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映电影《别告诉她》(The Farewell)导演王子逸(Lulu Wang)接受西雅图中文电台专访

【背景】正在西雅图地区热映的电影《别告诉她》(The Farewell)来源于这样的背景:2013年,导演王子逸(Lulu Wang)得知祖母得了四期肺癌,只能活三个月。一家人决定不把诊断结果告诉这位女家长,认为这样做没什么好处,还想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计策——在她的家乡长春举办一场婚礼——以这样的名义让所有人去中国见她最后一面。王子逸觉得,像这样痛苦与荒谬交织的情形能拍出一部好电影,但却找不到买家。她被告知,全亚裔演员阵容对于美国市场太过中国化。“而当我把它推销给中国的制片人时,他们的反应是,‘这有什么戏剧性?在中国人人都这么做。’”
王子逸导演的《别告诉她》在2019年西雅图国际电影节上作为闭幕式压轴电影被放映,西雅图中文电台作为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指定中文报道媒体,成为面对面采访王子逸导演的四家媒体之一。以下是西雅图中文电台“读书观影”栏目主持人杨亦爽的采访记录。
专访《别告诉她Farewell》导演Lulu Wang (2019年8月1日,主持:杨亦爽,嘉宾:Lulu Wang)

(《The Farewell》在西雅图的放映时间)

大概是2016年,我在听This American Life播客时,听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ABC姑娘从美国回中国参加表哥(弟)婚礼,实际上是为了见身患癌症的奶奶最后一面,全家人从天南海北聚过来,只有奶奶一人蒙在鼓里。也许是故事太有吸引力,那个播客过了几个月又把录音放了一遍,而我也听得津津有味,还把这个故事跟个当新闻编辑的ABC讨论了一下,具体讨论的结果我也忘记了,但是也说明了我对这个故事的着迷。

然后就到了2019年春天,在电影院看到了farewell的预告片,当时也知道一部awkafina主演的片子要来某影节做闭幕片,激动得我拍着坐隔壁朋友的大腿就说我要采访这个导演!没想到,西雅图中文电台真的帮我争取上了。当然是roundtable interview,还只有25分钟。 业余如我,也没采访过几个导演,但是只给这么少时间还是团面的,还真是头一次见。后来听说 A24要把这片当Lady Bird来推,想一想也就情有可原了。

先回忆一下当时的采访,是两个月前了,之前错过了媒体场的观影,但是因为听过两遍this american life podcast,基本也知道故事来龙去脉,所以也不是很虚。采访之前被工作人员发了厚厚一叠资料,提前两小时临时抱佛脚了一下,发现信息量还挺大:首先原来导演Lulu Wang(王子逸)就是故事原型,当年播客里面的故事她也是叙述者。还有电影里的小姨奶奶是lulu现实中的小姨奶奶。还有片中的酒店是现实中办酒席的酒店,主创本来可以在北京上海取景,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故事原型的家乡长春。

然后就是见导演了,所谓group interview其实也就是我和另外一个记者,当然我们之前还有一组,所以看得出来导演真的挺累的。Lulu Wang给我感觉就是那种特别地道的ABC,小麦肤色,粗黑眼线,踩着恨天高,长发披肩。寒暄几句她说自己刚下飞机刚到酒店一小时,就已经接受了一组采访了,不得不感叹,当导演要拼技术也要拼体力。

当旁边的工作人员开始掐表,我就立马开场说我几年前就听过你的播客,当时就特别被这个故事吸引,心想这总能打动导演了吧。 结果王导毫无所动,表情就像是老娘听这种马屁都听了800遍了,能换点花样么?好吧,这样的开场也注定了下面的采访是一问一答,没有什么互动和爆料,不过看在导演这么拼命的情况下,也只有理解的份了。

下面是Q&A,因为采访是两人对导演发问,说的也是英语,所以一下就是总结性的提一些要点,要是有出入,还请见谅。

  1. 问:是什么情况下你决定向NPR的this american life投稿的呢?里面那些家里人的音频是为了投稿而录的吗?

答:其实当时是npr主动找我来讲述这个故事。因为自己是电影人,所以总有用影像记录事件的习惯

  1. 问:是什么契机让您决定拍摄电影的呢?

