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大阅兵,广邀各国最高领导人,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出席,但是西方国家却不捧场。当年与中国并肩抗击日本的美国,只派驻京使节出场。即便如此,大阅兵前各国外宾仍被安排“觐见”习近平,凸显“万邦来朝”的大国威风。俄罗斯总统普京更压轴登场,和习近平一同进入阅兵主会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四宣布,中国将裁减30万军队。在纪念二次大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他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股维护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力量。中国军队目前员额200多万,习近平已经开始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将使军队支出从传统的地面部队向更为先进的海军及空军转移,后者需要数量更少但受过更好训练的军事人员。
在可以俯瞰天安门广场的城楼上发表讲话时,习近平将这次裁军描述为一个代表和平的姿态。目前,中国的几个邻国对它的领土主张和军事力量越来越感到忧虑。“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他说道。在此之前,他表示中国军队“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据国家通讯社中新社报道,这次裁军将使中国军队员额缩减至200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9月3日检阅受阅部队时的讲话
台湾:抗战功劳归属,对台湾来说是一个尊严的问题
中国在9月3日的阅兵式上展示了阵容强大的武器装备,包括外界关注已久并首次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东风31型弹道导弹、射程一万两千公里的洲际弹道导 弹,以及被认为是对台湾威胁最大的东风15、16短程弹道导弹。罗绍和说,“如果中国大陆愿意明确宣布放弃武力犯台”,或可以化解国际上的疑虑。对此,林 中斌表示,台湾社会对阅兵基本上是负面的态度,但实际上不必担忧。
他说,“因为台湾百姓搞不清楚这个新式武器出来到底是对台还是对别人。对我来说是很清楚,不是对台。因为2004年的国防白皮书出来以后,从这个文 字里我已经写了好几篇,说2004以后北京的国防眼光超越了台湾。在2004年国防白皮书里讲到台海以外,北京对安全的一些着眼处。”
2004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重点谈到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部署。同时,白皮书也强调,“只要台湾当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停 止‘台独’分裂活动,两岸双方随时可以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进行谈判。”中国在这份白皮书中首次点名批评陈水扁。
曾任台湾陆委会副主委的林中斌说,虽然台湾社会对大陆裁军和新式武器的展示有所担忧,但他们对阅兵的反感情绪仍主要集中于抗战的功劳归属。他说,“抗战的功劳归属是国民党的还是共产党的,这是一个台湾的尊严吧。”
据报道,顶着压力参加阅兵式的连战在仪式结束后,又遭遇新一轮攻击。“总统府”发言人陈以信称,对于部分台湾人出席阅兵,马英九表示这“偏离国家立场,有负国人期待,感到非常痛心与遗憾”。他还称,“抗战由国民政府领导是不容否认的史实”。
俄罗斯: 欲借中国之手对付美国?
中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正进一步深化。美国的防务专家们希望探明中俄两国是否正在成为共同对付美国的长期战略伙伴。
中国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展示近些年来添置的多种先进武器装备,其中许多装备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俄罗斯提供的军事技术。
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部资深研究员保罗·施瓦茨(Paul Schwartz)说,中国海军力量的迅猛发展尤其得益于俄罗斯提供的武器和技术,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力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
施瓦茨:“今天,中国舰队的打击能力从根本上获得了提升,而俄罗斯的国防援助起了关键作用。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打击海上美国军舰的能力。”
在9月1日以俄罗斯和中国军事合作为题的一场讨论会上,华盛顿的防务专家们认为,俄中两国的武器交易在过去一些年的相对减缓之后可能再一次加快步伐,而且他们针对的共同目标显然是美国。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托马斯·卡拉科(Thomas Karako)举例说,俄罗斯正在向中国提供尖端的反舰导弹,目的就是对付美国海军。
卡拉科:“这些武器恰恰是他们不介意让中国拥有、并用来对付美国海军的装备。也就是说,俄罗斯正在把扼杀美国海军的吊绳卖给中国。”
防务专家们看不准中俄目前的军事合作是否预示两国正在成为共同对付美国的长期战略伙伴。不过,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扎克·库珀(Zack Cooper)说,当中国的军事技术开始超越俄罗斯时,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走向就会逐渐明朗。
库珀:“届时,如果两国防务关系继续提升,你只能相信这意味着两国认为有坚实的理由发展战略关系。但如果我们看到双边关系开始减退、紧张气氛开始增强,我想那可能意味着两国的防务关系主要是短期的权宜结合。”
