他们就是说你对社会有没有那种怀恨,我说我没有。确实没有。我觉得这个社会很人道主义了,只要我要愿意,我就饿不死,第二,我觉得这个社会给了我很多机会,而且没有战争,没有灾难,我已经很幸福,所以当我力所能及的时候,我特别想回馈社会,尽自己的能力,做到多少是多少,而且是希望做的好事,不要去留名。因为你如果是跟名义挂在一起,它又变成一个利益,所以我觉得我能做什么,这就是我前面的这个奋斗历程,40岁,人们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接近不惑之年的时候,就浪迹他乡创业,陪着孩子来美国读书,同时也全职地在从商。我基本上把社会的在还有老师的恩都都报答完了,我才全职地去实行,我的理由
小元:您有没有想过把医术传给您的小孩,就是后一辈?
李西云:他们要是愿意的话,我到时候还会当他老师,再看他们的兴趣,现在看起来他们比较喜欢做生意。
小元:您也担任了香港一个区的议员,那么当初是为什么会想到要当公仆,就是服务大众?
李西云:人生其实很多事情,其实是有些大的事情你是在计划之中的,有的事情是没有计划好的。我觉得是一个巧合,就是你为人处事做社会的活动多了,有一些议员要退休了,他觉得想让你接上去,就仅此而已,我没有太多的政治的目的或者主张。我在社会上活动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做议员不适合我,所以我就觉得做这个没有意义。因为这方面的才能我不擅长,浪费了我的时间,更加浪费我陪家人的时间,那觉得不是说从政就不好,只是说我有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做。
小元:但是您在这期间也做了不少的工作,是吧?您当选为这个议员,是跟您突然成名了,或者说有知名度特别高,有关系吗?
李西云:有关系,我觉得。医而优则仕都有关系。是有很多人问我,你怎么能做这么多事情?我现在想起来,有很多事情是因为你一样东西做好了,从而有一个连锁的反应,就你这次也处理好了,其他事情也处理好,比如说现在我来美国,我不是科班出身的建筑师,但是我们的建筑师团队,我们自己的设计师,我陪着他们做,我做的事情一点不比他们少。 他们也很惊讶,说老板以前是搞设计的吗?我说不是,我是医生,但是我一社区一个社区地规划,他们问,你怎么规划的?我跟他们讲,这里是心,这里是肝,那个是肠道系统,哈哈哈哈,我是在画这个手术方案,他们觉得很搞笑,我跟他们讲就是你一样东西懂了,其实很多东西都是通的。这就是一理通百理,明着他是在同样的哲学范畴之内,当然完全靠我做的了吗?可能有困难,因为我要问我们的建筑师,这个地方你查了那个区域面积,他到底是后退15呎还是20呎,这些东西也要去查。
我因为他们天天盯着那个项目,所以我随时可以得到信息。我记得第一个项目是我自己设计,就是还没有招聘到员工的时候,我自己在查这些法律的、这个Zoning的这些东西,所以做任何事情,其实万变不离其中,它还是同样的哲学体系,还是同样的做事方式,只不过你做的事情不一样而已。这是我的人生活了40个年头的一个悟到的一个道理。
小元:您在香港担任医生、还有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教授师期间,有没有什么事件让您声名鹊起,因为我们知道您在香港是一个公众人物,知名度非常的高?
李西云:我也不知道,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预感我在西雅图也会将来会很有名。为什么会有名我也不知道。因为我做事情,我太太总是跟我讲,你从来就没有按照常理打牌,做项目,我在西雅图做的都是别的开发商不要的地,他们扔掉的,他们不需要的,或者他们根本上做不来的,我拿过来做,
但是我基本上都用我们香港的这种土木工程的这种头脑去把它设计出来。所以我觉得是专心致志的做好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台湾的那个台朔集团的董事长王永庆,这这个老先生已经走了,他对我的启发很大,他没上过什么学,他做的事业其实起点是很低,只是卖开一个小杂货店,就是卖米卖些柴米油盐,他把事业能做到这么大,我在他那里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学。
就是很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你把它做到极致。我看他的一些传记就说你卖米给他就卖了就卖了,他不是,他会记下你的米缸。还有多少米?他什么时候送到你家,他会把你的米缸的旧的米倒出来,把你的米缸清洗一遍,再把新的米倒进去,再把旧的米放在面上面。这样你不会吃陈粮,其他的人不会这么做,就这一点。他把所有的市场给垄断了,这是靠着心、靠着爱、靠着努力去做出来的,不是靠的一些投机取巧,这一点对我人生的这个这个启发很大,所以我们现在做的项目,每一个项目每一块地都是我亲自去看,亲自去找,亲自去设计。 就是这一点我觉得是跟王永庆先生是非常相像的,这是照着他的路在做,照着他的哲学在经营!