答:其实作为影人,一直都有这种想法,只是时机没到,之前的各种公司都希望能够改改剧情,比如让女主变成是要结婚的那一方,这样更有戏剧张力。但是我不愿意这样改。后来npr节目播出后48小时就有多家公司打电话想要立项,我当时就说拍故事可以,但是我要做导演。

3.问:片中小姨奶是真是的小姨奶,拍摄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没有一霎那会有恍如当年的感觉?

答:其实没有,我对电影和现实分的很清楚。小姨奶的参与,也为本片增色不少。一开始小姨奶在一众职业演员中有点腼腆,但是后来就渐入佳境。我们一直在超负荷工作,小姨奶奶也很累。但是最后拍完以后她也说自己很想念剧组。

4.问:现在家里人都知道了你到家乡拍了一部电影,奶奶后来知道了吗?

答:奶奶知道我在拍电影,但是她以为只是拍关于家庭的。我们还是没有告诉过她得癌症的事情。

5.问:为什么farewell中文片名叫《别告诉她》而不是《告别》?

答:有考虑过,但是中方制片人说告别听起来太伤感了,不一定适应中国市场,所以就起了《别告诉她》这个名字。

6.问:预告片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笑,里面的喜剧元素是刻意加进去的吗?

答:其实不是,本来这个故事就很荒唐。其实我只是确定了每个人的立场,跟奶奶的关系,谈后就顺理成章来发展他们的剧情了。并没有想拍喜剧,甚至我从很多恐怖片中找灵感。

7.问:有什么挫折最后变成惊喜的拍摄过程呢?

有一次在医院拍摄的时候,有个官员过来让剧组强制收工,所以那一天的拍摄都作废了。对着医院墙发呆的时候,看到了那一幅画,也就是用在开头的那副风景画。如果那天顺利进行拍摄的话,我可能还得苦思冥想怎么让电影开头。

8.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答:会拍一部科幻片,讲不远将来科技与家庭的。

转眼7月,终于等到了影片的公映,此时我也搬到了纽约,正好电影里Billi也在纽约生活,所以还蛮有代入感的。

首先是影片中木讷的billi和现实中Lulu的反差。就像上文说的,Lulu给我的感觉是个很自信开朗的abc,浓浓的烟熏妆,和影片里木讷的Billi对比很鲜明,也难怪导演说自己拍片没有代入感。为了电影效果,我相信导演还是有取有舍的。

其次是把长春的市貌就这么赤裸裸地展现出来。讲真,一开始我觉得镜头深入居民小区配上那段极不悦耳的音乐时,导演一定是在讽刺的。后来想想,确实在欧美呆时间长的,很难对国内小区建筑设计看顺眼。与其像《摘金奇缘》里的疯狂美化,farewell里是一种非常中性的描述,只不过被描述的主题并不那么赏心悦目罢了。这点不得不佩服导演的一针见血,干脆利落。

最后就是发散想说一说家庭文化。那个年代出国还是一件比较稀罕的事情,更别提两个儿子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去了日本,双双年纪轻轻就出国了。尽管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孩子能在国外立足往往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相信这跟奶奶的强势性格也有关系。我很难想象自己的奶奶或者婆婆会穿着西装外套,跑去跟餐馆确认酒席菜单。虎父无犬子吧,哎呀扯多了。

总的来说我给本片打7分,对于一个只第二次导演feature movie的导演来说,已经很难得了。全片的亮点就在于这个故事的设定,导演很幸运有一个发生在自己家庭的真实事件来做支撑,整部电影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可能因为我听过3年前的博客故事,再看电影好像就有点平淡。要说鸡蛋里挑骨头,可能是里面叔叔的角色,在婚礼上致辞简直是演技高光时刻,但是他说教中西文化差异的时候,总感觉太直接。新手导演一个通病就是怕观众看不懂, 一定要通过各种途道来揉散了捏碎了喂到观众口中,这点Lulu Wang也未能幸免。

每个人经历和认知的不同,感受也会不一样。结合本文的采访内容和背景介绍,大家也可以自己去看看这部电影,体会一下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西雅图中文电台独家报道,作者:杨亦爽】

发表评论