作为中国政府的贵宾,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了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大阅兵仪式。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出席了俄罗斯主办但遭到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抵制的红场阅兵仪式。
菲律宾:习近平说“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是很对的,但是阅兵显示的气势是相当好战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在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大阅兵仪式上表示中国永远也不会寻求霸权和扩张,但是中国的一些邻国认为,中国多年来一直以他们为代价,寻求领土扩张。
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何塞说,马尼拉希望看到中国领导人的言论与实地情况相符合。
何塞指的是南中国海的岛礁争端。中国一年半来至少在菲律宾和越南也声称拥有主权的七个有争议小岛上进行施工建设。美国最近公布的一份国防报告说,中国新填海造地面积近1200公顷,其中至少有一处可以停放军舰和军机。
菲律宾多年争取通过双边努力解决争端不果,向国际仲裁法院状告中国声称对南中国海近90%的地区拥有主权。
何塞说: “中国为这些双边谈判和磋商制定了无法满足的先决条件。中国希望我们承认他们对南中国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我们当然不能接受。”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周四阅兵式上的讲话中表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尤安·格雷厄姆是悉尼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国际安全主任。他说,习近平说了“很多正确的事情。”
他说:“但显然,就阅兵所展出的硬件来说,其显示的气势是相当好战的。我认为这给出了一个非常矛盾的信息。“
中国的电视画面展示了一排排各种射程的弹道导弹,包括一些可以击溃美国航母战斗群的反舰导弹。
除了菲律宾和越南,文莱、马来西亚和台湾也对资源丰富、航船频繁出入的南中国海宣称拥有主权。各方的主权声索彼此重叠。
日本:中国不应该把焦点对准过去,应该更多地面向未来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政府对于中国政府今日上午举办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表示不悦。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中国不应该把焦点对准过去,应该更多地面向未来。
菅义伟长官在今日上午的记者会见中被问到日本政府对于中国举行阅兵式的看法时,表示“无可奉告”。但是,菅义伟长官随后表示:“中国不应该把焦点过度对准 过去不幸的历史,而是应该面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的课题,展示面向未来的参与姿势。我们已经将这样的想法预先告诉给了中国政府。”
日本星期四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阅兵式上的讲话没有提及两国和解表示遗憾。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呼吁中国面向未来,而不是过分地把历史当作焦点。菅义 伟说,日本曾经告知中国,希望这次阅兵不是反日活动,包含两国和解的内容,但是在习近平的讲话中没有看到这些要素,“令人非常遗憾”。在另一方面,日本观 察人士注意到,习近平的讲话虽然表示在历史问题上不向日本妥协,但是同时也没有使用前一段时间反复强调的“决不允许否认历史”等强硬措辞。
美国:中国纠结于过去与未来
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报道,指出中国的这次大阅兵之举发出了一堆相互矛盾的信号:
“在星期四中国举行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阅兵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230万武装部队将裁减30万。这一举措将加速他的军队现代化运动, 将更多的人力物力从陆军转向海军和空军。然而,鉴于亚洲地区和世界其他国家越来越担心中国在海洋权争议中的做法以及中国的军力,习近平所宣扬的裁军以及整 个大阅兵是为了表示和平的说法令人很难相信。”
“这次大阅兵部分是耀武扬威,部分是纪念。这种纠结的信息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纠结认识,以及中共在寻找一种叙事方式,以便将中国带向未来。”
“尽管中国经常批评日本对历史的看法‘不正确’,但中国领导人在讲述中国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却率性而为,不拘泥于事实。例如,绝大多数史家一致认为, 当年中国抵抗日本入侵的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而不是毛泽东的共产党。但中国共产党却往往对这一事实予以淡化,或者干脆抹杀。”
韩国:朴槿惠参加阅兵,国内支持率上升
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北京参加庆祝二战结束70周年活动之后星期四抵达上海,星期五为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展馆更新启用剪彩。
朴槿惠在剪彩仪式上致辞赞扬两国的友好关系。她说,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经过修缮重新开放,是“韩中两国互助与友好的象征”。朴槿惠一行参观了旧址和展馆。目前的旧址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26年至1932年的办公所在地。
据报道,朴槿惠的支持率上周以来大幅上升到54%,是一年多以来最高的。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她在外交上接连成功。韩国上星期与朝鲜谈判达成协议,缓和了双方的军事对峙。这个星期又在北京与习近平主席达成协议,寻求在11月以前与日本举行三方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