小元:欢迎回到我们的节目现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来自中国香港特区的一位传奇人物,李希云先生,李先生在香港是可以说知名度非常的高,而且他做了很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可以说是短短没有多少年,就做了好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李西云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也带了30多个研究生,做了香港的一个区的议员,我想知道您有没有什么原因,或者机缘巧合,想要到美国来发展? 还有就是这个君港集团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李西云:君港集团的前身是我零几年就已经由我在经营的公司,但是我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投资,是做的房地产方面的投资。但是在房地产投资方面,其实是这个本金靠哪里来?是当我当医生赚回来的钱。在香港有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地产霸权,做房地产的人其实并不受欢迎。对,所以房地产商有负面的包袱。作为一个医生,你更加不应该。尽管你的钱是来得光明正大,尽管你的钱投资实际上的是正统的,本来这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但是在这那种气氛下面,香港的政治社会环境变得是越来越敏感。我一般是就不出来宣传,反正我就默默无闻地在做自己的投资。我其实也在做房地产,一般一边当医生,一边是拜师学业。我的一个病人,他是做房地产的,他既做投资也是一个经纪人,他后来是跟我做了朋友,医生跟病人也很容易接近。你知道他的病是也是骨科的,他做过神经疼的治疗,那到后来我们变成好朋友之后,就慢慢谈投资,我跟他学,还有跟他身边的其他人一起学,我学的很快,他也感觉到我在这方面特别有天赋,所以我们很快就变成一个生意的伙伴了。
对,一起做投资。一起做生意做了几年之后,就在08年金融海啸的时候,他太太把手摔断了,摔骨头摔碎了,也是我给她治好的,而且治的是完全没有任何的后遗症。他非常高兴就这个请我到他家里吃饭,那后来才知道他家里面有一个女儿,那后来慢慢更加熟悉了,我和她女儿感觉也性格比较投缘,所以那他(就是我朋友)就干脆就说我来当你们的媒人,你们要是喜欢的话,所以我岳父是我的媒人。
是他保的媒,像我是在婚姻上面、感情上面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所以我很很感谢我岳父,他是我的媒人,他也是看着我在香港发展成长,他对我很放心。就这样,那我们这个在香港的公司叫君港集团。
但是在海外经营,在2011年的一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到底在做什么生意?怎么走?我当时的定位是一个国际企业,应该现在是地球村,你应该定位为International,你不能让一个国际一个地区把你套死,你应该有一套生存的法则,是到每一个地方你都能生存,我定位了这个目标之后,所以我就开始在考虑海外的投资,就是第一个就考虑到美国当时候金融海啸之后,这里可能要说说一些有点不是笑话的笑话,当时就说到,到底这个资本,全球的金融动荡,你该往哪里走,我真的是大家都想不通的时候,他没有说金融海啸会有的第一波第二波,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时候,当时我想起了我家族里面的一个教育的本能。那就是兵荒马乱,战争年代或者战乱时期,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以强盗同行,我想这句话大家听起来都很搞笑,就是因为为什么?你跟着强盗能混口饭吃,譬如说西方,大家都没饭吃,要饿死的那时候,强盗是不会缺粮的,因为他会抢,对不对?所以我就从这个哲学,我觉得重资产把资金全部挪到美国来,为什么人家问我,因为美国是这个地球上最大的黑社会老大,这就是我的生存哲学,我再想想就是这么一点,所以把事业的很大一部分就搬到这边来。
那香港是我的根,所以这两边我都占着。我觉得这样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资产配置,一个生存方式。
小元:您在我们知道您在香港就是发展这么久,在美国,首先应该是你人生第一次出国,以前没也没有在美国工作或者学习这样的经历,但是为什么就一到美国就能够这么如鱼得水?
李西云:我也是在研究他的一些生存哲学。你让我现在去伦敦,我也很快,让我去温哥华,你让我去澳大利亚,我一样会很快。我掌握了他的生存哲学。
我到香港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因为我到每个城市,尤其我希望如果是有大陆来的听众,要好好的这个跟我一起研究一下。有很多人说找什么关系,我跟他讲,我说你到外面去生存,第一个,到了一个城市要找最好的律师、找最好当地最好的会计师在、找当地的银行家,其他什么市长议员什么东西,甚至乃至总统你一概可以不见的。因为只有这些人是替你做事情,而且是真正核心利益在你身上,因为他拿你的钱,这是一个法制社会。
你不用去靠哪个政治势力来生存,你不用靠哪个政治人物来给你一个庇护,没有这个必要。大可不必,所以我掌握了西方社会的一些生存法则。你要问我,我最上心的是找当地最好的律师,我也不怕律师费贵,关键是你要能帮上忙。所以我觉得这就是让我在当地是会最快的速度能扎根。这就是一个在西方体制里面生存的一个方式,
小元:太棒了。那您现在西雅图,已经把君港国际的总部设在西雅图了,
李西云:我们在这边经营的公司的名字叫Basel,完全是一个在美国本地的一家公司,
小元:现在那你们Basel的团队有多大?现在西雅图有什么样的计划?
李西云:我们目前的团队,所有的人加起来大概接近40人,不在办公室上班的大概十来人,还有一些做Full Time的也有十来个,Part Time的有几个,再加上consulting的团队,还有我们雇佣的律师加起来大概就是三四十个人。我们现在是在做一个自己的品牌,在制定我们自己的设计标准。这么讲,就像现在开第一家麦当劳一样,你要知道每个汉堡包怎么做,每一个户型,在每一个城市,包括你每条街道每个项目的设计标准,我都是像当医生一样的,仔细的去制定这个规则。
小元:所以您现在的项目,我听您讲就是在开发一些townhouse的项目,是吗?
李西云:对的,我们在美国的发展的决定是在市场非常好的状态下,只要市场不差,我们是以销售型为主。那如果市场下跌,跌到像08年一样的,我们就会吸收一些foreclosure的一些资产,我们走长线盖一些商业收租的项目,或者是他们或者是Studio一些学生公寓之类的,做物业管理,这个是走长线。 那目前为止,我觉得市场还可以。如果是稍稍冷静一下,但是西雅图的这个供求关系,尤其是在东边,在Bellevue,Kirkland,这些区域是非常缺,所以在这边来讲是市场还还不错。尽管目前市场稍稍冷静了一点,但是我相信19年的下半年应该说重新会热闹起来,
小元:太好了。那你们在Bellevue的Townhoose的楼盘什么时候能够出售?
李西云:OK,我们估计是今年的年中,或者是夏天,或者秋天,可以开始销售。
小元:我还想问一下,因为您刚刚说您非常欣赏王永庆卖米的这个精神,您个人不论是做生意,您做医生时候的精神,还有您在这边就是在西雅图经营这个公司做开创性的事业,究竟就是王永王永庆的精神,还有您自己李西云的精神?
李西云:在我心目中王永庆也好,李嘉诚先生也好,这些老前辈都是我学习模仿的对象,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至于我的精神,我觉得人生才走的不到一半,所以我暂且觉得谈不上精神,
小元:我觉得您做的骨科能够把碎骨能够治愈,真是太了不起了,简直可以说是神医,就是让你把这个神医的这个能力,或者说精神能够运用到您的地产项目的开发当中的话,我相信也会有神奇的效果的,
李西云:的确是。我的在西雅图的第一个病人,补充一下,因为为什么说是我的病人?因为我是职业病,我每一个项目都当作一个病人来看待。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在哪里呢?就在NewportHigh School对面那块地,大概有五亩地,这块地你知道吗?我现在我们做了报告,基本上可行性报告也在申请,Permit也差不多快要批下来了。这过程当中很搞笑,
当地前前后后大概有五六十个大大小小的开发商研究过这块地,因为它这块地在市场上没有人敢要。为什么没有人敢要?它里面说有一条河穿过,还有里面有好几块湿地,结果很多开发商一拿到报告一看,他们就放弃了。但是我是一个医生,你说这个病人身上长的是肿瘤,我第一会考虑,可能不一定是。第二,哪怕是肿瘤会不会是良性的?所以不要那么快下结论,认真地去思考。
我知道西雅图的地也很少,西雅图有很多湿地,但是我偏偏选择这个城市,是因为我了解美国的Consultant,美国人的这个生活习惯,就是乱七八糟,太懒惰了,交钱给他,他给你乱做报告,你还得感谢他。我看到这一点,我就知道我是一个勤奋的医生,一个严谨的医生。我觉得我肯定会能找到生存空间,所以在这块地上我就会去找科学论证,那不适合。是你城市胡乱的排水,把马路的水排到私人的地上去,冲刷出一条水沟,你居然说那是河,这是不对的,我要我后来这块地在我的控制之下,我是要告政府,你的水不能这样冲刷让我水土流失,现在老是塌方。
那这一点我是真正找了律师,给贝尔维优市,给他们的管道部门发信,跟他们讲,发电邮告诉他,你在塌方,我们工作人员在里面,你要是再这样塌方,把我们的工作人员埋了,你们怎么背得起这个责任?让他们不得不承认是你胡乱排水造出来的沟,而不是一条河。第二,他们说里面有湿地,我们用科学的论证去排除它,我找当地的水文资料,找地下水的资料,再找所有的其他的证据,再证明它,在包括在上面种一些厌水性的一些植物,它都能生存下来,所以是我们通过了几个月的这个论证跟一些方法,通过我这个医生去诊断他,开出处方,结果和成功地推翻。在美国的这个地产开发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可以将已经定义为河的这个东西把它推翻,我们成功推翻了,说是中间有湿地,我们也成功把它推翻了,所以我们是就像治好了一个病人一样,非常有意思。
小元:我们节目就到尾声了,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君港集团的董事长李西云先生做客我们西雅图中文电台的美国故事栏目,那节目的最后,George是不是给我们听众朋友说一句话?
李西云:就一句话了?
小元:或者两句。
李西云:呵呵,好。我想人生是一场戏,无论在演什么角色,用心去演好它,不负此生,就OK了。
小元:谢谢李西云先生,也谢谢各位听众朋友收听!
(李西云董事长(右一)在Basel资本周年晚会上致辞)
(李西云董事长(左二)、西雅图中文电台台长苏小元(左一)在Basel资本周年晚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